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小阳春”后降温,因城施策再迎高潮,一线城市会松吗?

2023-06-06 22:05:01   来源:第一财经

5月楼市延续降温趋势,不少二线城市开始新一轮因城施策,方向包括放松限购、公积金政策优化、购房补贴等。与此同时,市场对“小阳春”后“熄火”的一线城市政策调整预期不断升温,6日,一则关于放开一线城市限购的媒体文章引起广泛讨论。


(资料图片)

多个第三方平台统计数据显示,5月多数城市销售面积环比延续下降态势,企业推盘量也有明显下降,供需两端表现低迷。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对第一财经表示,经过前期积压的需求释放完成,市场购房需求动能减弱。而在一线城市,随着二手房挂牌量持续增长,议价空间增大也会导致购房者观望情绪加重。

有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最乐观的预期是需求端稳定,大幅度反弹概率较低。贝壳研究院则指出,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波动,还需要更加中性、客观分析,防止非理性预期的“自我实现”。从一线城市的政策空间来看,陈文静认为,北京、上海的普宅认定标准仍有待进一步放松,前期已经试水的“一区一策”有望进一步推广。

“只快乐了45天”

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1~4月全国商品房住宅销售额增长达11.8%,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7%,增速连续两个月为正。不过单看4月,这两个数据较3月均出现较明显下降,商品住宅销售面积、金额分别为6715万平方米、8373亿元,同比增长8.1%和30.1%,但环比下跌48%和38%。

从多个第三方平台数据来看,5月楼市延续了“小阳春”后的降温趋势,其中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5月前三周重点50城新房成交面积较4月周均下降近两成。

多位中介人士向记者印证了上述趋势,以北京为例,某大型中介机构新房和二手房成交在2月达到近万单高峰,3月以来逐渐回落,稳定在2月成交的半数水平。部分二三线城市也有此趋势,有中介人士称“只快乐了45天”。

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各地楼市调整压力有所增加,4月以来,部分核心一二线城市又开始密集优化楼市政策,方向仍然是前期“工具箱”中的放松限购、公积金政策优化、购房补贴等,但优惠力度较此前更大。

比如,哈尔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于6月5日发布通知称,将于6月10日起执行新的“商转公”管理办法,推出“先还后贷”“顺位抵押”两种“商转公”申请方式;青岛在本月初推出多项楼市新政,包括放松限售期限、对非限购区域首套房首付比例调降至20%等;苏州自6月1日起,公积金账户余额可提取用于支付首付,且不影响公积金贷款额度,适用于新房、二手房;南京自6月1日起,多子女家庭(有两个及以上未成年子女),首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最高可贷额度可上浮20%,同时首套房人均面积认定标准有所放松;泉州针对新落户人员给予购房补贴。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以来,已有百余城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近300次,其中1~4月房地产政策优化频次稳定在60次左右,较去年高峰期有所降低,5月政策出台频次有所放缓,其中三四线城市政策出台频次明显下降,核心城市继续微调稳定市场预期的频率更高。

今年4月末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会议整体基调并没有受一季度局部市场升温干扰,预计短期内房地产政策将继续保持宽松状态。陈文静认为,2022年以来政策密集出台后,三四线城市行政限制性政策进一步放开的空间有限,二线城市成为政策出台主力,力度也在既有政策基础上不断加大。5月以来,房地产市场活跃度进一步下降,预计短期内一二线核心城市楼市政策可能还会继续优化。

一线城市会松吗?

从三四线城市到核心二线城市,几轮优化政策出台后,政策效果已有边际减弱的趋势。在楼市回暖不及预期的背景下,市场对一线城市政策放松的预期也不断升温。6月6日,有媒体发文称,一线城市房地产限购应适时优化调整,引起广泛讨论。

事实上,近期多个一线城市均有优化政策出台,比如4月北京住建委宣布将房山作为多子女家庭和职住平衡家庭购房政策“一区一策”的试点区,随后房山宣布将针对引进人才最高发放100万元购房补贴;上海、广州、深圳则宣布上调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去年上海临港曾对非本市户籍人才降低购房门槛。另外针对租房,广州、北京陆续提高了公积金提取比例,前者租房提取限额从每人每月900元提高至1400元,北京则从每月1500元提升为每月2000元。

不过,目前一线城市楼市新政主要为微调,陈文静认为,各城市政策调整的整体力度较小,效果相对有限。

综合去年以来各地楼市新政,降低房贷利率,调整首付比例,优化公积金贷款利率与额度,给予购房补贴,放松限购、限售等“四限”政策,是主要方向。经过几轮调整,房贷利率和“四限”政策在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二者也被视为效果最明显的两大调整方向。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5月百城首套房贷利率较上月继续微降1BP,最新均值为4.0%,二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4.91%,继续与上月持平,且随着符合政策条件的城市逐步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城市调整频率有所下降。但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首二套利率继续维持不变,分别为4.6%、5.13%,其中首套利率较二线城市的3.98%依然较高,市场对缩小一二线城市首二套房贷利率差距的呼声渐高。

另外,从限购政策来看,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杭州、南京、合肥、郑州、沈阳、厦门、武汉、长沙、济南等14个城市对限购政策进行了优化。对比之下,一线城市多处在试水阶段。上述媒体文章指出,随着我国“房住不炒”的房地产长效机制逐步建立,限购等这类房地产调整的行政手段应适时优化调整,直至退出,而代之以稳定的、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陈文静认为,当前一线城市调控政策仍较为严格,若政策能跟进优化,有望向市场释放更加积极的信号,起到稳预期、提信心的作用。从政策空间来看,北京、上海的普宅认定标准仍有待进一步放松,可适当降低非普宅的首付比例和税费,降低合理购房需求的购房成本和购房门槛;同时,核心一二线城市限贷政策、限购政策仍有较大优化空间,“一区一策”原则有望推广,建议结合生育政策,对多孩家庭给予多维度支持。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2022年12月,北京、上海新建住宅价格较2014年12月分别上涨约40%、59%,新房平均价格均超过4万元/㎡,二手住宅平均价格均超6万元/㎡。另据中指数据,去年北京四环至五环、五环至六环、六环外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总价均值分别为914万元、610万元、395万元,上海内环内、内外环之间、外环外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总价均值分别达1726万元、1165万元、537万元,均明显高于普宅标准线。

预期转向也要理性

楼市“小阳春”之后的持续回落,让市场预期逐渐由谨慎乐观再次转向偏悲观。对于“熄火”原因,陈文静认为,经过前期积压的需求释放完成,市场购房需求动能减弱。而在一线城市,随着二手房挂牌量持续增长,议价空间增大也会导致购房者观望情绪加重。

“买涨不买跌已经深入人心了,就算是刚需,自己住,房价如果住着住着一直跌,那也不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情。”这是一位来自三线城市的刚需购房者心声,他也属于观望人群。有机构人士对记者直言,地产需求方面很难再有很大的反弹,当前最乐观的预期是需求稳定下来。

从记者接触了解的多地中介反馈来看,一季度回落后,楼市每月成交的确“稳定”了下来,且相比去年的低基数明显好转。但当前市场的悲观情绪来自多个方面,其中包括人口红利过后的潜在购房需求转弱、二手房挂牌量大增、房价下行等。

不过贝壳研究院指出,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波动,还需要更加中性、客观分析,防止非理性预期的“自我实现”。

首先,对于成交量波动较大,贝壳研究院认为,一季度成交量冲高有其特殊性,主要受积压需求释放影响,目前累计成交量同比依然维持正增长,而且重点50城客户看房需求显示潜在购房需求并不弱。

其次,对于二手房挂牌量持续增加、部分业主降价卖房是否预示着房价大跌等问题,贝壳研究院指出,5月重点50城二手房挂牌房源价格调降比例只占整体挂牌量的30%~40%,处于正常水平,成交价/挂牌价之间折价率为90%,较1~4月没有明显回落,且好于2022年同期;截至5月底,重点50城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加17%,并未超过近年来月均水平,且其中“老破小”比例上升带动挂牌均价下跌,从成交与挂牌同步性来看,挂牌增加的真正原因是换房,而非抛售。

标签:

相关阅读

楼市“小阳春”后降温,因城施策再迎高潮,

要闻

5月楼市延续降温趋势,不少二线城市开始新一轮因城施策,方向包括放松

2023-06-06

【当前独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3年

要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其中提及,提请全国人大

2023-06-06

兆龙互连:目前公司高速互连产品体量较小

要闻

兆龙互连披露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在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客户最

2023-06-06

当前要闻:冠石科技: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与苹

要闻

冠石科技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公司注意到近日市场上有媒体报道炒

2023-06-06

世界今亮点!布局企业知识服务赛道,第一财

要闻

一财商学院YicaiBUSINESSSCHOOL面对全新的时代挑战,中国企业要解锁新

2023-06-06

楼市“小阳春”后降温,因城施策再迎高潮,一线城市会松吗?

要闻

5月楼市延续降温趋势,不少二线城市开始新一轮因城施策,方向包括放松

2023-06-06

【当前独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要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其中提及,提请全国人大

2023-06-06

兆龙互连:目前公司高速互连产品体量较小

要闻

兆龙互连披露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在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客户最

2023-06-06

当前要闻:冠石科技: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与苹果公司近期发布的“VisionPro”产品无关

要闻

冠石科技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公司注意到近日市场上有媒体报道炒

2023-06-06

世界今亮点!布局企业知识服务赛道,第一财经“一财商学院”今日成立

要闻

一财商学院YicaiBUSINESSSCHOOL面对全新的时代挑战,中国企业要解锁新

2023-06-06

AI生成内容应被标注!欧盟出手向微软等巨头提出要求,数字水印热度升温(附股)

要闻

据报道,6月5日,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乔罗娃(VeraJourova)宣布,要求社

2023-06-06

科大讯飞:将在6月9日发布“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V1.5-独家焦点

要闻

科大讯飞公告,将在6月9日如期发布“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的新进展,本

2023-06-06

环球新资讯:交大昂立回应年报逾期:前期大量错账需调整、目前尚未确定会计师事务所

要闻

昔日“保健品第一股”交大昂立(600530 SH)至今仍未披露2022年年报与2

2023-06-06

供应商申诉长安汽车扣款10%,官方回应正与业务部门确认此事

要闻

近日,长安汽车(000625)多家配套供应商向长安汽车采购部发出的“致长

2023-06-06

隆基绿能:拟约125亿元投建年产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全球即时看

要闻

隆基绿能公告,拟在陕西省西安市投资建设年产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

2023-06-06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