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讯息:《科技成长,资本有为——第一财经·科创板三周年全景报告》重磅发布(附链接)

2022-07-22 08:58:22   来源:南国今报

2022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三周年。第一财经科创研究中心耗时月余对科创板全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深度访谈十余位投行、创投机构负责人,撰写成《科技成长,资本有为——第一财经·科创板三周年全景报告》(下称《报告》)。(点击查看全文)


(资料图片)

今日,《报告》重磅发布!从制度演变、IPO、定价、产业集聚效应、成长性、研发强度、二级市场表现、股权投资、投行格局等多维度解析科创板三年来的变化。

自科创板开市,资本市场迈入注册制时代。注册制改革不仅是发行环节的改革,更是资本市场全要素、全链条的改革,带来的也不仅仅是IPO规则的变化,而是市场生态的嬗变。

三年间,注册制改革经验扩至创业板、北京证券交易所,“试验田”效应得到发挥。三年间,大批“硬科技”企业上市,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得以做优做强、发展壮大,加快创新资本形成。

截至7月22日,科创板受理的IPO数量超过800家次,上市公司达到439家,IPO融资总额累计6400.8亿元,总市值约5.5万亿元。今年以来,自然人、机构对科创板的交易占比分别为49.7%,50.3%,机构在科创板上的交易占比首次超过自然人。

科创板也正在从创设期逐步迈入改革发展新阶段。科技、产业与资本趋向良性循环,市场资源向科创领域有序集聚。在此背景之下,股权投资市场“硬科技”产业链积累迎来正面PK,投行也正迈向转型之路,业务向“保荐”环节前后延伸。

第一财经科创研究中心研究员将在8月15日~17日举行的“第一财经2022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论坛”现场,对《报告》进行解读。

发行上市:IPO门槛更包容,定价博弈空间放大

科创板的三年,亦是制度不断创新与完善的三年,也带动了A股市场生态的改变。

从刚开始科创板创新设立了注册制审核、上市、发行承销、交易、并购重组、再融资、询价转让等主要业务规则及各类配套业务规则。随着实践的深入,制度也不断完善与优化,并持续创新。

比如,从审核端来看,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行业增加医疗器械,改变了过去只有药品研发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IPO准入门槛相对更包容。

科创板的创新性改革也未停步。今年上半年科创板试点做市商制度正式落地,目前已迈入实操阶段。此举是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进一步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的重要举措, 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科创板股票流动性、增强市场韧性。

发行定价是IPO 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也成为注册制改革过程中需要持续完善的一环。在推行市场化定价两年多后,科创板根据实践情况对发行承销规则进行了修订,核心内容在于降低了高报价剔除比例、允许定价突破“四个值”孰低值,拓宽发行人与投行的定价决策空间,也加大了买卖方之间的博弈空间。

自2021年9月科创板新股询价机制优化以来,截至2022年7月8日,共有90家科创板公司完成发行上市, 发行市盈率区间7倍~760倍, 有效报价区间宽度由新规前的不足1%扩大至11%~187%。 从上市后走势看,90家科创板公司上市首日涨跌幅中位数12.08%,部分公司上市首日出现“破发”。一二级市场价差大幅收敛,机构“打新稳赚”“新股不败”等现象正在逐步打破。

以近一年上市的科创板新股来看,截至2022年7月10日,上市首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的股票有37只,其中2022年4月份上市首日便破发的最多,达到13只;其次为2022年3月份,有8只;2021年12月份有5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

上市公司:“硬科技”显现,业绩中枢上移

从科创板正式开市的首批25家上市公司,到如今的439家公司,科创板的上市公司规模在不断扩大,地域及产业的集聚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同时成长性方面也有所分化。

截至2022年7月22日,科创板共有上市公司439家,IPO融资总金额6400.8亿元,总市值约5.5万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上交所科创板募资金额首次超过主板。

地域上,开市三周年来,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聚集在苏、粤、沪、京、浙。以截至7月10日的数据来看,43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来自21个省市地区。其中,江苏的上市公司最多,达到82家, 占到总上市数的18.85%;广东省以70家次之;再者便是上海、北京,分别有65家、59 家;浙江省上市公司数量为37家;山东、四川、安徽、湖南、陕西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19家、17 家、16 家、12 家、11 家;剩余的11个省市地区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则均在10家以下。

其中, 长三角区域的科创板公司,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市值方面,都占据了科创板半壁江山,成为中国“硬科技”企业最活跃的区域。

科创板的产业集聚效应也很明显,“硬科技”成色逐步显现。截至7月10日,435家上市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独占鳌头,有161家,占比37%;其次为生物产业,有92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有76家,新材料产业有55家;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相关服务、数字创意产业分别有22家、17家、6家、5家、1家。

成长性方面,科创板整体业绩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度~2021年度,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4%、15.51%、36.86%;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5%、59.13%、75.89%;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42.70%、73.79%。

细究到具体公司的业绩则有所分化。比如:2019年度 ~2021年度,有24家公司连续3年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不断递增同期;也有79家公司增幅逐渐递减或者降幅不断扩大,至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下滑。

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这是“硬科技”公司一大重要的体现。

截至7月10日,435家上市公司中有348家公司在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的研发支出呈递增的态势,占比 80%。这其中,有41家公司 2021年度的研发支出较2020年度的研发支出增加逾1倍。

二级市场:股价三七分化,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三年期间,科创板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价逐渐出现分化,有些公司上市之后震荡上扬,而有些公司则上市便是高光时刻,此后震荡下行。

整体股份呈现三七分化。截至7月10日,435家上市公司中,有135只股票上市以来股价呈涨势,占比31%;300只股票上市以来股价处于跌势,占比69%。

科创板开板至今,估值已经历了几轮变迁,目前已处于相对低位。根据 Wind 数据,2019年7月22日至2022年7月10日期间,以整体法计算每年的科创板市盈率(TTM),2019年底~2021年底市盈率分别为56.83倍、104.73倍、70.71倍,2022年7月10日市盈率为55.94倍。

以科创板开市以来每月的市盈率情况,有6个月的市盈率超过100倍,均来自于2020年,其中2020年7月处于最高峰,达到164.73倍,最低的是2022年4月,为43.52倍。

板投资者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今年以来,自然人、机构对科创板的交易占比分别为49.7%,50.3%,机构在科创板上的交易占比首次超过自然人。

其中,公募基金交易占比为9%,高于主板,较2020年、2021年分别增加3.7个、0.9个百分点,公募基金成为普通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投资的重要渠道,从科创板ETF 来看,自然人持有占比55%、交易占比48%,远高于其他主要宽基指数ETF。

同时,科创板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在科创板一级市场初步询价和战略配售上,截至7月8日,科创板已上市的435家公司中,共35家QFII参与新股询价并获配,获配股数共4533万股,获配金额9.59亿元。 二级市场上,今年以来,科创板外资机构交易占比9%,较2020年、2021年分别上升7个、2个百分点。

除上述数据观察外,《报告》还梳理了三年来投行和创投机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的变化,对最新的行业生态作出描述。《报告》发现,新的行业生态正在形成,机构正步入与以往有明显差异的竞争格局。

更多内容请下载《报告》全文。

标签: 上市公司 第一财经 资本市场 二级市场 同比增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全球讯息:《科技成长,资本有为——第一财

要闻

2022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三周年。第一财经科创研究中心耗时月余对科创板全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深度访谈十余位投行、创投机构负责人,

2022-07-22

全球热消息:第一财经《中国A股市场中介机

要闻

2022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三周年,A股IPO注册制试点也满三年。目前沪深主板注册制改革渐行渐近,全市场注册制改革走向最后攻坚。注册制以信息

2022-07-22

天天新资讯:国家网络安全底线不容触碰 公

要闻

根据网络安全审查结论及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经查实,该公司违反《

2022-07-22

世界动态:连续两个月LPR按兵不动,房贷利率

要闻

继6月按兵不动后,7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继续保持不变。对于这一情况,市场并不意外。“5月5年期以上LPR刚刚下行了15bp,其在贷款量价上

2022-07-22

天天热文:河南安徽村镇银行10万元以下垫付

要闻

继此前发布第一批先行垫付方案后,7月21日,河南、安徽两地相关部门相继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25日起,对5家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本金开始第二批

2022-07-22

全球讯息:《科技成长,资本有为——第一财经·科创板三周年全景报告》重磅发布(附链接)

要闻

2022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三周年。第一财经科创研究中心耗时月余对科创板全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深度访谈十余位投行、创投机构负责人,

2022-07-22

全球热消息:第一财经《中国A股市场中介机构信披风险警示榜(2021-2022)》发布(附链接)

要闻

2022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三周年,A股IPO注册制试点也满三年。目前沪深主板注册制改革渐行渐近,全市场注册制改革走向最后攻坚。注册制以信息

2022-07-22

天天新资讯:国家网络安全底线不容触碰 公民合法权益不容侵犯

要闻

根据网络安全审查结论及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经查实,该公司违反《

2022-07-22

世界动态:连续两个月LPR按兵不动,房贷利率还会下调吗?

要闻

继6月按兵不动后,7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继续保持不变。对于这一情况,市场并不意外。“5月5年期以上LPR刚刚下行了15bp,其在贷款量价上

2022-07-22

天天热文:河南安徽村镇银行10万元以下垫付下周开始,信息登记需注意这些→

要闻

继此前发布第一批先行垫付方案后,7月21日,河南、安徽两地相关部门相继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25日起,对5家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本金开始第二批

2022-07-22

天天微动态丨新规下储能电池市场“变天”,钒电池将成最大赢家?

要闻

随着安全性被赋予更高的重视程度,储能电池市场7月上演“风起云涌”。Wind数据显示,7月以来,钒电池指数成份股持续上涨。以攀钢钒钛为例,截

2022-07-21

热点聚焦:五菱营销高管周钘加盟小米汽车,向雷军汇报

要闻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原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周钘将于8月正式加入小米汽车,担任小米汽车营销方面负责人,直接向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汇报

2022-07-21

天天速看:广汽董事长曾庆洪吐槽给宁德时代打工,电动车企仅特斯拉和比亚迪盈利

要闻

因为动力电池采购成本持续攀升,广汽集团正加快在电池领域布局,希望改变广汽新能源汽车给宁德时代打工的现状。“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新能源

2022-07-21

天天快消息!贝特瑞紧急回应:不会因再融资暂缓资金困难,融资渠道丰富

要闻

北交所龙头贝特瑞(835185 BJ)突传重大消息,董事长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受此事件影响,该公司正在推进的50亿定增是否将生变?“公司融资

2022-07-21

天天快看:上海成都两周前的核酸记录查不到了!技术法律合力保护阳性康复者

要闻

7月21日,上海市民陈丘打开自己的“随申办”APP时,发现只能查到自己半个月内在上海做过的核酸记录了,7月6号之前的核酸结果不再显示,这让他

2022-07-21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