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城市“活”过来了吗?|城市恢复系列 世界今热点

2023-06-07 06:59:44   来源:第一财经

2023年,一个问题将会横亘在人们心头一整年:我们的城市,真的复苏了吗?

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五一出游人从众,网红门店前大排长龙,与城市烟火气一同回来的,还有人们准备大干一场的决心。


(资料图)

但又隐隐带着些不确定性,经历一季度良好开局后,工业增加值、制造业投资等多项指标显示,4月经济增长同比反弹、环比走弱,两年和四年平均增速也不同程度回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然不足。从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来看,3月数值为94.9,而这一数字在2019年最低也达到了122.4。对市场更为敏感的电商平台,今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价格”来争夺消费者。

是昙花一现还是厚积薄发。城市复苏,究竟走到了哪一步?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城市也像人一样,是个复杂的生命体。经历休眠、蛰伏、出击,不断变化,注定它需要一个更多维的视角和更长期的观察。

为此,作为专业的城市研究者,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联合多家数据伙伴推出了“城市经济活力恢复动态监测”工具。

我们与百度地图慧眼、灯塔专业版、飞常准、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去哪儿、中国联通智慧足迹合作,统计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自疫情开始每月及重要节假日期间,多个数据较2019年同时段的恢复百分比,包括主要商圈客流、酒店门票预定、电影市场表现、客运航班运营、城市间跨城流动和夜间出行的恢复情况。

怀着开放共享的精神,我们第一时间将研究成果在知城小程序上发布,供用户查询和跟踪各城市的最新动态。

现在,来一睹为快我们的最新发现。

昨天,5月30日,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了最新的《2023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上北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地位难撼,而新一线城市则有些许变化——昆明回,青岛升,北方仅4城。2023年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青岛、昆明、宁波、合肥。如今,这些城市恢复得怎么样了?

我们通过对比2019和2023年的数据,综合考察商业、旅游、娱乐、出行四个维度,其中线下商业外出活动的恢复是重点指标,最终测算出了4个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的经济活力恢复指数。

最新的4月数据表明,它们都“活”过来了,经济活力恢复指数均超过100%,苏州高达213%。也就是说,至少从不怎么涉及消费的活动来看,刚过去的4月,这些城市都恢复到了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注:此处仅选择了8个新一线城市用于示例,总计15个)

一些城市的表现格外亮眼。比如,凭借烧烤出圈的新晋网红城市淄博。

3月4日,“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登上热搜,搜索量一度高达500多万次。从微信指数看,3月也是“淄博烧烤”热度的第一次“跃迁”,随后4、5月份热度不断,不少外地游客组团去吃烧烤,直接带动了淄博的旅游发展。

(图片来源:微信指数)

去哪儿旅行的数据显示,3月份淄博酒店搜索恢复指数达到240%,排名山东省内第2。而在未出圈之前的2月份,其酒店搜索恢复指数位居省内第7,充分证明了一场烧烤热,带火了一座城。看到这你可能要问了,4月份淄博会排到第一名吗?答案是Yes!妥妥赶超威海占据榜首。

同样地,在4月的119个重点城市经济活力恢复指数排行榜中,淄博的表现最为突出,凭借362%的恢复比排名第一(看,咱的模型很靠谱)。

(左右滑动查看:淄博市2、3、4月份酒店搜索恢复指数省内排名)

传统旅游大市如上海,自然也迅速回血。经去哪儿旅行数据测算的上海市景点门票预售恢复指数,在2023年春节期间出现小高峰,2月有所下滑,但很快重拾上升势头。这里需要特别指出,部分城市如淮安4月份景点门票预售恢复指数超过1000%,数据偏大可能是2019年基数偏小或景点门票接入平台增多的影响。

此外,春节后主要商圈客流恢复指数的急速攀升也展现了上海这座商业之都的强大韧性。上海市商务委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上海市场线下消费总额达343.6亿元,较2019年增长62.8%,位居全国前列。在这300多亿元消费总额中,外来消费达到148亿元,同比2019年上涨19.3%。

支撑经济快速复苏,出行畅通至关重要。以受疫情影响较深的航空业为例,民航局数据显示,4月国内航线旅客运输规模超过疫情前,较2019年同期增长3.4%。飞常准数据显示,2月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国内航班量恢复指数基本达到100%或以上,这表明国内航班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相比之下,国际航班恢复速度略显滞后。飞常准数据显示,四大一线城市4月份国际航班量恢复指数不到50%。

以上海为例,浦东机场国际航线占比高,2019年旅客吞吐量中出入境旅客占比超过50%。飞常准数据显示,2023年4月,浦东机场国际航班量仅为6365架次,而2019年同期为16579架次。中国航协日前也提到,中国国际航线恢复目前以中国至东南亚、日韩市场为主,而欧美市场受航权、时刻、机场保障能力等因素影响,恢复相对滞后,总体不及预期。相信在更确定的出行预期下,下半年国际航班应会加速恢复。

如一开始所说,复苏之路并不总是顺利的。受疫情重创的电影院并未持续带来好消息。

2023年颇为热闹的春节档,给电影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作为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后的首个重要档期,彻底释放了人们被压抑许久的观影热情,春节档67.58亿元的总票房成绩,位居中国影史同期票房第二。只是,这份热情很快消退。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春节期间北京、上海电影票房总额恢复指数超100%,成绩不俗。然而之后的2至4月,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新一线城市,电影票房总额恢复指数多在50%上下,这还是在不少城市电影场次已恢复至100%的情况下。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近期“五一”档(4月29日-5月3日)成绩也乏善可陈,灯塔专业版票房显示为14.64亿元,作为对比,2019年的“五一”档只有4天假期,票房却达到16.74亿元,一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贡献了近80%的票房。

电影市场乍暖还寒的背后,部分是电影行业的生产周期所致。从剧本到制作,再到发行和放映,好电影需要经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季节”。同样地,关于城市复苏的全貌,如今只讲了一半的故事。后续,我们将持续关注下半年的走向,更新每月和重点节假日数据,定期推出专题内容,也邀您一同参与、探索。

说了这么多,你是否已经迫不及待亲自上手体验一番了。

标签:

相关阅读

你的城市“活”过来了吗?|城市恢复系列

要闻

2023年,一个问题将会横亘在人们心头一整年:我们的城市,真的复苏了吗

2023-06-07

今日报丨品浩:美联储预计推迟到明年再降息

要闻

全球大型债券投资管理公司Pimco(品浩)认为,对于公开交易债券投资,

2023-06-07

美股三大股指小幅收涨,中概股普遍跑赢大盘

要闻

美股收盘,道指微涨,标普500指数收涨0 23%,纳指收涨0 36%。波音收跌0

2023-06-07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众多外贸上市

要闻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6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 1075,

2023-06-07

公司互动丨这些公司披露人工智能、汽车等领

要闻

6月6日,多家上市公司通过互动平台、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等渠道披

2023-06-06

你的城市“活”过来了吗?|城市恢复系列 世界今热点

要闻

2023年,一个问题将会横亘在人们心头一整年:我们的城市,真的复苏了吗

2023-06-07

今日报丨品浩:美联储预计推迟到明年再降息,债券回报潜力达到14年来最佳

要闻

全球大型债券投资管理公司Pimco(品浩)认为,对于公开交易债券投资,

2023-06-07

美股三大股指小幅收涨,中概股普遍跑赢大盘

要闻

美股收盘,道指微涨,标普500指数收涨0 23%,纳指收涨0 36%。波音收跌0

2023-06-07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众多外贸上市公司积极应对汇率风险

要闻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6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 1075,

2023-06-07

公司互动丨这些公司披露人工智能、汽车等领域最新情况

要闻

6月6日,多家上市公司通过互动平台、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等渠道披

2023-06-06

量化主打“500指增+对冲”,“卷”超额还要“卷”算力 每日视点

要闻

4月以来A股持续下行,但量化机构的超额收益凸显,普遍好于主观多头。据

2023-06-06

世界银行上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同时下调2024年增速预期

要闻

世界银行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1月份的1 7%上调至2 1%,原因是主

2023-06-06

多地发布人工智能政策,京粤浙沪居大模型研发第一梯队-天天观天下

要闻

随着通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多地密集发布人工智能利好政策。作为国内

2023-06-06

【全球新要闻】晚间重大事件汇总

要闻

【时事新闻】①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其中提及

2023-06-06

没必要再悲观,公募喊话!权益基金也加仓了,什么信号?

要闻

基金发行降至冰点后,“好做不好发”的预期似乎正在发生。最为明显的是

2023-06-06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