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赴港买保险热度再起,香港保险市场“把失去的时间赢回来”

2023-04-10 22:07:01   来源:第一财经

距离香港“通关”已两月,赴港旅游热度上升。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显示,2023年2月,内地访港旅客约111万人次,较1月的28万人次增长近4倍。

人员密集流动之下,经历了近3年保单量下滑、业务停滞的寒冰期后,沉寂已久的香港保险市场终于走出至暗时刻。

“最近香港保险业火得像2015~2016年。”Lily是香港某老牌保险公司从业8年的销售,对她而言,最近每天都是一场小战役,从早到晚都有来咨询的客户。在和记者交谈的20分钟里她就接到了3个客户的咨询电话。


【资料图】

与她类似,抓紧时间卖产品成为近期香港不少保险从业者的共识。在经历了成交量萎缩、全面停滞的3年后,他们最急迫的想法就是“把失去的时间赢回来”。而在诸多香港保险从业者奔忙签单背后,保险公司也在摩拳擦掌,打响了价格战,以各类促销回赠计划作为抢客“利器”。

一些业内人士看好香港保险未来发展趋势,认为“今年有望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此外,大湾区保险“互联互通”有望加速落地,香港保险市场在未来有望获得更多增量。

香港保险市场回暖众生相

对Lily而言,她入行之初正是香港保险业的黄金期,行业迅速上升曾一度让她收入不菲。她形容2015年的保险市场是一座“金矿”,只要愿意挖掘,到处都是优质客户。现在她管理着300多个客户和家庭的保单,每年通过老带新等渠道还能稳定新增30~40个客户。

但最近3年来,由于赴港游客大幅缩减,对香港保险业造成明显冲击。Lily等香港保险从业者经历了“生死时刻”,她所在的团队从30人规模直接“腰斩”一半,一些入行时间较短的“新兵”纷纷转行求生。剩余的从业者也大多“两头并重”,兼着承接一些内地的保险咨询业务。

“内地客户是最重要的新增客源之一,对我们业务影响很大。”与Lily经历类似,子诞在香港有12年保险从业经验, 他见证了内地客户保单业务逐步兴起的过程。据他介绍,在2015年左右,内地游客占比开始逐步增大 ,一度占据其公司客户池将近一半,成为重要的保单增量。但2020年起,由于疫情及其他因素综合影响,客户无法赴港办理保险手续,保单业务断崖式下滑。

根据香港保监局数据,2020年,内地访客新造保费为68亿港元,同比下跌84.3%,2021年下跌至6.88亿港元。

从整体看,2020年疫情以来,内地访客赴港保险消费大幅下降,近3年保费水平较 2019年之前有较大差距。2016~2019年,内地访客年平均新造保单保费约为536.2亿港元。

转暖的迹象在2022年开始初步显现。香港保监局数据显示,2022年来自内地访客的新单保费为21亿港元,因前期基数较低而显著回升,同比上涨200.3%。从产品结构来看,95%的内地访客新造业务均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期交),整体以保障型产品为主,其中终身寿险、重疾和医疗险分别占比41%、32%和19%。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在香港全面“通关“后,保险业的触底反弹行情全面拉开序幕。瑞银数据显示,在通关前到访香港的1000名内地居民中,47%有意购买境外保险,约2/3居民考虑在通关一年内投保。瑞银表示,内地对境外保险需求强劲,2024年内地居民赴港投保金额或可回到2020年以前的高峰水平。

虽然“通关”后的官方数据还未公布,但不少香港保险业从业者已经感受到回暖的热度。子诞透露,今年以来,2~3月业务量增长非常迅速,尤其是3月,其所在公司区域销量增长超30倍。而他自己仅3月的业绩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回暖背后:产品优势仍在,保险公司“价格战”打响

赴港游客扎堆购买保险、业务量大增的背后,香港保险的优势何在?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少博主分享了赴港购买保险的动机,基本都围绕着“产品优势”和“回赠优惠”这两点。

来自广州的圆圆已经不是第一次去香港购买保险了,在10年前她曾为自己购买过一份储蓄险。这次到香港,她是为出生不久的孩子购买保险。她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吸引她购买的最主要原因是产品设计和收益率。目前,部分香港热门储蓄分红险的整体预期收益率可达6%以上,有的甚至超过7%。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香港的保险监管环境更宽松、金融市场更发达,资金运用收益水平更高,因此在部分情况下收益率更有优势。

此外,香港保险产品设计细节也相对丰富,例如,可拆分保单或转换受保人;保单账户可多币种转换;能够实现资产风险隔离、财富指定传承等等,这些因素都吸引着大批内地游客赴港购买保险产品。

香港保险回暖背后,另一个重要的推手则是保险机构。“通关”后,香港保险公司打响了“价格战”,“内卷”抢客。以香港老牌保险公司保诚保险为例,在其提供给客户的4月某多元货币计划中,针对首年保费在15万港元以下的客户(3年保费供款年期)将回赠5%的保费。这意味着如首年缴纳15万港元保费,则可以节省7500港元(抵扣第二年保费)。此外,根据该计划书,满足一定情况的客户最高可以获得20%的回赠。

拉长时间线来看,3月起就有不少保险公司开启了全面促销模式。如友邦保险某保单计划3年缴,保费回赠5%起,最高达19%,5年缴保费回赠8%起,10年缴保费回赠10%起;香港宏利保险的某保障计划,3年缴最高折扣优惠达20%。

“这种大比例折扣主要集中在3~6月。”Lily介绍,这种折扣力度在其8年从业期间相对罕见,也成为吸引客户尽快成交的“利器”。最近,她的团队不断签下“大单”,业绩狂飙近10倍。

互联互通加速有望带来更多增量

在经历快速反弹后,香港保险未来发展如何?

美联金融集团业务经理萧丽琪指出,预期今年内地客赴港投保的新人寿保单总保费,有望出现“大报复式”反弹,将较去年全年录得的20.6亿港元,暴增逾14.5倍至300亿港元,恢复2019年约6成以上水平。

此外,大湾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有望加速落地,将为香港保险市场带来更多增量。

政策端也不断释放利好信号。2022年底,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的《香港保险业的发展策略蓝图》指出,香港正争取在南沙和前海等地成立保险售后服务中心,并将进一步研究实现连接内地与香港保险市场的可行模式,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风险管理中心和成熟完备的保险枢纽定位。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允许境外特别是香港地区金融机构在前海合作区设立人身险公司、财产险公司、保险控股公司完善跨境保险业务,加快在前海合作区等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

此前,内地访客赴港购买的保险大多为期缴保单,后续需要大量的续期保费服务以及理赔服务。信达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王舫朝认为,随着大湾区保险业“互联互通”的进一步发展,香港保险售后服务中心有望加速落地,从而有望进一步提升内地居民赴香港购买保险体验,更好地解决理赔后顾之忧,同时有望为香港保险业带来更多增量。(文内Lily、子诞、圆圆均为化名)

标签:

相关阅读

内地赴港买保险热度再起,香港保险市场“把

要闻

距离香港“通关”已两月,赴港旅游热度上升。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显示,2023年2月,内地访港旅客约111万人次,较1月的2

2023-04-10

当前速讯:周杰伦起诉网易,原告公司透露起

要闻

【科技圈】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3将于5月8日—9日举行据华为公众号4月10日消息,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3将于

2023-04-10

险企今年“补血”已超450亿,“偿二代”二

要闻

从今年3月起,险企的“补血”行动又开始变得频繁。4月7日,中国太保宣布旗下太保产险近期成功发行了10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

2023-04-10

普冉股份:发布超低电压超低功耗新一代SPI

要闻

普冉股份晚间公告,发布超低电压超低功耗新一代SPINORFlash系列新产品,支持1 1V电源系统,同时具备宽电压范

2023-04-10

世界快资讯:金价走高助推业绩,A股黄金企

要闻

近期,A股黄金企业2022年年报陆续发布,总的看来普遍实现净利同比上涨,但也有部分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回顾去年金价

2023-04-10

内地赴港买保险热度再起,香港保险市场“把失去的时间赢回来”

要闻

距离香港“通关”已两月,赴港旅游热度上升。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显示,2023年2月,内地访港旅客约111万人次,较1月的2

2023-04-10

当前速讯:周杰伦起诉网易,原告公司透露起诉原因;腾讯定性此前微信QQ故障为一级事故;东方财富董事长其实回应系统“宕机”丨大公司动态

要闻

【科技圈】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3将于5月8日—9日举行据华为公众号4月10日消息,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3将于

2023-04-10

险企今年“补血”已超450亿,“偿二代”二期显威

要闻

从今年3月起,险企的“补血”行动又开始变得频繁。4月7日,中国太保宣布旗下太保产险近期成功发行了10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

2023-04-10

普冉股份:发布超低电压超低功耗新一代SPI NOR Flash系列新产品

要闻

普冉股份晚间公告,发布超低电压超低功耗新一代SPINORFlash系列新产品,支持1 1V电源系统,同时具备宽电压范

2023-04-10

世界快资讯:金价走高助推业绩,A股黄金企业去年净利最高增逾7倍

要闻

近期,A股黄金企业2022年年报陆续发布,总的看来普遍实现净利同比上涨,但也有部分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回顾去年金价

2023-04-10

世界信息:社论:迎接全面注册制新生态

要闻

中国资本市场正式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4月10日,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连线举行,中国

2023-04-10

头条焦点:AI概念板块无死角杀跌,主题炒作熄火后资金会流向哪些板块?

要闻

4月10日,炒作逾月的ChatGPT概念板块集体大跌,云从科技(688327 SH)、三六零(601360 SH)、科大

2023-04-10

最新:上海:强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支撑 统筹推进网络、算力、感知、应用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

要闻

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今天举行。会议指出,要强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支撑。夯实城市数字底座,统筹推进网络、

2023-04-10

世界今热点:普利特业绩快报:2022年净利润2.02亿元 同比增750.99%

要闻

普利特发布业绩快报,2022年营业收入为67 58亿元,同比增长38 76%;归母净利润2 02亿元,同比增长750 9

2023-04-10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将延续前任行长的宽松货币政策

要闻

据当地媒体报道,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今日表示,要达成2%的通胀目标并不容易,将延续前任行长的宽松货币政策。

2023-04-10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