当地时间13日,欧洲空间局(ESA)“盖亚”团队发布了迄今最大、最准确、最详细的银河系地图,其中包括由“盖亚”探测器收集的近20亿颗恒星的数据,描述了“星震”、恒星DNA、不对称运动及其他新见解。ESA表示,这些发现将“彻底改变人们对银河系的认识”。
此次发布的是“盖亚”任务第三批数据,包括恒星的化学成分、恒星温度、颜色、质量、年龄以及恒星接近或远离人们的速度(径向速度)。这些数据还包括特殊的恒星子集,比如那些随着时间改变亮度的恒星。
“盖亚”还探测到超过10万次所谓的“星震”,ESA将其比作“使恒星翻涌的大型海啸”。这使科学家能够推断出恒星内部如何运作及其内部的密度和温度。
一颗恒星的化学成分好比它的DNA,记录了关于它起源的重要信息。此次,“盖亚”揭示了迄今最大的与3D运动相结合的星系化学地图,覆盖了从太阳附近到地球周围的较小星系。“盖亚”的数据揭示了银河系内的迁移过程和外部星系的吸积过程,清楚地表明太阳和地球都属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系统,是由不同来源的恒星和气体组合而成。
该数据集中的另一个新内容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双星目录、数千个太阳系天体,如小行星和行星卫星,以及银河系外约290万个星系、190万颗类星体——由超大质量黑洞提供动力的极其明亮的星系核。
“盖亚”探测器是ESA研制并于2013年发射的空间科学卫星,位于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的轨道上,任务是创建最准确、最完整的银河系多维地图。这将使天文学家能够研究银河系的结构和演化,并更好地了解恒星的生命周期。“盖亚”第一批主要数据发布于2016年,详细介绍了11亿颗恒星的亮度和位置;2018年发布了第二批数据。
现在,“盖亚”团队花了5年时间才发布了从2014—2017年观察到的最新数据,最终数据集将于2030年公布,“盖亚”将于2025年完成其巡天任务。(实习记者张佳欣)
当地时间13日,欧洲空间局(ESA)盖亚团队发布了迄今最大、最准确、最详细的银河系地图,其中包括由盖亚探测器收集的近20亿颗恒星的数据,描
1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陆全明、王荣生研究团队基于地球磁层多尺度卫星原位探测数据,首次发现磁场
12日发表在《大脑》杂志上的新研究表明,正常人类大脑温度的变化比人们以前认为的要大得多。在口腔温度通常低于37℃的健康人中,平均大脑温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4日发表的一篇论文展示了一个毫米级的折纸机器人,其可利用磁铁和折纸折叠的方式进行多方向旋转移动。该机器人水陆
当地时间13日,欧洲空间局(ESA)盖亚团队发布了迄今最大、最准确、最详细的银河系地图,其中包括由盖亚探测器收集的近20亿颗恒星的数据,描
1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陆全明、王荣生研究团队基于地球磁层多尺度卫星原位探测数据,首次发现磁场
12日发表在《大脑》杂志上的新研究表明,正常人类大脑温度的变化比人们以前认为的要大得多。在口腔温度通常低于37℃的健康人中,平均大脑温
猫咪对猫薄荷爱到痴狂,只要一靠近猫薄荷,就会立马上头——它们会摩擦身体、满地打滚、舔舐咀嚼……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植物和银藤一样,具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4日发表的一篇论文展示了一个毫米级的折纸机器人,其可利用磁铁和折纸折叠的方式进行多方向旋转移动。该机器人水陆
通过铁电栅极绝缘体和原子层沉积氧化物半导体通道,日本科学家制造了三维垂直场效应晶体管,可用来生产高密度数据存储器件。此外,通过使用
团队计划编制1∶100万比例的月球地质图,并着手构建数字月球云平台,希望以大数据驱动月球科学研究。绘制出世界上首幅高清版的1∶250万月球
据13日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的论文,由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小组发现了细菌交换DNA并产生耐药性的新细节。研究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