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中医既是医学更是哲学

2025-03-18 14:33:2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同时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从神农尝百草,到黄帝论医药

中医体系的形成离不开我们

对宇宙万物与天地自然的思考和追问

同时中医也在用自己独特的治疗方式

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为推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伤寒论》为何成为中医界的“必读教科书”

从东方到西方

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医理论

为全球医学体系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

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传入日本

被收藏于日本皇室

14世纪中期被日本医家和气朝臣嗣成发现

抄录成《和家氏伤寒论》一书

对日本医学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除日本之外

韩国、印尼、越南、新加坡等国家

也对《伤寒论》进行了诸多整理、注释、研究

而在17世纪

欧洲首部关于中国动植物的

拉丁文专著《中国植物志》出版

点燃起西方国家了解中草药的热情

书中所记载的中国植物“土茯苓”

此前曾治好了困扰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的痛风之症

因此风靡一时

从丝绸之路到马可·波罗

中医的神秘面纱一步步向欧洲揭开

中医为预防天花而发明的“人痘接种法”

传到欧洲后促进了“牛痘接种法”的发明

挽救了无数生命

也让中医智慧在西方医学界大放异彩

是医学更是哲学解码中医里“天人合一”的智慧

中医的智慧在自然与生命的交织中萌芽

跨越数千年

中医在理论与实践中持续发展

中医体系的构建得益于

中国广袤的自然环境、四季分明的气候

使古人形成了

以天为基准的观察事物的理论方法

古人不断地进行天文观察

用自然天道解释生命现象的规律

形成了阴阳学说、精气学说、五行学说、天人合一等观点

构建起独特的中医医学体系与治疗方法

“循性而行谓之道”

遵循天地万物本身的规律来疗疾、愈病

可以说中医不单是生物的医学,更是哲理的医学

中国古画《内景图》里

就藏着中医“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智慧

从呼吸天地之气到连接任督二脉

画中将人的五脏六腑、筋骨经脉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彰显了中医的“整体观”

而在行医治病的过程中

辨证论治是重要方法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样的病症可以选择不同的疗法

不同的病症却可以使用相同的疗法

根据个体差异来寻求个性化解决

这便是中医的智慧

就如同《伤寒论》中的

“千古第一方”桂枝汤

生姜、大枣、甘草、芍药、桂枝

小小五味药也能演变出千变万化的大功效

“上工治未病”

“治未病”的理念是中医最高的境界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近年来

我国不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将健康的“关口”前移

以未雨绸缪之心调和生命、调理身体

使人们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以文明互鉴之姿续写中医的传奇篇章

时至今日

中医在海外的影响力日益强大

中医药已传播至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

越来越多国家将中医或其部分疗法

纳入国家医疗卫生体系

遍布全球的约30万家中医诊所

为数以亿万计的患者守护着生命健康

中药、针灸、拔罐、按摩、推拿

中医的特色疗法正在国际舞台发挥着重要作用

标签:

相关阅读

刘海粟美术馆建馆30周年 展出多件“镇馆之

文化

今年是刘海粟诞辰129周年、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建馆30周年。三十——刘海粟美术馆建馆30周年纪念展16日在沪举办开幕式,明代唐寅《岁寒三友图

2025-03-18

内蒙古巴林草原:基层博物馆文物“出差”记

文化

巴林右旗博物馆的馆藏文物玉蚕,最近很忙。作为五六千年前红山文化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实物见证,它出差档期一直很满。连日来,玉蚕正在北京

2025-03-18

都市亲情题材的艺术突破与社会镜鉴《180天

文化

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180天重启计划》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电视剧《180天重启计划》近期在湖南卫视、芒果TV播出,剧集凭借

2025-03-18

“译介北京”专架亮相2025伦敦书展

文化

记者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联合展台特别设立的译介北京——北京文学系列外文版海外专架近期亮相2025年伦敦书展。据介绍

2025-03-18

《京张路工撮影集》首发仪式在京举办

文化

16日,由北京出版集团京版若晴公司主办的见证自强之路——《京张路工撮影集》首发仪式暨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行。《京张路工撮影》完整记录了

2025-03-18

文化中国行丨中医既是医学更是哲学

文化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从神农尝百草,到黄帝论医药中医体系的形成离不开我们对宇宙万物与天地自然的思考

2025-03-18

刘海粟美术馆建馆30周年 展出多件“镇馆之宝”级别作品

文化

今年是刘海粟诞辰129周年、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建馆30周年。三十——刘海粟美术馆建馆30周年纪念展16日在沪举办开幕式,明代唐寅《岁寒三友图

2025-03-18

【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天堑变通途 苗绣“出山”又“出圈”

文化

编者按:道路通,百业兴。以四好农村路为代表的农村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连接万里河山,为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客流物流,带动乡村整体面

2025-03-18

叶小纲:让年轻一代“听见”鲁迅

文化

中国著名作曲家叶小纲《第五交响曲鲁迅》黑胶唱片于近日正式推出,对于自己的这一重要作品,叶小纲在3月15日的作品分享会上表示:我希望通

2025-03-18

内蒙古巴林草原:基层博物馆文物“出差”记

文化

巴林右旗博物馆的馆藏文物玉蚕,最近很忙。作为五六千年前红山文化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实物见证,它出差档期一直很满。连日来,玉蚕正在北京

2025-03-18

都市亲情题材的艺术突破与社会镜鉴《180天重启计划》研讨会举办

文化

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180天重启计划》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电视剧《180天重启计划》近期在湖南卫视、芒果TV播出,剧集凭借

2025-03-18

“译介北京”专架亮相2025伦敦书展

文化

记者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联合展台特别设立的译介北京——北京文学系列外文版海外专架近期亮相2025年伦敦书展。据介绍

2025-03-18

产学研共同研讨IP全球化新路径

文化

网络文学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出版行业的壁垒,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讲述自己的故事,并由读者来决定作品的价值,而不是被市场和出版社的

2025-03-18

《京张路工撮影集》首发仪式在京举办

文化

16日,由北京出版集团京版若晴公司主办的见证自强之路——《京张路工撮影集》首发仪式暨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行。《京张路工撮影》完整记录了

2025-03-18

长大后看《武林外传》,看着看着就哭了

文化

佟掌柜,咱总得讲点道理吧?我咋不讲道理了?雌雄双煞闹得这么凶……我堂堂一个缁衣捕头,不能总护着你一家吧?!板着脸的老邢,正跟同福客

2025-03-18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日播时尚2024年亏损1.59亿元,能否顺利重组转型“双主业”受关注

中国网财经2月26日讯 日播时尚2024年年报近期出炉。报告期内,日播时尚实现营业收入8 66亿元,同比下降15 7%;归母净利润为-1 59亿元,而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