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看热讯:异常火热的跨界锂电,生意好做吗?

2022-11-23 21:45:00   来源:南国今报

11月23日,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报59万元/吨,连续8个交易日未发生涨跌。这一价格,约等于2020年6月平均4.1万元/吨价格的14倍。


(资料图片)

直线飙升的锂价,供需两旺的态势,引得竞争者蜂拥入局。今年以来,多家房地产、钛白粉、服装纺织、珠宝、造纸等企业纷纷宣布跨界锂电,拓展业务至锂电材料、上游锂资源、锂电池等细分领域,斥巨资收购的案例屡屡刷新投资者的手机屏幕。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超30家上市公司跨界进入锂电行业,以平均一个月3家企业进入的速度,助推锂电成为今年最热门的投资赛道之一。不过,市场反应却不尽然是积极。

11月中旬,萃华珠宝公告称,拟以现金6.12亿元收购交易对方陈思伟、思特瑞科技等持有的思特瑞锂业的51%股权。三天后,便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公司就8大事项作出认真核实并补充说明,包括本次交易标的公司估值增值率较高等。截至22日收盘,萃华珠宝股价距此前公告宣布跨界时的每股23.87元已跌至16.79元。

多位接受采访的业界人士认为,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锂电产业的新旧更替是常有的事。一些企业寻求新的投资机遇,选择切换赛道跨界布局锂电产业,其行为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能忽略锂电产业的技术特点,以及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跌的可能性。同时,某些地方政府不宜对锂电市场进行过多的外力干预,包括各种奖励、扶持手段,避免加剧上下游供需矛盾。

主要锂电池材料产能规划全部过剩

乘联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0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21.4GWh(1GWh等于100万度电),同比增长60.1%。2022年累计装机量193.6GWh,同比增长99.9%。磷酸铁锂电池在短期内依然保持快速增长,10月铁锂电池份额超67%,环比增长5.3%。

鑫椤资讯分析师张金惠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锂电市场过热的核心逻辑是新能源车的渗透率爬升太快。2020年,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是5.8%,2021年渗透率是13.4%,预计今年可能到28%,明年甚至可能达到35%。这种局面使得锂电池的整条产业链都供不应求。

锂电池产业链的上游大致可以分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四大部分。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部件,也是决定锂电池性能和制造成本的关键组成部分。一辆新能源汽车,60%是电池成本,而电池成本40%是正极材料。

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下称“融通高科”)是一家主营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回收循环利用的民营企业。券商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已达41.7万吨,同比增长142%。其中,排名前四的磷酸铁锂头部企业出货量占比超过50%,融通高科位列其中,市场占有率约10%。

尽管行业步入高速增长期,对于许多企业纷纷跨界锂电材料的“淘金热”,融通高科董事长何中林却并不看好。

“不同于互联网信息行业的可复制性强,锂电材料行业具有明显的制造业特点:产品质量受到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缺一不可。因此,建成一条稳定的产线通常要经历长时间的测试调试和技术沉淀。”何中林对第一财经记者称。

他给记者简单算了一笔账:目前带动锂电材料崛起的是下游的动力电池,而动力电池的验证周期通常就要一年半。电池每充放一次电就是一次循环,能循环多少次构成了电池的生命周期,这项数值必须依靠实测。动力电池通常要测2000个循环,按照每天8次循环计算,至少需要250天。考虑到测试中可能出现的变量,这项工作极少能在一年内结束。再如,正极属于电子材料,而非化工材料,对于厂房的空气湿度和粉尘浓度都有严格要求,不同地区的经验都不能共用。以某些企业宣称的投建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计算,粗略估计要耗费120亿元现金。然而,等待一年多的时间验证,却不见得能供货,风险明显过大。

“如果少量投资建设产线,难以进入主流。如果大量投产,又很可能荒废。这是每个企业在入局时都会面临的两难选择。通常来说,行业内的做法是先建一个试验线,把产品验证了,做一些技改,再去扩产。我们从派能科技收购完融通高科的前身企业后,先经历了6年的技术积累,后来自己入主管理整机厂又花了6年时间,总计12年的技术沉淀累积到工艺和厂房设计里面,这才有了当前规模。”何中林说。

对于堪堪入局的跨界者而言,有了工厂不意味着能做出好产品,如何“站住脚跟”是不得不直面的生存考题。对于行业头部的资深玩家而言,有好产品不意味着就有广阔的市场和销量,如何在产能过剩的阴影中“活下去”,这个考验已经在路上了。

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主要锂电池材料到2025年的产能规划已全部过剩。负极材料到2025年的规划总产能相当于当年预计需求的5倍,磷酸铁锂为4倍,电解液、铜箔等均是2倍多,隔膜约1.5倍。

其实,这种隐忧在今年的行情中已有体现。今年前10个月,锂电材料中仅碳酸锂、硫酸镍价格上涨;6微米铜箔价格跌了20%。由于锂电材料每一个细分赛道都挤进了大量新公司,但下游电池厂集中度却越来越高,因此订单的竞争更加激烈。

张金惠认为,像过去的很多行业一样,这种大量竞争带来的“内卷”“杀毛利率”将从今年起持续下去。但他认为,产能过剩的问题应该不会像远期数据上体现得那么严重。“理论上说,目前国内规划的动力电池基本能够达到5000GWh,但这只是停留在PPT层面。就实际而言,每GWh电池投资约在3亿~4亿元,考验的是大家的融资能力,不能完全按照规划去计算实际产能。”

“全产业链都在为碳酸锂打工,为锂矿打工,这种利益分配不均才是当前最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主要是缘于我国锂矿资源的欠缺,在短期内几乎是无解的。”张金惠说。

电池回收,是新兴蓝海?

既然碳酸锂的价格飙涨,众多厂商于是开始思考:与其采购从海外矿区出产的高价原材料,不如好好回收利用现有国内市场上的电池资源。一方面,能够节约原材料成本,促进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加强环境保护,降低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高延莉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锂电池回收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服务网点和企业,其中80%左右的电池源于报废或者故障的汽车电池,应用于储能电站等场景。尽管从资源节约的角度而言,发展梯次利用动力电池作用明显,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因为这些电池本身就是电容量不足被淘汰下来的,所以他们向电站输入剩余电量的时候,好比一滴一滴水流入大海,甚至输不进去就被退回来了。同时,还滋生了生产、消费等方面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当前政策一直强调要做好筛选和安全评估。但是,如果完全按照规范要求,必要时更换电池包里的组件,这又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高延莉说。

高延莉认为,目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产业漏洞的重要原因是,数年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行业经验不足、规范缺位,导致源头电池质量参差不齐,从而需要付出较高成本进行检测和改造。这一情况将会伴随动力电池规范不断细化,以及电池研发技术进步而得到改善。现阶段,企业可以针对动力电池进行资源回收,包括提炼其中的贵金属,以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

动力电池回收也是何中林看好的投资方向。“未来五年,我认为是铁锂动力电池回收的高峰期。目前动力电池行业很多人的做法是回收拆解三元电池提炼贵金属,磷酸铁锂电池实际上没什么人回收,因为大概率是赔钱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回收磷酸铁锂,逆反应生成碳酸锂及其他物质,通过深度研发进行全物质回收循环利用。只要发展出了成熟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国内锂矿资源的短缺就不再会困扰锂电上下游产业链。”

不过,这片充满吸引力的蓝海市场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风险是碳酸锂价格暴跌。

对此,何中林表示,以目前的投资成本测算,只要碳酸锂的价格不跌破10万元/吨,动力电池回收生意基本就有利可图。结合现阶段的动力电池需求情况和南美的锂矿成本来看,跌穿地板价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偶然发生,一方面,上游原材料端会及时作出减产的反应,从而达到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国家可能会出台扶持政策,避免对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张金惠认为,动力电池从装机到退役存在5到8年的时间差,从前两年的销售情况来看,动力电池回收的蓝海市场到来预计还有3到6年的时间。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套规范的机制,让电池资源更高效、更安全地流转。他建议,国家可设立类似烟草专卖机制,让部分企业专营电池回收或是严格管理回收企业白名单资质,以形成电池回收产业闭环。

11月18日,工信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国内锂电产业链供应链阶段性供需失衡严重,部分中间产品及材料价格剧烈波动超出正常范围。部分环节产能盲目扩张,低质低价竞争时有发生。各地要坚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割裂,共同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锂电统一大市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市场广泛看好新能源发展潜力,各地正在加速布局相关产业链,给出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土地优惠等一揽子综合政策。但是,这也容易滋长市场的不理性情绪。“如果降低甚至没有这些政策的吸引,企业会慎重考虑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按照市场规律优胜劣汰,这更有利于营造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今年年底,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面临取消的节点,这些产业激励政策是否延续也应酌情考虑。”

标签: 第一财经 铁锂电池 同比增长 数据显示 电池回收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全球看热讯:异常火热的跨界锂电,生意好做

要闻

11月23日,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报59万元 吨,连续8个交易日未发生涨跌。这一价格,约等于2020年6月平均4 1万元 吨价

2022-11-23

焦点播报:小米总裁王翔谈高端战略复盘 清

要闻

“大家都相信会走出低谷,但是在下个季度还是下个个季度(走出),这个(问题)短期内需要的就是密切关注,做好准备。”11月23日,小米发布202

2022-11-23

头条:需求大增供应受限,全球铂金供应明年

要闻

政策鼓励氢燃料电池应用的背景下,铂族金属需求受到了提振。11月23日,氢能源板块走强,东方电气(01072 HK)收涨4 9%、英恒科技(01760 HK)、中

2022-11-23

今日热搜:安徽、广东下调核酸检测价格,“

要闻

11月以来,各地新冠疫情出现抬头趋势,跨省流动需要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叠加部分地区不再开展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的价格再次引

2022-11-23

【世界时快讯】上交所指定交易迁至综合业务

要闻

上交所近日发布通知,指定交易业务正式从竞价撮合平台迁移到综合业务平台。迁移上线后,投资者可通过综合业务平台办理指定交易申报和撤销指定

2022-11-23

全球看热讯:异常火热的跨界锂电,生意好做吗?

要闻

11月23日,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报59万元 吨,连续8个交易日未发生涨跌。这一价格,约等于2020年6月平均4 1万元 吨价

2022-11-23

焦点播报:小米总裁王翔谈高端战略复盘 清库存耗费成本初见成效

要闻

“大家都相信会走出低谷,但是在下个季度还是下个个季度(走出),这个(问题)短期内需要的就是密切关注,做好准备。”11月23日,小米发布202

2022-11-23

头条:需求大增供应受限,全球铂金供应明年将短缺9吨

要闻

政策鼓励氢燃料电池应用的背景下,铂族金属需求受到了提振。11月23日,氢能源板块走强,东方电气(01072 HK)收涨4 9%、英恒科技(01760 HK)、中

2022-11-23

今日热搜:安徽、广东下调核酸检测价格,“价格不得上浮,下调不限”

要闻

11月以来,各地新冠疫情出现抬头趋势,跨省流动需要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叠加部分地区不再开展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的价格再次引

2022-11-23

【世界时快讯】上交所指定交易迁至综合业务平台:债市流程升级为T+0

要闻

上交所近日发布通知,指定交易业务正式从竞价撮合平台迁移到综合业务平台。迁移上线后,投资者可通过综合业务平台办理指定交易申报和撤销指定

2022-11-23

“第二支箭”扩容、银行给出千亿授信,民营房企融资再获支持

要闻

房企融资再传好消息。11月23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为“交易商协会”)发文称,已对龙湖集团、美的置业、金辉集团三家民营房

2022-11-23

天天热消息:275欧元!欧委会天然气限价提案是不是个“良方”?分析师:未必

要闻

为应对持续不断的能源危机,欧盟委员会(下称“欧委会”)正式公布天然气限价提案。当地时间22日,欧委会提议,将天然气价格上限定为每兆瓦时2

2022-11-23

改变招工补贴政策?富士康回应!

要闻

11月23日,有消息称,富士康私自改动招工补贴金额。对此,富士康晚间对第一财经回应将持续对补贴事项对同事进行沟通说明。当天,有富士康工人

2022-11-23

配置国资委央企,抓住新投资主线

要闻

国资委央企在我国经济地位举足轻重,主要分布在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中,其既是当前市场化改革重点对象,也是未来我国一系列改革的排头兵。

2022-11-23

不只让智利车厘子变得便宜,航运数字化运用还应加强这些

要闻

“原来我们的进口樱桃基本上是从智利空运,现在为什么海运就能实现?都是因为数字化的功能。”在22日开幕的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中国远

2022-11-23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