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的钙钛矿:领军人直陈痛点,产业化到底走到了哪一步|全球消息

2023-04-29 18:17:10   来源:第一财经

过去一年,被称为光伏0-1颠覆性技术的钙钛矿,几次三番站上资本市场的风口浪尖,尝尽“冷”与“热”。

被寄予厚望的钙钛矿引来产业资本、创投基金等先后入局,赛道高温难降。2022年10月,纤纳光电完成D轮融资;2022年12月,协鑫光电完成5亿元B+轮融资;2023年3月,极电光能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相关资料图)

也不乏被“搅局者”搞臭了名声,跌入冰点。自今年2月中旬奥联电子(300585.SZ)暴雷起,同花顺钙钛矿电池概念股的股价一路下探,从1092点一路跌至887点,仅在短短两个月内就跌去两成。

2023年已过去三分之一,二级市场回归平静,钙钛矿产业化走到哪一步了?所谓的颠覆晶硅体系的第三代光伏电池技术,在量产上还要哪些瓶颈亟待解决?

国海证券在最近的研报中指出,2022年是钙钛矿产业化元年,2023年至2024年扩产加速,或将出现更多百兆瓦级产线投产、部分吉瓦级产线招标,2025年将步入成熟商业化阶段。

带着这些问题,经过实地调研结合线上采访,第一财经记者与多家钙钛矿头部企业负责人沟通后发现,这些“先行者”多在规划建设或调试完善百兆瓦级的中试线,并为吉瓦级产线冲刺做准备。

站上“C位”的技术颠覆性到底在哪里

钙钛矿是指一类陶瓷氧化物柔性材料。利用钙钛矿型的有机金属卤化物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的太阳能电池,被称为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可大致分为晶硅电池、薄膜电池、钙钛矿电池等。作为第三代新型太阳能电池,钙钛矿电池被认为是最具潜力和颠覆性的新一代光伏技术。相较目前光伏行业主流的晶硅技术,钙钛矿技术的颠覆之处首先体现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

现阶段,光伏核心材料晶硅的转化效率已经达到天花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晶硅电池理论极限效率为29.43%,TOPCon电池理论极限效率为27.5%,HJT电池理论极限效率为28.2%至28.7%。

而相较晶硅技术,钙钛矿技术的转换效率天花板更高。钙钛矿电池当前实验室单结转化率可达26%,理论效率可达33%,叠层理论上可到45%。

“从效率提升的角度讲,晶硅和钙钛矿叠层是必由之路。”协鑫光电创始人、CEO范斌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2017年日本Kaneka公司的单结晶硅(HBC)电池效率纪录转换效率为26.7%,2022年国内企业刷新到26.8%,花了五年的时间涨了一个点。

除去转换效率上颠覆性的提升,钙钛矿工序的大大缩短也是另一颠覆性亮点。

“不同于晶硅庞大漫长产业链,钙钛矿的产业链比较短,主链条在一个工厂能就能完成。”极电光能副总裁姜伟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比如钙钛矿工厂采购进厂的原材料是大宗的化工原料,出厂的就是可以装到电站上的钙钛矿光伏组件。其他的方面比如制造装备是需要外部采购的,还有其他的辅链包括相关原材料、靶材、下游的应用方等。

据记者了解,晶硅电池的制备从硅料到组件至少经过四道工序,单位制程需要三天以上,同时需要大量人力、运输成本等。相较而言,钙钛矿组件可在单一工厂完成生产,原材料经过加工后直接成组件,没有传统的“电池片”工序,进而缩短制程耗时。

光伏头部企业的布局分化

钙钛矿电池可分为单结电池与叠层电池,目前产业中单结电池占据主流。

从行业竞争态势来看,目前各类玩家的侧重点不同,布局单结钙钛矿的头部企业如协鑫光电(协鑫科技旗下,3800.HK)、极电光能等。

2021年9月,协鑫光电建成全球首条100 MW钙钛矿组件量产线,组件尺寸1m×2m。

2023年1月18日,协鑫光电获得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钙钛矿组件BIPV光伏玻璃3C认证证书,通过耐湿性、耐热性、耐辐照性能、落球衝击剥离性能、霰弹袋衝击性能等测试,成功拿到进入国内BIPV市场的“通行证”。

起源于长城控股集团的极电光能于2018年开始钙钛矿的技术研发。按照极电光能的规划,该公司GW级钙钛矿产线以及配套将于2023年启动建设,总投资超30亿元,预计2026年产能将达到6GW。

3月31日,范斌在协鑫科技业绩说明会上公布钙钛矿产线的最新进展。他表示,“我们钙钛矿100兆瓦的产线是2021年9月到位的,当时的规划是,两年左右的时间把这条线跑通,即到2023年的年底达到18%的效率。最近我们的效率已经达到16%,也就是说今年18%的目标有很大把握可以完成。

相对单结玩家,目前行业内布局钙钛矿叠层技术的玩家主要是晶硅大厂。

截至目前,已吸引光伏头部企业如隆基绿能(601012.SH)、晶科能源(688223.SH)、通威股份(600438.SH),新兴企业如宝馨股份、华晟新能源、跨界厂商如杭萧钢构、聆达股份等进行技术布局。

从技术方向看,叠层是长期趋势,单结是根基。

“晶硅大厂聚焦的是叠层技术,比如晶硅叠钙钛矿这种叠层技术,而我们是定位于钙钛矿单结电池。晶硅厂的考虑是延续晶硅产线的价值,如果能突破叠层的话,晶硅技术能实现无缝衔接的延续。”姜伟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单结钙钛矿产品依然是行业的第一性问题。姜伟龙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方面钙钛矿叠层的技术难度比钙钛矿单结更大,另一方面叠层技术要想成熟,绕不开单结的核心技术难关。我们把单结作为产业化的重点,同时对叠层做一些研发性的布局。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对于晶硅厂家来说,钙钛矿是一个新技术,他们可能对多种光伏新技术都有专门的研发团队来做研发布局,钙钛矿只是研发布局的方向之一。这样看,他们在钙钛矿上的研发投入相对有限,产业化的决心也很难下。“毕竟现有晶硅的产能巨大,要对一个新技术走出产业化的一步,(中间)需要一个漫长的决策过程。”

“钙钛矿是在趟无人区”

记者与多家钙钛矿企业团队负责人采访交流后发现,现在行业的核心痛点之一在于,近两年内没有设备厂家能提供整套的生产线。

“钙钛矿是在趟无人区,没有一条现成的路可以走。”范斌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设备到工艺到材料都需要原创开发和整个体系的配合,需要包括供应商、设备供应商、材料供应商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的配合。

蒋伟龙也持与范斌相似的观点。他认为,不同于晶硅产业链,钙钛矿作为新技术,产业链需要慢慢培育,现在生产线的设备需要分别从不同厂家采购,主要包括真空镀膜设备、溶液涂布设备、激光设备、封装设备这四大类。其中前三类设备,尤其是真空镀膜设备和溶液涂布设备的难度比较大。另外,考虑到钙钛矿工艺的复杂度,工艺包的难度可能相较晶硅更高一些。

除去产业链培育,钙钛矿电池寿命和大尺寸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痛点。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大面积和效率的问题是钙钛矿产业化过程中的一大难点。这之中既有工艺的问题,也是工业和设备结合的问题。

第一财经记者从极电光能了解到,在大面积的问题上,目前国内三条中试线的核心任务就是在大面积上解决工艺和设备的问题,预计今年在大尺寸上、平米级尺寸上会取得突破性的项目成果。目前在工程层面已经有一些初步成果,下一步需要在实际场景下,在户外实证电站上进行进一步验证,逐步完善包括行业的测试标准、培训的测试标准以及标准体系的建设。”

在稳定性方面,协鑫光电表示,目前大多数先进实验室已经可以实现钙钛矿组件连续工作至少1000小时不衰减,协鑫光电100MW产线下线产品的使用寿命预计将超过25年。

范斌预计,2023年将钙钛矿组件效率提高至18%,并通过未来2~3年的努力,将钙钛矿组件效率达到22%。

姜伟龙预计,经过今年、明年这两年的时间会有更多的产品通过IEC的认证,钙钛矿产业化在大面积和稳定性上的痛点都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在这场钙钛矿行业竟备赛中,研发基础、人员储备和设备开发经验是企业实现突围的三大法宝。

在姜伟龙看来,未来如果想要在钙钛矿这个行业内胜出,应当具备以下几点竞争优势,比如具备实验室研发基础,具备完善的人才团队建设,平米级产线的经验积累以及一定的设备开发能力,至少要对专业设备厂家提出设计和定制化要求。

不过,先发优势也是企业在未来是否能在行业内实现突围所不可忽略的变量。

上述钙钛矿企业人士告诉记者,一个技术发展,在实验室阶段和产业化阶段的发展节奏和速度不一样,在研发阶段相对比较慢,所以在研发阶段作为“后来者”想要追“先发者”的话相对比较好追些。产业化阶段是一个加速的阶段,因为有资本资金的推入、人才的聚集和市场端的推动,所以到产业化阶段,企业的先发优势会越来越大。

钙钛矿量产在即,光源资本董事总经理薛玲公开表示,核心关注以下两类公司。第一类是具备系统化能力的公司,既需要有底层实验和研发能力,也需要有走出实验室的量产化工艺、设备、规模化生产、供应链管控等体系化能力。第二类是核心环节突破的公司,包括行业底层核心材料、工艺、设备等带来核心突破的公司,例如解决底层核心工艺的涂布、结晶等设备厂商,以及上游各类核心材料的厂商。

标签:

相关阅读

风口上的钙钛矿:领军人直陈痛点,产业化到

要闻

过去一年,被称为光伏0-1颠覆性技术的钙钛矿,几次三番站上资本市场的风口浪尖,尝尽“冷”与“热”。被寄

2023-04-29

2022年年报盘点:八成公司实现盈利 近五成

要闻

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披露进入尾声。Wind数据显示,截至发稿,在A股5164家上市公司中,有5159家公司披露20

2023-04-29

尴尬国产多肽药物赛道:四家上市药企营收总

要闻

随着多肽类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受到市场追捧,越来越多的资本巨头开始关注这一赛道。截

2023-04-29

【全球速看料】一季度北水、刘彦春继续加仓

要闻

千亿免税巨头中国中免(601888 SH)2023年开局不利,业绩增收不增利。一季报显示,中国中免实现营业收入207 6

2023-04-29

首批3只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产品获批,

要闻

近日,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招商基金这3家公募基金申报的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产品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复

2023-04-29

风口上的钙钛矿:领军人直陈痛点,产业化到底走到了哪一步|全球消息

要闻

过去一年,被称为光伏0-1颠覆性技术的钙钛矿,几次三番站上资本市场的风口浪尖,尝尽“冷”与“热”。被寄

2023-04-29

2022年年报盘点:八成公司实现盈利 近五成公司净利增长 每日消息

要闻

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披露进入尾声。Wind数据显示,截至发稿,在A股5164家上市公司中,有5159家公司披露20

2023-04-29

尴尬国产多肽药物赛道:四家上市药企营收总和为何不及一款海外减重“神药”-热文

要闻

随着多肽类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受到市场追捧,越来越多的资本巨头开始关注这一赛道。截

2023-04-29

【全球速看料】一季度北水、刘彦春继续加仓,股价回撤60%的中国中免值得配置?

要闻

千亿免税巨头中国中免(601888 SH)2023年开局不利,业绩增收不增利。一季报显示,中国中免实现营业收入207 6

2023-04-29

首批3只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产品获批,来自3家公募基金

要闻

近日,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招商基金这3家公募基金申报的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产品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复

2023-04-29

华尔街人士:第一共和银行怕是撑不住了!或由FDIC接管,股价今年暴跌逾97%

要闻

上月华尔街的联合救助行动未能令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起死回生”,后者恐将步SilvergateCapital、硅谷银行和签

2023-04-29

31省份一季度GDP:东三省数据亮眼 这几个省份为何反差大

要闻

4月28日,福建省统计局发布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一季度福建GDP为12061 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 7

2023-04-29

美股收高!第一共和银行或将破产,美国3月核心PCE上涨4.6%

要闻

*道指创1月以来最佳月度表现*第一共和银行或将被破产*美国3月核心PCE同比涨4 6%投资者消化企业财报和通胀数

2023-04-29

美股周五收涨|天天观点

要闻

美股周五收涨。道指上涨272 00点,涨幅0 80%,收报34098 16点;纳指上涨84 35点,涨幅0 69%,收报

2023-04-29

4月机构调研这些股,五大板块最受关注,23股调研机构超250家

要闻

4月,上市公司定期报告集中披露,机构调研热情高涨。以发布调研报告日期口径,本月机构合计调研上市公司100

2023-04-29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