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构建适应市民需求和游客需要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山东省青州市创新融合理念,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工作。党的十九大以来,青州市探索公共文化机构与旅游服务中心深度合作方法路径,初步形成了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深度融合的“青州样板”。
机构整合,
完善城乡一体服务体系
走进青州市王坟镇综合文化站,一股淳朴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王坟记忆”展馆中,老花布、竹席、元宝篓等各种老物件讲述着古老悠久的历史。图书室里,上万本图书分门别类,排列整齐。多功能活动室、书法手工室、电子阅览室、少儿活动室等众多功能室一应俱全。抓住王坟山楂远近闻名的品牌优势,该市还把山楂文化融入文化站墙体建筑中,有“山楂味儿”的文化站备受当地群众认同,也成了游客了解王坟镇的打卡地。
过去几年,青州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全覆盖,基本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同时,当地建立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整合基层文化服务站点,建立旅游服务载体。遴选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差异化改造,充分考虑服务区域、服务人口、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并与所在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协调,灵活设置服务信息公示、游客服务、特色文化展示、文创产品及地方特产展示等功能区域。
在有旅游资源的基层文化服务站点,青州市建立起旅游服务中心和旅游服务点,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在保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发挥的基础上,按照“设施通用、功能拓展、动静分开、主客共享”原则,合理划分服务区域、调配服务设施和完善服务功能,突出宣传本土文化和特色旅游资源,为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提供服务。
资源聚合,
打造宜居宜旅窗口驿站
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强大的融合力。5000多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的建城史、1600多年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是青州这座山水古城发展旅游的最大底气。
青州市游客服务中心,这个占地7200平方米的公共设施如今已成为文化旅游综合场所,为广大游客提供集读书、阅报、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文旅服务。“我们从2019年就着手全面升级公共设施,重点放在提高利用率上,为的就是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健介绍,青州市游客服务中心在巩固现有功能基础上,投资100多万元,增设图书阅读、非遗展示、文创产品销售、党建展馆等空间,同时充分利用旅游数字服务系统发布青州市文化馆、图书馆、非遗传习坊、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信息,提供便捷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精准对接游客群体需求。
这几年,青州市坚持用文化引领和发展旅游业,用旅游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让历史说话,让文物发声。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方面,该市也做好资源聚合文章,通过资源、项目、平台、活动的有机融合,将旅游公共服务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资源聚合,形成城乡一体、覆盖全域的服务体系。
比如,当地积极开展公共图书服务进景区、进民宿、进酒店等方面的实践,将优质公共图书服务延伸至基层,打造了云门引民宿书舍、杏花村景区书舍、拾晴艺术酒店书舍等10余处旅游书吧,投放图书超2万册,免费向大众开放。
青州市博物馆则对自身的文化内涵和旅游潜力进行深度挖掘,充分发挥文化传承阵地、旅游发展载体的重要作用,以多样化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和推介青州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馆内使用“科技+文物”“文创+体验”等手段,增加参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推出以馆藏珍品为基本内容的系列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在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博物馆现场技艺展演的同时,邀请游客互动体验,共享文化创新成果。
功能融合,
丰富主客共享产品供给
今年春节期间,“峱”文创产品的推出为游客们打开了了解青州文化的又一扇窗。“峱”是古青州地区特有的瑞兽,为宣传推介“峱”文化,该市根据瑞兽形象新开发了铝艺、摆件等7种文创产品,在部分星级酒店、星级民宿、重点景区等展示和销售,这些产品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广受市民和游客的欢迎,让“峱”文化焕发新生机。
近年来,青州市将历史文物、民间故事、地方风俗等文化资源,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载体,通过演艺活动、展览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向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
依托青州古城5A级旅游景区,青州市引进入驻800多家业态多样的店铺,40多项非遗项目进景区常态化展演,年均表演700余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青州特色文化。同时,当地实施“溯源文旅融合、寻梦文化青州”“1+N”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引进天津“名流茶馆”团队、安徽滁州演艺集团等20余家演艺团体常驻演出。青州市还深挖历史资源,精心打造室内村史馆、户外墙体画,涌现王家辇村、井塘古村、赤涧村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名村,乡村文化建设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给全域旅游注入了生机活力。
文化创意产品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现代工艺制作完美融合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是游客可以带走的文化。近年来,为满足游客需求,青州市鼓励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深度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相继推出赵秉忠状元卷、汉代宜子孙玉璧、龙兴寺佛像等文创产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5月19日,2022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在线上举办。今年的中国旅游日以感悟中华文化 享受美好旅程为主题,主会场活动选址山西平遥历史文化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最为惨烈的一役,当地至今流传着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2021年4月
着眼构建适应市民需求和游客需要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山东省青州市创新融合理念,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
为深入贯彻关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广泛开展好强国复兴有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为帮助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困难行
5月19日,2022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在线上举办。今年的中国旅游日以感悟中华文化 享受美好旅程为主题,主会场活动选址山西平遥历史文化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最为惨烈的一役,当地至今流传着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2021年4月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是张曼君的一部灵魂之作,洗练简洁的舞台上,导演仿佛是手执仙女棒的魔法师,自由挥洒、纵情飞扬,如入无人之境
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革命画卷,新时代艺术画廊里闪耀着无数波澜壮阔、动人心弦的华丽篇章。对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题材艺术家渲染得最为浓
当前我国重视并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开展公共文化机构和旅游服务中心功能融合试点工作是文旅深度融
文化设施进景区丰富文化内涵,旅游思维助力场馆运营做优做强。当下,文化和旅游服务因地制宜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服务效能逐步从简单相加走
近年来,各地在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基础上,积极探索保障和惠及残障群体的新机制、新办法,积极改善设施条件,营造无障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