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新年首现“兜底式增持”,天振股份实控人号召员工买股票

2023-01-31 18:57:44   来源:南国今报

1月31日,天振股份实控人向公司员工发起“兜底式增持”股票倡议,这也是2023年以来首个“兜底式增持”。


(相关资料图)

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收盘,天振股份收报48.53元/股,较2022年11月上市时的发行价63元/股(前复权)相比,仍然跌破发行价22.97%。

天振股份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信心和对公司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增强投资信心,实控人方庆华倡议,天振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体员工(不含天振股份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下同)积极买入公司股票。

方庆华承诺,在2023年2月1日至2月14日期间(下称“增持期间”)完成净买入天振股份股票,连续持有至2024年2月16日仍在职的员工,若因在前述期间增持天振股份股票产生的亏损,方庆华将以个人资金予以全额补偿;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29日,天振股份合并范围内员工总数为2169人,其中生产人员数量占据主导,占员工总数的85.98%,技术人员占7.84%;2022年公司员工年平均薪酬水平为5.6万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方庆华的这一份“底气”或许是来自公司去年的业绩表现。根据天振股份1月20日发布的业绩快报,该公司在2022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0.45亿元,同比减少4.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1亿元,同比增加46.83%。截至2022年底,天振股份的总资产为41.48亿元,同比增加54.17%。

公开资料显示,天振股份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为新型PVC复合材料地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2年11月14日,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登上资本市场舞台至今不足3个月。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天振股份自上市以来“跌跌不休”,股价从上市时的发行价63元/股(前复权,下同)持续下跌,2023年1月3日降至低点45.02元/股,截至1月31日收盘,其股价虽略有回升,但仍然跌破发行价两成。

另一方面,天振股份在公告中也对风险进行了提示,方庆华无保证金存放于第三方或公司,其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可能存在无法履行增持倡议承诺的风险。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31日,方庆华直接和间接持有天振股份股份5167.4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43.06%。

记者注意到,这类倡议在A股市场并不算频繁,上一次出现同类场景还是在2022年4月29日,弘信电子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强向员工发起倡议。这场增持的结果是,共有59位员工合计增持股票111万股,增持总金额为952.49万元。

从二级市场来看,增持倡议消息一出,弘信电子股价“应声而动”,2022年4月29日单日上涨了10.63%,此后接连上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1日,弘信电子股价则从4月29日的8.22元/股上涨至16.95元/股,区间涨幅达128.13%。不过,这一上涨走势并未持续,弘信电子2022年8月步入下跌态势,2023年1月31日收盘已跌至11.93/股。

标签: 数据显示 公司股票 公司员工 同比增加 间接持有

相关阅读

热议:新年首现“兜底式增持”,天振股份实

要闻

1月31日,天振股份实控人向公司员工发起“兜底式增持”股票倡议,这也是2023年以来首个“兜底式增持”。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收盘,天振股份

2023-01-31

世界新资讯:上市航司去年亏损超千亿,今年

要闻

昨日晚间,国内上市航空公司陆续发布2022年的业绩预告,没有一家预计盈利。其中,中国国航(601111 SH)预计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2023-01-31

世界快看:2022年最高预亏130亿元,正邦科

要闻

正邦科技1月31日收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公司进一步说明报告期内仔猪压栏导致死亡率偏高、肥猪提前出栏导致均重严重偏低等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

2023-01-31

晚间公告丨1月31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要闻

【品大事】九安医疗:拟使用不超200亿元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与证券投资九安医疗公告,公司及子公司拟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含)170亿元人民币

2023-01-31

世界热门:机构今日买入这13股,抛售金域医

要闻

盘后数据显示,1月31日龙虎榜中,共36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有13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23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

2023-01-31

热议:新年首现“兜底式增持”,天振股份实控人号召员工买股票

要闻

1月31日,天振股份实控人向公司员工发起“兜底式增持”股票倡议,这也是2023年以来首个“兜底式增持”。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收盘,天振股份

2023-01-31

世界新资讯:上市航司去年亏损超千亿,今年能否扭亏为盈|姗言两语

要闻

昨日晚间,国内上市航空公司陆续发布2022年的业绩预告,没有一家预计盈利。其中,中国国航(601111 SH)预计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2023-01-31

世界快看:2022年最高预亏130亿元,正邦科技收关注函:要求说明仔猪压栏致死亡率偏高等情况

要闻

正邦科技1月31日收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公司进一步说明报告期内仔猪压栏导致死亡率偏高、肥猪提前出栏导致均重严重偏低等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

2023-01-31

晚间公告丨1月31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要闻

【品大事】九安医疗:拟使用不超200亿元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与证券投资九安医疗公告,公司及子公司拟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含)170亿元人民币

2023-01-31

世界热门:机构今日买入这13股,抛售金域医学1.21亿元丨龙虎榜

要闻

盘后数据显示,1月31日龙虎榜中,共36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有13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23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

2023-01-31

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01.44亿元,宁德时代、招商银行等获加仓

要闻

1月31日,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01 4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60 7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40 67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宁德时代、

2023-01-31

焦点播报:亿纬锂能:子公司拟约108亿元投建动力储能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

要闻

1月31日晚,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拟与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合同书》,在荆门高新区投资建设60GW

2023-01-31

焦点要闻:为什么债市可以乐观一些?

要闻

回顾1月,跨年结束后的宽松资金面并没有延续较长的时间,伴随着春节的来临,流动性再度趋紧,债市在基本面和政策面预期修正的环境下震荡走熊,

2023-01-31

讯息:新春经济|金价高位销量翻倍,春节假期拉动黄金饰品消费复苏

要闻

春节假期向来是黄金首饰销售的旺季,中国人对黄金消费有偏好,买来自用或送人图个喜庆吉利。过去两年中,受疫情的影响,很多人都宅在家中或就

2023-01-31

天天即时看!春节电商消费迎来开门红,年夜饭外卖需求激增

要闻

春节假期历来是观察国内年度消费市场走向的重要窗口。近期,多家电商平台发布了春节消费数据。数据显示,今年春节电商、快递、外卖等生活服务

2023-01-31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