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即时:中国式35岁,共鸣与质疑

2023-02-03 17:55:58   来源:南国今报

01

“中国式中年”的共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青山资本出了一篇让很多人扎心的报告《35岁,中国式中年》。通篇报告读完,唏嘘不已。它全景化地展现了中年困境的诸多现象,但现象不代表真相,我同意一部分,但总觉得有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也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作为一个“35岁+中年”,也想谈谈自己的思考。

先说同意,或者说让我有共鸣的部分——

在中国,35岁的确是个带有分水岭意味的年龄。公务员录取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城市落户政策要求35岁以下;医院里辅助生殖科室写明,高龄试管婴儿门诊针对的是35岁以上人群;四川大学研究了30万个招聘广告,发现上海8成以上、成都7成以上的社会职位都要求应聘者年龄在35岁以下……

“35岁+的中国式中年”不仅就业难,政策惠顾少,连各大城市吸引人才也要求“35周岁以下”。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年龄歧视。我们社会目前的年龄歧视很严重。不仅在职场,还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年龄歧视。前不久,我看到南京有一个针对全球青年小说作者的扶持计划,年龄要求是35岁以下。作为斜杠悬疑作者,我看了很郁闷。连写个小说也有年龄歧视?

要知道,日本社会派推理大师松本清张出道年纪是41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第一部作品写于37岁,在此之前她是一名全职主妇。亨利·米勒开始写作的年龄是43岁,美国有个开启了硬汉派推理的小说大师——钱德勒,他的首部小说写于51岁,在此之前他几乎是个酗酒的混混(也做过公务员和企业高管)。

大部分的小说家都是大器晚成,韩寒、张爱玲这样的年少出名,反而是少数。因为文学创作需要大量的人生阅历,不到那个岁数,很多事情根本就理解不了。就这,很多创作扶持也都是针对大学生、“35岁以下青年”,中年人连个文学的避风港都不配有吗?这样的年龄限制,有必要存在吗?

如果用学者刘瑜的话说,年龄歧视算不算是一种“表亲的专制”?讲到“表亲的专制”,学者刘瑜是拿印度的种姓制度来作案例的。其实这种专制,任何国家社会都有,欧美国家也有。它是指压迫一个人,有来自方方面面的规范和习俗,所谓“规范的牢笼”(cage of norms)。

人到中年,容错率更低,牢笼也更多。“表亲的专制”还会将公民社会瓦解为“部落社会”,让我们的视野日渐狭窄,思维更加固化。人们求认同大于求真理,彼此认同才抱团取暖,不认同则互不往来甚至恶语攻击,加深了彼此的沟壑。

突破牢笼,不仅需要我们个人修为,更需要社会集体观念的跃升。

02

“中国式中年”真有这样的标签吗?

但这篇报告还有些地方让我质疑。

首先,报告所定义的“中国式中年”——这个标签是否准确、合适?

为什么要定义“中国式中年”呢?所谓“中国式”是一个相对概念,是针对“美国”、全球而言的。

报告里对比了中美两国就业市场上的年龄收入曲线呈现倒U形分布,倒U形顶部的年龄称为“黄金年龄”。美国和中国,在2000年以前,“黄金年龄”稳定在50~55岁左右。2000年以后美国继续不变,但中国的黄金年龄不断下降,到2005年以后降至35岁。

也就是说,在国内大部分人劳动收入的巅峰就是在35岁,35岁以后不升反降。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以及国内退休规定,中国形成了一个独特的35~60岁的群体,因此称之为“中国式中年人”,目前大概有5.3亿人,占到总人口的38%,男性和女性差不多一半对一半。

我的疑问在于——毕竟中年人口有5亿人,这5亿人是不是就能被“中国式中年”这几个字简单概括呢?

不说中国有多大,大城市中年和小县城中年就不一样;在年龄上,35岁和45岁不一样,45岁和55岁也不一样,无论体力心态都不在一个层面;在行业分布上,传统制造业和新型产业上的中年人也不一样。

所以,报告里强调的“中国式中年”的标签应该被继续窄化,报告里提及的“中年危机”更多指向互联网新经济下的一些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这四大类行业。这“四大行”薪资最高、年轻化的程度最高。

这“四大行”多分布在北上广深和重点省会等一二线城市,所以所谓的“中国式中年”应该被聚焦为“中国一二线大城市新经济产业下的中年人”。他们代表了一部分“中国式中年”,但并不是全部,从全国统计上看,甚至不是大多数。

他们的具体面貌大概是:工作生活在一线、新一线城市,多从事TMT(Telecommunications,Media,Technology)新经济行业、重点本科以上学历、35岁+,职业面临瓶颈甚至有失业风险,之前的高收入让他们有高消费的习惯,同时也面临高贷款的压力……他们的关键词是:大城市、TMT、“三高”。

这样的人群,放在“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的中国占比多还是少?如果不是大多数,能不能代表“中国式中年”?当然这不是重点,不论是否占多数,标签是否准确,关注这样的群体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代表了某种趋势。尤其是在一二线大城市中正在发生的趋势——即从工业社会向知识型、新经济主导的社会快速转型。转型释放的巨大能量,裹挟着我们这些中年人,步履蹒跚、艰难向前。

03

中年危机是个什么问题?

我第二个质疑的问题是,中年危机本身。

报告中提及的中年危机,说全球范围似乎“45岁才面临的中年危机”,我们被提前了十年,真是未老先衰。

中年危机到底是个什么问题呢?近些年媒体、影视也一直有所讨论。表面上看,这是个人甚至隐私问题:职场上,行业迭代快速、企业很容易找到“高性价比”的“平替”,中年人体力精力跟不上,工作中如芒在背,上去很难、下去很快;生活上,上有老下有小,面临各种经济压力。

这里一方面固然是个人身份的转型,但还有更宏大的时代底色——近40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每年近1%的城市化率。中年危机是一个跟城市化有关的问题。

为何这么说?如果我们是农民,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都得在田里干活,无所谓“中年危机”。因为每年都有危机、年年都要面临不同的气候、自然灾害,靠天吃饭。

如果我们生活在草原上,游牧狩猎,也无所谓“中年危机”,因为每天都有危机,要担心气候变幻、狼群袭击,时刻要迁徙。报告数据也表明,农林牧渔等养殖行业,最不受年龄的制约。

正因为定居在城市里,尤其在大城市定居生活。我们才感到“中年危机”,城市是专业分工的地方,专业就容易更新迭代、容易找到“平替”。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行业乐高的“颗粒”,颗粒与颗粒之间差别不大,容易彼此取代。

越是讲专业的岗位工种,替代性越强,因为专业迭代的速度永远快于个人能力进步的速度。并且你如果只埋头站在自己的专业维度,也很难看见自己的进步空间。我之前写过不少文章,鼓励大家发展斜杠,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发生在“35岁”,比全球中年水平提前十年?纵观“35岁现象”多发生在一二线大城市,大城市TMT行业密集、劳动力供应充沛、行业迭代也更快速。

在欧美,一百万人口就是一个特大城市了,在中国有九十多个县人口超百万啊!人口多、速度快、迭代快,所以顶点提前。

但我觉得也不用过分焦虑,大城市虽然“35岁现象”多一些,但“35岁+”的机遇也不少,很多人四五十岁转型成功,迎来事业第二春。毕竟大城市是东边不亮西边亮,存在各种利基市场,任何一个细分市场你只要切入进去,好好干,扎实做,总能生存发展。

年龄是社会选拔机制的一个参考因子,而不应该是淘汰机制的分界线。并且,年龄的权重要远远小于个人的能力、资源和成绩。

我甚至认为“35岁危机”是一个极具迷惑性的假命题。它很容易让人把所有问题都归因为年龄,造成思考的懒惰。

其实,35岁失业不可怕,35岁时,我们父母还年轻,有养老金;配偶也能工作、孩子还小很可能也是父母帮带,养育的负担不算太重,甚至有些老人在贴补子女。35岁,我们多加准备还是可以找到新赛道,甚至自立门户。

可怕的是什么呢?是贷款和杠杆。贷款不让人停歇,让人们不敢试错。所以中年人的当务之急,只能是“降杠杆、还贷款。”

年轻人试错还有父母兜底,中年人只能自己是自己的底,甚至还是别人的底。

04

负增长是否还有新机遇?

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首现负增长,减少85万人。人口数量由增转减与人口结构老龄化并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我们迈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增速放缓,效率也会逐渐变低,未来可能会和日本很像,也将进入“低欲望时代”。

“低欲望社会”将导致消费不振、经济低迷。但我们国家人口总量大,再“低欲望”,消费总量还是庞大的。况且,日本哪怕在“低欲望时代”也产生了很多全球性的品牌,“优衣库”“无印良品”就是在这个时代崛起的,日本的动漫也风靡全球。只是“低欲望时代”,大家对消费内容会转变,物质消费可能会逐渐走低,服务、体验型的消费日渐崛起。

报告也给中年人指出了新出路——是老龄化社会下的新型服务业。但我认为服务不是一条出路的方向,而是未来社会的必然转型,是以后经济发展的底层思路,就跟互联网一样,无处不在。以后的社会,甚至不用多少年,一切行业都追求服务。

所以也不会存在一个大门类叫“服务业”。

现在也是这个趋势——互联网带来的反向定制模式,它算是制造还是服务?高科技平台企业,更是融合多项服务。比如,24小时不间断的运营服务、大数据算法的推送服务、会员用户的收费订阅服务等等。

服务是一种意识、一项思维,它跟互联网一样无处不在,这是经济转型的必然,所有人职业转变的路径。这种趋势近些年非常明显,为什么现代女性拥有更高的职场地位,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女性更有服务思维,更适合现代经济和职场。

所以说,当我们抱着从别的行业出来,转型“投身”去一个“服务行业”,这样的思路才有问题。服务是底层思维,不仅仅是一项具体技能。

05

要支持而不是要焦虑

对我们个人而言,“35岁危机”是在于人生目标的阶段性转换甚至缺失。在此之前大家路径是差不多的,到了35岁,由于环境快速变化,个人际遇急剧转变,可能会导致一些阶段性的“失重”。

35岁的分水岭是在于,有些人能快速寻找整合新目标;有些人却可能要徘徊迟疑更久、花费更多的时间找到。

“35岁危机”真正的问题是在于被过度聚焦、放大。这容易导致一种“光晕效应”——把年龄作为一个重点要素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人们更重要的品质,加速了内卷,甚至促进了年龄歧视。

更大龄的失业者,困难更大于“35岁+”“40岁+”的失业者,父母高龄,往往是两个独生子女要抚养四个老人,压力巨大。

针对中年人的各种难题,需要自上而下的关注,要实实在在的扶持政策——比如贷款降息优惠;社区有公益性的陪护、家政服务帮助缓解扶养难题;加大有关抚养的个税专项抵扣。松松我们的担子,让人们能再出发!

比起年轻,我更喜欢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虽然担子重,但也是温暖的盔甲、港湾和充电站。

时间是一场复利,它带给我们很多宽厚的体验,是如此无与伦比,曾经看荒唐无比错误百出,回头看皆是财富——

比起年轻时的激情,我们更懂爱和责任,更会关心他人;

比起年轻时的机敏,我们更有智慧,不被表面的标签所迷惑;

比起年轻时的勇敢,我们更有持久的专注、守护的耐心。

比起年轻时的一无所有,我们在物质精神上更多积累、更加富有。

标签: 中年危机 年龄歧视 作为一个 无处不在 方方面面

相关阅读

天天即时:中国式35岁,共鸣与质疑

要闻

01“中国式中年”的共鸣最近,青山资本出了一篇让很多人扎心的报告《35岁,中国式中年》。通篇报告读完,唏嘘不已。它全景化地展现了中年困境

2023-02-03

【天天速看料】苹果终结三年增长神话 中国

要闻

苹果公司2月2日发布截至去年12月的季度财报显示,收入大跌5 5%,这是该公司2019年以来首次收入同比下滑,也创下2016年以来收入的最大跌幅。巨

2023-02-03

中国中免:2022年实现净利50.25亿元 同比

要闻

中国中免2月3日晚间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公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44 63亿元,同比下降19 52%;实现营业利润76 05亿元,同比下降48

2023-02-03

每日速读!2023年,扩消费为何重要?投资良

要闻

2023伊始,消费市场实现“开门红”。据商务部发布,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与同比去年春节增长了6 8%。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

2023-02-03

焦点滚动:种植牙告别万元时代!多地下调公

要闻

全国多地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正迎来一波降价潮,种植一颗牙的服务价将不超过4500元,种植牙需要耗费上万元的年代将成为过去式。近期以来

2023-02-03

天天即时:中国式35岁,共鸣与质疑

要闻

01“中国式中年”的共鸣最近,青山资本出了一篇让很多人扎心的报告《35岁,中国式中年》。通篇报告读完,唏嘘不已。它全景化地展现了中年困境

2023-02-03

【天天速看料】苹果终结三年增长神话 中国供应链红利还能吃多久?

要闻

苹果公司2月2日发布截至去年12月的季度财报显示,收入大跌5 5%,这是该公司2019年以来首次收入同比下滑,也创下2016年以来收入的最大跌幅。巨

2023-02-03

中国中免:2022年实现净利50.25亿元 同比下降47.95%

要闻

中国中免2月3日晚间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公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44 63亿元,同比下降19 52%;实现营业利润76 05亿元,同比下降48

2023-02-03

每日速读!2023年,扩消费为何重要?投资良机何处寻|大V热观点

要闻

2023伊始,消费市场实现“开门红”。据商务部发布,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与同比去年春节增长了6 8%。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

2023-02-03

焦点滚动:种植牙告别万元时代!多地下调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价

要闻

全国多地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正迎来一波降价潮,种植一颗牙的服务价将不超过4500元,种植牙需要耗费上万元的年代将成为过去式。近期以来

2023-02-03

世界观察:熊园:加息近尾声,美股能乐观吗?

要闻

事件:北京时间2月2日凌晨3点,美联储公布2月FOMC会议决议。核心结论:美联储加息近尾声、降息在路上,短期内不宜对美股太乐观。1、美联储如期

2023-02-03

微信注册小号登上热搜 去年小规模灰度测试尚未全量上线

要闻

2月3日,“微信一手机号可注册两账号”一事登上微博热搜第一,但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该测试自去年便启动,逐渐进行灰度测试,截至目前尚未进

2023-02-03

环球焦点!三部门发文优化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体系 养老服务行业或面临重新洗牌丨行业风口

要闻

市场监管总局、民政部、商务部近日联合印发《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围绕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促进家政

2023-02-03

金科股份:房地产周期修复仍需时间 保交楼保交付是目前工作重点

要闻

1月31日早间,金科股份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5亿-190亿元,针对业绩大幅亏损原因,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

2023-02-03

焦点简讯:收盘丨沪指跌0.68% ChatGPT概念逆市走强

要闻

2月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 68%,深成指跌0 63%,创业板指跌0 85%。两市超2900只个股下跌。板块方面,ChatGPT概念、w

2023-02-03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