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广西两会上,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广西将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广西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开展“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创建,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助力推动消费,提升服务业。
2021年,广西文旅在谋发展、强消费、提振经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据广西旅游抽样调查统计测算,2021年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7.98亿人次,同比增长20.8%;实现国内旅游消费9062.99亿元,同比增长24.8%。文旅市场的逆势飘红,彰显着广西文旅行业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活力,也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勇攀高峰 广西有戏
2021年,广西接到参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的重要任务。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组织了区内6所高校600多名舞蹈专业的学生参与创排演出。最终,广西团队圆满完成任务,展示了不辱使命的担当精神。
“《伟大征程》文艺演出是一次献礼,也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精神洗礼。”广西民族大学学生黄诗琴的话,说出了全体参演者的心声。
参演《伟大征程》,是广西艺术创作勇攀高峰的一个侧面。围绕建党百年主题,广西出台“百年百项”艺术精品创作扶持计划,激发了全区文艺院团的创演激情,《苍梧之约》《百色起义》《英雄虎胆》《血色湘江》等一批高质量剧目纷纷涌现。其中,壮剧《百色起义》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剧目奖和最佳导演奖,音乐剧《血色湘江》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舞台美术奖。
“投入的是信仰,磨出的是好戏。壮剧《百色起义》荣获国家大奖,将激励我们创作更多艺术精品。”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说。
近年来,自治区文旅系统倾力打响“广西有戏”品牌。2021年,自治区成功举办广西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暨第十一届广西剧展、广西杂技魔术展演等全区性专业艺术活动,演出70台新创、复排优秀大型剧目,彩调剧《新刘三姐》等5部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赢得无数观众的掌声。
改革路上,硕果累累。2021年1月,广西印发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各市、各单位在抓剧本、抓剧目、抓剧场、抓人才培养上下功夫,积极推动改革政策落实。一批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桂剧演员伍思亭荣获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文旅惠民 乡村振兴
2021年,广西继续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中央、自治区专项投入1.3亿元,支持基层文化馆、公共文化云和乡村旅游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为打响群众文化品牌,广西开展“党旗高高飘扬·走读广西”“文兴广西”和“5·23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日”系列活动等全区性群众文化品牌活动,通过大展览、大讲坛、大展演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全年累计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3309场次,线上线下近3000万人次参与。
“2021年,广西政府开展了很多文化惠民活动,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歌声里,很幸福!”来宾市象州县壮欢(壮语山歌)传承人秦学依说。
同时,依托全区公共图书馆、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广西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建设,先后启动了3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旅功能融合试点工程,将旅游要素纳入村级基层公共服务中心,助推乡村振兴。
2021年10月,“一键游广西”正式上线。截至2021年底,“一键游广西”已实现入驻景区1013家、酒店民宿10525家。
传承文脉 焕发生机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2021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加挂广西文物局牌子,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区各市县文物局挂牌,增设革命文物处,打造牢靠的文物保护阵地。桂林甑皮岩遗址、合浦汉墓群列入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保护规划》获国家批复,其中9个规划项目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项目。6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一廊一园”(一期)项目如期竣工,成为向建党百年献礼的标志性工程。
“项目土建工程完成80%,其中主体建筑已完成验收。我们将加快建设,确保广西博物馆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建成开放。”广西博物馆馆长韦江说,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广西博物馆改扩建项目非常关心,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改扩建工作整体进展顺利。
2021年6月,广西的“壮族天琴艺术”“北海贝雕”“瑶族祝著节”等18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实现国家级非遗项目14个市全覆盖。
“壮族天琴艺术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后,我经常被邀请去参加各种非遗展演,去学校传授天琴技艺,还收了一批徒弟。天琴保护传承发展迎来了新机遇。”龙州天琴传承人李绍伟说。
产业升级 激活消费
2021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北海举办,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展示海丝首港等十大项目建设成就,签约930亿元招商项目,实现了“一届举办、提升当地、带动全区”的效果。大会发出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广西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动员令,高位推动广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创新招商平台,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全年共签约59个项目,投资金额1164亿元。完善重大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全区加快建设269个文旅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70.17亿元。
在创新招商的基础上,广西注重文旅品牌打造。2021年,全区新创建、评定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五星级旅游饭店、广西旅游休闲街区等15类文化旅游品牌共113个,开创了产业发展新局面。同时,广西积极推进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工作,推介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据广西旅游抽样调查统计测算,2021年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3.86亿人次,同比增长25.7%;乡村旅游消费约2584.81亿元,同比增长28.8%。
作为旅游资源大区,广西多措并举激活旅游消费。持续开展“冬游广西”“广西人游广西”“壮族三月三 相约游广西”等系列主题活动,推出景区门票免费、打折等联合促销政策,对区内112家景区补助6297.2万元,对区内32家组织包机专列旅游团的旅行社奖励509.4万元。
2021年,北海、玉林、贵港3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南宁三街两巷等6家单位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本报驻广西记者 宾 阳 通讯员 李志雄)
日前,在广西两会上,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广西将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广西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开展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
2月25日,广西文旅系统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总结和部署乡村振兴工作。据介绍,2021年以来,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积极推动文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指出,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发展
为推动黑龙江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打造绿色、健康、文明、安全的旅游环境,黑龙江省于3月1日实施《黑龙江省促进旅游业发
日前,在广西两会上,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广西将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广西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开展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
2月25日,广西文旅系统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总结和部署乡村振兴工作。据介绍,2021年以来,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积极推动文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指出,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发展
为推动黑龙江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打造绿色、健康、文明、安全的旅游环境,黑龙江省于3月1日实施《黑龙江省促进旅游业发
一曲振奋人心的活力交响,一幅共富共美的发展图景,一组自信富足的精神写照。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下,欢乐过大年·喜迎冬奥会——
在前不久召开的2022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山东提出艺术创作要在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上创新突破,聚焦党的二十大重大节点和国家
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专场、新春戏曲晚会、蒲剧经典剧目展播……自2020年5月以来,山西省运城市蒲剧团推出的《空中蒲苑》网络戏曲直播得到越
今年的春节档,我院《龙凤呈祥》线上演播项目累计售票71085张,收入1122757元,比去年春节档的首次演播翻了近4倍,取得了开年演出、演播的
过去的一年,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网络文学界形成高度共识,精品化、主流化和国际化成为新的发展理念和目标追求。尽管由IP改编的影视、游戏、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