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实习生傅杨清 湛江报道
(资料图)
4月,湛江东海岛充满活力。
澄蓝的海水下,藏着一座虾苗“工厂”,大大小小的虾苗场和种苗基地星罗棋布。每年,数百亿尾对虾苗从这里输送全国。这里便是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4月11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对其进行了实地探访。
依托强大的科研团队与技术实力,基地解决了优质种虾“卡脖子”问题,让全国实现了“食虾自由”。目前,全国每5只对虾,就有3只来自湛江。
事实上,湛江东海岛仅是广东水产种业版图的一个缩影。在广阔的大海上,金鲳、石斑鱼、军曹、鮸鱼、章红、花鲈、笛鲷等高价值优良品种先后问世,水产种库星罗棋布,水产种业“南繁硅谷”逐渐破浪而出。
根据1960年出版的《对虾养殖知识》,一吨鲜虾可与十数吨钢材的价值画等号。
如今,这一“身娇肉贵”的食材已“游”入寻常人家。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对虾年消费量已超过2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对虾消费国,并且对虾市场尚有很大增长空间,预计未来几年全国对虾消费量将继续加速上涨。
从稀罕的“舶来品”到实现“食虾自由”,路程坎坷。长期以来,中国种质资源依赖国外进口,种虾价格成为阻碍产业规模扩张的一大痛点。上世纪80年代,由山东海水养殖研究所等承担的“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项目打开了对虾种业的突破口,全国对虾养殖产量从1978年的450吨猛增至1991年的22万多吨。
然而,一场席卷全球的“白斑综合症”危机又将中国虾业打回原点,1993年起连续数年全国产量跌下10万吨。
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虾产业接力棒逐渐向南粤移交。
1998年,抗病性更好的南美白对虾在湛江试养成功;2002年,在国家多个部门支持下,占地面积超300亩的国家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落地湛江,专攻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育种研发。
背靠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海洋科学“大腕”,经近十年努力,国内首个通过国审的南美白对虾抗病品种“中兴1号”在此诞生,2014年该基地又被认定为“国家级南美白对虾良种场”。
与此同时,湛江对虾养殖也迎来井喷。
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额七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获誉“全国对虾之都”。受其带动,中国虾产量也在二十多年间创造了数十倍的增长,到2021年,仅白对虾年产量便已将近200万吨,占全世界白对虾产量40%以上。
除对虾外,基地还钻研军曹鱼、石斑鱼等良种选育、种苗繁育、养殖模式、饵料开发等工作。种业的发展,进一步为水产深加工提供了优质原材料和安全可控的供应链。
基于此,在预制菜风口到来之际,湛江更是实现飞跃,近20家水产企业开发出20多个预制菜品类,总产值超40亿元,白灼虾、松鼠鲷鱼、酸菜鱼等爆款单品卖向全球。
此外,湛江并未止步于食品领域,还开发了规模可观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这也是广东正筹谋建设的三个未来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2023年初,湛江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启动,为广东水产跨界探索新增量。
粤海粮仓之外,蓝色药库渐渐开启。
粮食自给率仅有约四分之一的广东,却创造着全国超过13%的渔业产值,向海要粮因而成为广东省既定路线。
而种业作为位于农业产业链最顶端的环节,对各类农产品的产量、质量、抗性等发挥着决定意义,因而甚至成为整条产业的兴衰之源。
但受制于前期投入大、培育周期长等行业特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广东种业存在资源分散割裂、研究同质化、突破性成果少等问题,种业财政投入量少且缺乏中长期规划,种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且研发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
对此,广东自2013年起连续数年将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列入重点工作,实施“粤强种芯”工程。2019年,《广东省种子条例》(下称《条例》)出台,“种业扶持与创新”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条例》提出,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鼓励采取保险费补贴等措施支持良种科研攻关,并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种子企业开展科研育种合作,共建科研成果共享机制和转化平台。
随着“现代海洋牧场”写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广东再次向深蓝进发,发力布局“养殖—加工—物流—销售”全产业链,建设渔工贸游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种业又成为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芯片”,加强优质品种培育成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生命力的活水源头。
在日前召开的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会上,广东提出,将加强品种培育、搭建科研平台,构筑起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科创后盾。
在各项政策引导下,广东水产种业“南繁硅谷”加速浮现,并托起打造“粤海粮仓”。
位于惠州的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基地里,虎龙杂交斑成功诞生,成为中国首个石斑鱼新品种;在阳江、珠海等地,一批深远海养殖鱼类遗传育种中心和省级水产良种场正加紧筹备;潮州饶平在建的岸上花鲈良种场预计年产花鲈鱼苗3亿尾;深圳也正腾挪海域打造现代渔业种业创新基地……
这些种场犹如一个个楔子,深度嵌入广东水产版图,源源不断释放出科创辐射波,改变着以往“撒网拉绳”“靠天吃饭”的产业逻辑。
数据给出了最直观的反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渔业产值呈现指数增长,长期占据全国前列。预计到2025年,广东渔业经济总产值将超过4500亿元。
标签:
天眼查App显示,近期,北京时代峰峻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成功注册多枚“时代少年团”队员名字商标,包括“马嘉祺”“张真源”“严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魏笑深圳报道癌症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危害因素,由于人口众多,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均为全球第一。为推动健康
近年来,得益于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作为上游的锂电池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中国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更是连年居于
天眼查App显示,近期,北京时代峰峻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成功注册多枚“时代少年团”队员名字商标,包括“马嘉祺”“张真源”“严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魏笑深圳报道癌症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危害因素,由于人口众多,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均为全球第一。为推动健康
近年来,得益于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作为上游的锂电池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中国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更是连年居于
腾达建设4月12日晚间公告,中标浙江省“甬台温高速公路(G15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临海青岭至温岭大溪岭段土建施工第TJ03标段施工
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全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7 5亿吨标准煤左右,能源自给率稳中有升。原油稳产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福建润时海上风电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5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柯金亮,经营范围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
金融界4月12日消息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党的二十大将能源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点领域,对深入推动能源革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实习生冯袁玥武汉报道4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今年以来,湖北省科技厅坚持“抓起步抢开局”,切实加强科技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