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综合医学科学中心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合作研究发现,在人类每个细胞的基因组中,重复数百万次的特定基因组序列重组普遍存在于正常细胞和疾病状态的细胞中。确定这种曾被认为是“垃圾”的DNA序列的重组机制,对于了解人体细胞如何发育以及是什么导致它们“生病”至关重要。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自发现DNA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人体所有细胞都拥有相同的遗传密码,并被安全地保护在细胞核内。然而,DNA测序的进步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人们现在知道,突变从发育的早期阶段起就开始在单细胞基因组中积累。但这种现象的严重程度以及它如何导致疾病尚不清楚。
科学家们此次研究了某些重复的基因组序列Alu和L1,并开发了一种方法来研究这些在每个细胞基因组中重复数百万次的特定DNA序列。此前已知它们会相互重组,产生在癌症和其他遗传疾病中常见的突变。此次通过分析未受疾病影响的供体的DNA,研究人员确定了由这些重复序列重组引起的数百万个DNA突变,并进一步发现体内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重组特征。
研究同时发现,人类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的分化伴随着重复序列重组的明显变化。这表明这种特殊类型的DNA突变,可能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
研究人员分析了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患者样本中重复序列的重组。他们发现了每种疾病特有的重组特征,表明由这些重复序列引起的基因组重组与脑部疾病有关。
团队成员称,这项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中的元件重组是一种普遍现象。体细胞中Alu和L1的随机重组,可能偶尔会启动易受攻击位点的单个细胞的基因组,推动了从健康到病理状态。但确定疾病中的重组是否决定了疾病状态,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总编辑圈点
哺乳动物基因组中为什么有这么多重复拷贝的DNA序列,目前还并不清楚。曾经人们认为,DNA重复序列的重组并无意义。但后来发现,重组、突变一直存在,生物总不会一直做这种无用功吧。本文中科研人员发现,人类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的分化伴随着重复序列重组的明显变化,它甚至可能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但是,究竟什么导致了这些重复序列的重组,这种重组具体会有怎样的影响,是否会导致特定的疾病,我们依然不得而知。(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综合医学科学中心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合作研究发现,在人类每个细胞的基因组中,重复数百万次的特定基因组序列重组普遍存在于
当前,加快构建算力网络,成为算力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也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此背景下召开的2022中国算力峰会(济南)对外宣
这款急救转运型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以下简称ECMO)操作简便,性能与国外主流产品相当,而成本只有同类产品的一半。7月26日,张家口市河北北方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综合医学科学中心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合作研究发现,在人类每个细胞的基因组中,重复数百万次的特定基因组序列重组普遍存在于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描述了一种制造新冠疫苗的不同方法,这种疫苗在理论上对新出现的变种仍然有效,且可通过
当前,加快构建算力网络,成为算力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也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此背景下召开的2022中国算力峰会(济南)对外宣
这款急救转运型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以下简称ECMO)操作简便,性能与国外主流产品相当,而成本只有同类产品的一半。7月26日,张家口市河北北方
英国《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25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个早期刺胞动物形体构型已经固定下来的新化石,比之前认为的固定时间早了数千万年
美国科学家近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使用伴侣蛋白作为血液中癌细胞的新标记物,更清晰地观察到了癌症的扩散
《科学报告》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称,需要有效的国家和国际法规来扭转大型食肉动物(如虎、狼和鹰)的种群下降,降低其灭绝风险。研究人员发现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开发出首款可喷涂涂层,可持续防止细菌和病毒(包括新冠病毒)在表面传播。该涂层可通过屏障击退病毒和细菌,如果涂层长时间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