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过去二三十年尤其是本世纪以来房地产市场的飞跃式发展,当前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了36平方米,未来中国楼市的需求增量还有多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13日,贝壳研究院发布了《2021-2035住房市场需求预测报告》。报告分析,当前我国住房总需求已进入下降期。报告预计,2021~2035年我国将有201~247亿平方米的住房需求,到2035年改善需求和拆迁需求占比达9成。
报告指出,人口因素是住房需求的底层力量。人口支持比为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数量与15岁以下和64岁以上人口数量之和的比值,相当于人口抚养比的倒数,反映社会生产力。根据日韩等国经验,人口支持比峰值领先住房需求峰值3~4年,住房发展阶段均经历快速增长期、高位震荡期和下降期。中国人口支持比已经在2010年达峰,当前我国住房总需求已进入下降期。
从我国城市家庭家庭住房建设年代看,也是这样的趋势。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第一财经记者整理计算了其中的相关数据后发现,中国城市家庭住房中,建于1990年以后的比例高达88.4%,建于本世纪的比例高达68.1%。分具体年代来看,建于1990年的住房比例是20.3%,建于2000年代的占比为32.86%,建于2010年以后的房子占比为35.02%。其中建于2010年至2014年的家庭住房占比为22.17%。可见2010年到2014年是我国住房需求的巅峰期。
考虑到普查为2020年,彼时有部分近年购房的业主尚未收楼入住,因此2015年以后的实际比例会也有有所提升。
全国及各地城市家庭住房建设年代比例(来源:第一财经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梳理制作)
那么,未来整体的需求有多大?
报告指出,未来新增住房需求可以分为三类:人口从农村向城镇异地转移带来的刚性住房需求,城镇居民和就地城镇化居民住房面积增加带来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城镇老旧房屋拆除重建带来的拆迁更新需求。
在人口城镇化变化方面,7月12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与联合国人口司、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共同举办“世界与中国人口展望数据发布暨低生育应对研讨会”介绍,未来将有超过10亿人居住在城镇,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将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生活在城镇的人口,2020年为9亿人,2035年将增长到10.23亿人。城市和城市群将聚集更多的人口,人口聚集与收缩区域并存。
前述报告分析,随着多数城市落户门槛放开,以及城市边界扩张速度下降,未来城镇边缘农村地区直接变为城区即就地城镇化的比重将下降,异地城镇化在城镇化人口中的占比出现回升。报告预计,2021年-2035年我国异地城镇化人口将增加8700万人。
广州广钢新城。林小昭/摄
在人均住房面积方面,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数据,当前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了36平方米,不过区域之间的数据差异很大,一些人口流入较多的发达地区,人均住房面积较小,未来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比如,城市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居后三位的分别是广东、上海和海南,全部位于南方地区。人口流入最多的广东,城市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0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个城市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30平方米的省份。
城市家庭居住情况数据(数据来源:第一财经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梳理制作)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在一些人口减少、收缩的城市,人口流失,人口流动比较容易,房子却不能跟着人走;在人口流入地,人口大规模集聚,但建房子需要过程,加上受制于土地指标等因素影响,大城市住房一直比较紧张,人房矛盾突出,推动房价上涨。
在拆迁更新需求方面,报告预计2021-2035年新增拆迁需求约63亿平方米,年均约4.2亿平方米,占总需求的28%。2035年拆迁需求约4.2亿平方米,占总需求的31%。
综合各种因素,报告测算,2021-2035年我国将有201-247亿平方米的住房消费需求释放,中性情形下为222亿平米,年均产生住房消费需求14.8亿平米。相较于“十三五”期间住房市场18.9亿平米的交易规模,“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期间降幅分别为17%、21%、27%。住房总需求呈现逐步下台阶的特征,到2035年,住房总需求降至13.3亿平米,15年间年均降速2.5%。
从不同住房需求的趋势变化上看,未来改善性住房需求主导地位持续提升,2035年占比接近六成,拆迁需求其次,2035年占比超3成,刚性住房需求最低,2035年占比仅1成。具体来看,随着新增人口减少、城镇化进度放缓,新增刚性住房需求占比将下降,预计2021-2025年刚性需求占比为22%,2031-2035年该占比降为13%。
报告指出,人口红利下降不代表住房需求快速萎缩。未来15年我国住房需求仍有超过200亿平方米的巨量规模,住宅市场交易金额将保持高位区间。在此规模下新房市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房地产开发仍有市场空间,行业开发销售不会出现断崖式下降,但也不会再现非理性繁荣。
经过过去二三十年尤其是本世纪以来房地产市场的飞跃式发展,当前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了36平方米,未来中国楼市的需求增量还有多大?7
今年以来,在地产舆情和海外加息背景下,中资境外债融资频频遇冷,2022年上半年数据表现,地产与金融板块美元债融资缺口加大,净融资规模分别
盐湖股份7月13日晚间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90亿元-94亿元,同比增325 63%-344 55%。预告称,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氯化钾产销稳定,氯化钾产量约26
7月13日,BIPV概念持续活跃,收涨3 84%。能辉科技大涨20 01%,罗普斯金、方大集团、清源股份等多只个股涨停。消息面上,7月13日,住建部、发改委联合
盘后数据显示,7月13日龙虎榜中,共33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有15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18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
经过过去二三十年尤其是本世纪以来房地产市场的飞跃式发展,当前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了36平方米,未来中国楼市的需求增量还有多大?7
今年以来,在地产舆情和海外加息背景下,中资境外债融资频频遇冷,2022年上半年数据表现,地产与金融板块美元债融资缺口加大,净融资规模分别
盐湖股份7月13日晚间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90亿元-94亿元,同比增325 63%-344 55%。预告称,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氯化钾产销稳定,氯化钾产量约26
7月13日,BIPV概念持续活跃,收涨3 84%。能辉科技大涨20 01%,罗普斯金、方大集团、清源股份等多只个股涨停。消息面上,7月13日,住建部、发改委联合
盘后数据显示,7月13日龙虎榜中,共33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有15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18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
7月13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央行负责人介绍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以下为发布会重点:1 上半年人民银行降低准备金率0 25个百分点,上
7月1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表示,河南村镇银行风险事件发生以来,人民银行积
7月13日盘后,杉杉股份公告,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到17亿元,同比增加111%至124%。预告称,本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
美国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7月12日对外宣称,已成功将基因工程猪心脏移植到两名脑死亡患者体内,这是继今年3月份全球首例转基因猪心移植患者死亡
世界首富马斯克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之间的口水战在近期愈演愈烈。当地时间7月11日晚间,马斯克发布了一连串推文,吐槽了特朗普的年龄问题,认为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