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财政如何发力?专家对赤字率、专项债提出多项建议

2023-01-19 18:18:20   来源:南国今报

稳经济需积极财政政策发力,中央要求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专家建议,今年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尤其是中央财政赤字,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率,来保持一定支出强度稳经济。另外可以通过支持基建、发放消费券或财政补贴等,来提高财政资金乘数效应。

扩大赤字,中央加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月19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在线上举行,与会不少专家谈及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如何发力,涉及提高财政赤字尤其是中央财政赤字等方面。

中诚信研究院副院长袁海霞在上述会上建议,今年把财政赤字率提高到3.0%以上,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还有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中央政府加杠杆可以在着重稳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和内需。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今年不少专家建言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率提高意味着财政赤字规模增加,政府发行更多的债券筹资来弥补收支缺口,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一大体现。

中诚信国际董事长闫衍在会上称,2022年赤字率略有下降,今年疫后经济恢复过程中,应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适当提升赤字率。全年赤字率从2022年2.8%适度提高到3.0~3.2%以上,保证经济稳定复苏。

“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政府部门杠杆率来看,目前中国中央政府部门杠杆率比较低,还有比较大加杠杆的空间。今年通过适度提升赤字率,尤其是增加中央政府部门杠杆率保证经济稳定复苏。”闫衍说。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也认为,今年中国要适当扩大财政赤字,扩大中央政府债券发行规模。

“因为中央政府的信用最好,杠杆率也是最低,地方政府在去年卖地收入下降,税收收入也下降的情况下,财力非常紧张,我们又要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因此中央政府应该扩大它的赤字和债务率。”王涛说。

去年受疫情、大规模退税减税、楼市低迷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出现明显下滑,而为了对冲经济下行,近些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快速攀升,逼近警戒线区间。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3%,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同比下降22.8%。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50364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

袁海霞表示,2023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虽然有支撑因素,比如2022年大规模减税政策,对2023年财政收入拖累有一定减弱,同时非税收入延续增长,政府性基金收入可能也会间接改善。但是,由于疫情的冲击,财政结余资金大幅下降,整体能够使用的综合财力还是受到一定的制约。

专项债规模扩大、使用优化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下称专项债)不计入赤字。为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政府扩大有效投资,其中部分资金依赖地方发行专项债来筹集。不少专家预计今年专项债规模可能会适度增加,维持在高位。

闫衍预计,今年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能从去年的3.6万亿元适度提升至3.8万亿元至4.0万亿元。考虑今年新增一般债券预计在0.9万亿元左右,预计今年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在4.7万亿元左右。地方政府债券合理扩容,可以支持基建等领域支出来稳增长。

他认为,今年专项债撬动投资未达预期,今年要提升专项债使用效率,加大专项债撬动杠杆作用。

“从理论上看,去年专项债能够撬动基建投资规模应该在6万亿以上,但全年撬动规模没有达到这一水平,大概在5万亿左右。”闫衍称。

他分析,专项债撬动投资不足的原因,一是新开工项目占比达到五成以上,存量撬动效应边际减弱。二是受疫情反复扰动,项目开工建设进度没有达到预期,部分项目储备不足和专项资金调整导致项目开工建设未达预期。三是专项债作为资本金的比例仍不高,市场化配套融资仍然比较少。

闫衍建议,今年从专项债支持范围上扩大使用范围,从项目储备上进一步向投资拉动领域进行倾斜。另外专项债作为资本金的比例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尤其在地方中小银行资本金比例方面,当前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都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此外,他还建议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专项债项目配套资金融资支持。强化全周期监管,提升专项债发行使用效率,尤其是加强对专项债资金闲置、挪用等监管。

今年财政部扩大了专项债投向,除了传统的交通、市政和产业园等九大领域外,还新增了新基建和新能源领域。而今年专项债作资本金领域,也新增了新能源项目、煤炭储备设施和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扩大财政支出乘数效应

疫情三年对财政收入冲击较大,财政可持续性更受关注,尽管财政支出有力度,但也不会“大水漫灌”,如何充分发挥庞大财政资金效应十分关键。

汪涛在上述会上建议,如果让财政支出更有效果的话,一方面应该扩大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直接花钱做投资。

“去年有一部分是这样做,但从广义财政支持经济角度来看,更多是用于退税减税降费等方面。退税减税降费在经济下行周期的乘数效应非常低,因为大部分企业并不会拿退税减费的资金去扩大生产增加就业,而是用来保证自己的生存。”汪涛说。

她表示,另一方面财政可以直接给消费者以及小微企业一些补贴,这样财政支出乘数效应比较高。

汪涛表示,如果政府给予消费者尤其中低收入人群补贴,能比较快促进消费,而这优惠增加小微企业现金流和收入,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建议可以适当考虑从中央财政或者发行债务来增加对消费者补贴。

闫衍建议,今年着力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支持扩大内需,政府部门通过促基建保民生,激发全社会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同时对居民部门通过发放消费券和现金补贴等相关政策,来促进居民消费,尤其是居民在房地产和汽车等领域的消费,这对促进整个经济复苏具有明显作用。

标签: 中央政府 财政赤字 地方政府 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支持

相关阅读

今年财政如何发力?专家对赤字率、专项债提

要闻

稳经济需积极财政政策发力,中央要求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专家建议,今年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尤其是中央财政赤字,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

2023-01-19

手机没电不要焦虑,记者带你体验数字人民币

要闻

数字人民币正在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生活。日前,数字人民币无电支付功能已经上线。相信很多小伙伴对它已经跃跃欲试了,但还没有过亲身体验的经历

2023-01-19

盛新锂能: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35%-582%

要闻

1月19日晚间,盛新锂能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54亿元-58亿元,同比增长534 81%-581 83%。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遂宁盛新3万吨锂盐项目

2023-01-19

最新快讯!新能源车增速放缓,补贴取消后销

要闻

在正式告别补贴时代后,新能源汽车2023年初增速放缓。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1~15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家批发18 7万辆,同比增长3%,环

2023-01-19

伍戈:经济的归途

要闻

1 盼着的,是归途。疫情峰值如此迅速过去,经济有了回升的理由。然而,难觅的是已退出市场的微观主体,即使存续着的,不少也举步维艰。宏观政

2023-01-19

今年财政如何发力?专家对赤字率、专项债提出多项建议

要闻

稳经济需积极财政政策发力,中央要求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专家建议,今年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尤其是中央财政赤字,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

2023-01-19

手机没电不要焦虑,记者带你体验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

要闻

数字人民币正在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生活。日前,数字人民币无电支付功能已经上线。相信很多小伙伴对它已经跃跃欲试了,但还没有过亲身体验的经历

2023-01-19

盛新锂能: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35%-582%

要闻

1月19日晚间,盛新锂能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54亿元-58亿元,同比增长534 81%-581 83%。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遂宁盛新3万吨锂盐项目

2023-01-19

最新快讯!新能源车增速放缓,补贴取消后销量遭遇瓶颈?

要闻

在正式告别补贴时代后,新能源汽车2023年初增速放缓。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1~15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家批发18 7万辆,同比增长3%,环

2023-01-19

伍戈:经济的归途

要闻

1 盼着的,是归途。疫情峰值如此迅速过去,经济有了回升的理由。然而,难觅的是已退出市场的微观主体,即使存续着的,不少也举步维艰。宏观政

2023-01-19

快消息!“信用周期”对投研的启示与借鉴

要闻

通过回顾民企、煤炭、城投甚至是地产等多轮债务压力变化,发现其难逃与“周期”的干系。基本面周期轮动、政策松紧演变和融资环境周期转换对债

2023-01-19

自然增长率-0.60%,一年减少85万人,中国人口拐点已经来了

要闻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国民经济数据,除GDP增长3%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剧变的人口数据:2022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

2023-01-19

【环球快播报】亿纬锂能扩产能,蔚来申请注册“NIO Phone”商标|第一财经汽车日评

要闻

亿纬锂能投资约155亿元扩产能1月18日,亿纬锂能连发两个投资公告。该公司拟与四川成都简阳人民政府就2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订投资合

2023-01-19

中国疾控中心:目前我国尚没有监测到XAY.2的变异株

要闻

1月19日,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在发布会上指出,目前我国尚没有监测到XAY 2的变异株,将继续跟踪国际动态,进一步加强我国输入病例

2023-01-19

乐华娱乐赴港上市,王一博贡献近6成收入是否有风险?

要闻

1月19日,乐华娱乐(02306 HK)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艺人经纪第一股”。截至发稿,乐华娱乐涨幅为40%,报5 73港元,此前盘中涨超50%。乐华娱乐为

2023-01-19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