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文:一季度GDP增速或达4%,国家信息中心牛犁:全年经济前低中高后稳

2023-04-14 19:05:46   来源:第一财经

“今年中国经济走势将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态势。需求不足和预期不稳仍是主要矛盾,但也面临着政策叠加效应、缺口效应等积极因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4日,在2023中国不锈钢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高端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对今年的经济形势做出了上述预判。

牛犁预计,一季度GDP增速或在4%左右,二季度可能上升到7-8%之间,三四季度回落到5-5.5%。

他提到,今年有四大效应在推动经济增长。第一是政治周期效应,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年以来各地落实二十大精神,全力拼经济。第二是政策的叠加效应,去年以来出台的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的效应在逐渐显现。

缺口效应和基数效应也将助推经济增长。牛犁表示,根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约为5.5%,当前我国实际经济增速与潜在经济增速存在较大产出缺口,2023年将向潜在经济增长率逐步回归。而且在去年低基数的基础上,2023年经济增速也将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

此外,中长期规划也将发挥支撑作用。牛犁认为,进入“十四五”的第三年,部分国家和地方的规划项目、新旧基建项目加快落地,对稳定投资和增长都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疫情催生的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加速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稳住重点行业是今年稳经济的重要抓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稳住钢铁、汽车、电子等在GDP中占比较大的重点行业,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中国特钢协会秘书长刘建军在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钢铁工业正处于增速转轨、结构转型、动能转换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行业整体进入了新一轮的下行周期,呈现出下游需求疲弱、生产成本高企、盈利水平大幅度下滑的态势。展望2023年,尽管全球供应链情况将有所改善,但受高通胀、能源价格升高和货币紧缩政策影响,全球经济恢复放缓,钢铁需求增长形势并不乐观。

去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疫情反复和下游需求萎缩等因素影响,钢铁企业生产经营遭受冲击,利润大幅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中钢协重点统计会员钢铁企业总体营收65875亿元,下降6.4%;利润总额982亿元,大幅下降72%。

稳住钢铁行业,刘建军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数字转型,构建集专业、高效、智能于一体的生产制造系统,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盈利能力;二是推进低碳绿色转型,在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减碳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三是不断拓展特钢和不锈钢产品的应用场景,尤其要拓宽国际化的视野,拓展精细化工、钢结构建筑、供水管网、新能源储运、建筑及装饰用材等市场空间。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表示,我国钢铁行业已进入“减量、调整”的发展阶段。钢铁企业要强化行业自律,主动控制生产节奏,用好粗钢产量调控、环保限产、差异化电价等调控政策,强化超低排放改造和能耗双控约束,加大节能监察力度。

他特别提到,要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我国钢铁行业企业数量较多,行业集中度低,这一方面容易引发钢铁企业“打价格战”,无序竞争,不利于形成行业发展合力,另一方面也会分散在铁矿石等原材料领域的对外话语权。

范铁军认为,中国钢铁已进入了兼并重组的重要窗口期和历史机遇期。通过实施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大企业规模,有利于集中研发力量,攻克前沿技术、“卡脖子”技术和产品。从企业格局来看,范铁军认为,长期来看,将形成领航企业建生态圈、专业企业稳产业链、同质企业拼成本线的“三分天下”。

标签:

相关阅读

环球热文:一季度GDP增速或达4%,国家信息

要闻

“今年中国经济走势将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态势。需求不足和预期不稳仍是主要矛盾,但也面临着政策叠加效应、缺口效应等积极因

2023-04-14

菜鸟将在北京开通半日达配送 内部回应称“

要闻

4月14日,记者从接近菜鸟的人士处获悉,近期菜鸟和天猫超市内部进行了北京半日达开城动员,物流半日达北京开城在即。对此菜鸟

2023-04-14

环球速读:上海市经信委:纯电动送绿牌年底

要闻

近日,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电动牌照的政策(今年)年底前肯定不变,还是免费申办,明年是什么政策,

2023-04-14

焦点信息:美团元老陈亮将于AI大模型领域创业

要闻

前美团高级副总裁、最高决策机构S-team成员陈亮于近期投身AI大模型相关创业,目前已与少量投资机构接触。目前陈亮尚未组

2023-04-14

环球新消息丨宁德时代与58同城签署战略合作

要闻

4月13日,宁德时代与58同城在福建宁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二手车流通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

2023-04-14

环球热文:一季度GDP增速或达4%,国家信息中心牛犁:全年经济前低中高后稳

要闻

“今年中国经济走势将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态势。需求不足和预期不稳仍是主要矛盾,但也面临着政策叠加效应、缺口效应等积极因

2023-04-14

菜鸟将在北京开通半日达配送 内部回应称“会在重点城市陆续上线”

要闻

4月14日,记者从接近菜鸟的人士处获悉,近期菜鸟和天猫超市内部进行了北京半日达开城动员,物流半日达北京开城在即。对此菜鸟

2023-04-14

环球速读:上海市经信委:纯电动送绿牌年底前不变,明年政策会重新研究

要闻

近日,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电动牌照的政策(今年)年底前肯定不变,还是免费申办,明年是什么政策,

2023-04-14

焦点信息:美团元老陈亮将于AI大模型领域创业

要闻

前美团高级副总裁、最高决策机构S-team成员陈亮于近期投身AI大模型相关创业,目前已与少量投资机构接触。目前陈亮尚未组

2023-04-14

环球新消息丨宁德时代与58同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要闻

4月13日,宁德时代与58同城在福建宁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二手车流通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

2023-04-14

环球观察:李奇霖:3月出口缘何大超预期?

要闻

因全球央行紧缩、全球需求下行、疫情后商品消费向服务业消费切换、欧美信用收缩风险以及去年上半年的高基数,市场对于今年的出口

2023-04-14

理性看待CPI下降!通缩有可能发生吗?|大V热观点

要闻

我国3月CPI同比增速继续下行,低于市场预期。数据公布后,国债期货高开高走,表明市场对“通缩”的担忧加剧。如何理性看待物

2023-04-14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指导腾讯公司 做好重要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工作

要闻

4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听取腾讯公司关于“3·29”微信业务异常情况汇报,要求腾讯公司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

2023-04-14

世界百事通!国办独董改革意见迎配套规则:告别“单打独斗”,独董履职有哪些机制保障?

要闻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一环。但由于长期存在定位不清、权责不等、监督不够、保障不足等制度性问题,资本市场当中,独

2023-04-14

动态焦点:财政部等三部门印发《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办法》

要闻

为进一步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规范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促进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推

2023-04-14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