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看:260多万福建人常住外省,哪里的福建老乡最多?

2022-07-15 22:46:21   来源:南国今报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中山地最多、平原最少的福建,在吸引大量人口流入的同时,也有不少福建人走出福建,到各地发展。

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了《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详细披露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分项数据。福建共有489万省外流入人口,常住外省的福建人有261.4万人。在东南沿海的几个省中,福建外流人口少于江苏,多于广东和浙江。


【资料图】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福建山地多、平地少,呈现八山一水一田的地理面貌、人均耕地面积少,再加上靠海,很多人走出福建发展,在国内走南闯北做生意的很多,商业氛围很浓厚。

丁长发说,常住外省的福建人,虽然也有一部分是出去打工,但总体上还是以经商为主。“福建很多人都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想法,都想做老板,只不过是大老板、中老板和小老板的差别而已,像很多人一家人抱团出去做沙县小吃,很辛苦。”

另一方面,常住外省的福建经商群体,也呈现了明显的行业特色和亲缘、地缘色彩。比如安溪人做茶叶,南安人做建材、石材,莆田人做珠宝黄金加工、加油站、木材加工、民营医院等行业,沙县以及闽北等地的人做沙县小吃,宁德人做钢贸,永泰人做超市,连江人做游戏厅,长乐人做钢材行业等。

表:福建人口跨省流动情况

(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整理》)

分省份来看,福建人最爱去的地方是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共有64.02万人福建人常住广东,占福建外流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比第二目的地省份上海多了一倍多。丁长发说,作为邻省,广东与福建两地距离较近,气候、方言、饮食、文化都很接近。广东毗邻港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又坐拥两个一线城市,发展机会很多,因此福建人出省发展首选广东,比如深圳的珠宝生意,就有很多莆田人。在佛山的制造企业中,也很多是福建人开的。

广东之后,常住上海的福建人共有29.48万人,位居第二。常住浙江的有24.76万人,常住江苏的有18.5万人。沪浙苏三地的福建人合计有72.74万人。丁长发说,福建北部的南平、宁德等地在长三角的不少,当然闽南地区在上海等地做生意的也很多。上海现代服务业十分发达,福建有不少民营企业,将总部迁到上海。

在前述四个省份之后,西南的云南有10.33万福建人常住,数量位居第五。总体上,在云南的福建人,主要从事房地产、茶叶、翡翠珠宝、矿产等行业。

从迁入情况来看,福建的跨省流入人口主要来自哪里?数据显示,福建的跨省流入人口中,贵州人最多,达到了82.7万人。来自四川的流入人口达到了65.71万人,位居第二。来自邻省江西的流入人口位居第三,为62.98万人;来自河南的流入人口也有50.61万人。

从净流入来看,福建人口净流入达到了227.59万人,其中,对15个省份为净流入,对15个省份为净流出。净流出多的地方,主要是广东、上海、浙江和江苏,福建对这几个省份净流出人口均超过了10万人。

标签: 沙县小吃 第一财经 大量人口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天天快看:260多万福建人常住外省,哪里的

要闻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中山地最多、平原最少的福建,在吸引大量人口流入的同时,也有不少福建人走出福建,到各地发展。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了《

2022-07-15

快讯:中国恒大:针对公司的清盘呈请已被撤

要闻

7月15日晚间,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公告称,针对公司的清盘呈请(或清盘令,如有)已被撤回或被解除,并且解除了任何清盘人的任命(无论是否临时)

2022-07-15

世界热推荐:李宗光:工业增加值回升明显加

要闻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 9%(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环比增长0 84%。1-6月份,规模以上

2022-07-15

聚焦:明明:政策不能停 要拿出更有力政策

要闻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 5%。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 4%。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5月

2022-07-15

全球头条:深交所发布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

要闻

7月15日,深交所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业务指引第4号——保障性租赁住房(试行)》(下称《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指引》)。《保障

2022-07-15

天天快看:260多万福建人常住外省,哪里的福建老乡最多?

要闻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中山地最多、平原最少的福建,在吸引大量人口流入的同时,也有不少福建人走出福建,到各地发展。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了《

2022-07-15

快讯:中国恒大:针对公司的清盘呈请已被撤回或被解除

要闻

7月15日晚间,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公告称,针对公司的清盘呈请(或清盘令,如有)已被撤回或被解除,并且解除了任何清盘人的任命(无论是否临时)

2022-07-15

世界热推荐:李宗光:工业增加值回升明显加速 生产端复苏势头良好|首席读数据

要闻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 9%(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环比增长0 84%。1-6月份,规模以上

2022-07-15

聚焦:明明:政策不能停 要拿出更有力政策支持经济回升|首席读数据

要闻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 5%。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 4%。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5月

2022-07-15

全球头条:深交所发布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指引,支持盘活存量资产

要闻

7月15日,深交所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业务指引第4号——保障性租赁住房(试行)》(下称《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指引》)。《保障

2022-07-15

世界看点:连平:经济保持反弹 三季度增速有可能单季最高|首席读数据

要闻

7月15日,经济“半年报”揭晓,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2 5%。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下半年为了使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实现

2022-07-15

焦点热议:熟人推荐、性价比高,去年超100万辆新能源车卖到乡下

要闻

“与在县城开汽贸店的老板是朋友,当初是出于信任,下单购买了汽车。”今年36岁的宋钰婷居住在安徽临泉县,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县城、乡镇市

2022-07-15

今日精选:经济滞胀担忧加剧,大宗商品哪些板块影响最大?|期市头条

要闻

本周美元指数创新高,市场担忧全球央行货币紧缩可能引发经济衰退,WTI原油期价下探90美元 桶,黄金连续5周下挫。宏观氛围偏空,国内商品市场整

2022-07-15

【全球速看料】机构今日买入这20股,卖出永辉超市8239万元丨龙虎榜

要闻

盘后数据显示,7月15日龙虎榜中,共39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有20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19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

2022-07-15

全球今日报丨程实:下半年经济进入确定性上升通道 三季度看基建四季度看地产|首席读数据

要闻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2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 5%。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

2022-07-15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