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

专访澳门工联总会权益委员会主任蔡锦富:应加大职业培训资源投入,增强居民就业能力

2023-05-08 19:55:4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蔡依莹 实习生许文然 回凯琦 澳门报道

5月5日至6日,澳门工联总会与澳门劳工事务局合办“2023大型招聘博览会”,本次共有56家企业参与,涵盖了综合旅游、酒店、运输、零售、银行业以及公共事业等多个行业,提供近2600个职位供求职者选择。

澳门工联总会副理事长、权益委员会主任蔡锦富近日接受南方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澳门经济社会重回正常轨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特区政府致力于创造和稳定本地居民就业,加强对劳工权益保障,着力培养新兴产业人才等。


【资料图】

蔡锦富提到,为提升本地人才质量,应大力推动澳门人才与内地企业交流学习。他建议政府实行带薪培训计划,加大职业培训资源投入,健全职业培训统筹机制,增强居民就业能力;加强就业配对和监察,协助待业者再就业,努力拓宽工作渠道;推出针对性措施,助力中壮年人士及残障人士进入新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

(澳门工联总会副理事长、权益委员会主任蔡锦富 实习生张境洋/摄)

帮助工友适应就业市场

南方财经:工联一直都在推动外来劳工与澳门本地居民就业权益的保障,现在普遍面临的有哪些问题? 

蔡锦富:疫情期间,澳门劳动力及就业问题比疫情前严重,疫情开放后就业不足或是失业的情况基本上都有所改善。(访澳)游客量增长速度较快,服务业人手不足可能会影响到澳门整体的旅游形象。相关企业人资需求急增,为此因应营运情况申请外地雇员,以补充人力资源,政府在充分保障本地居民就业优先的情况下,严格有序审批有关申请。

招聘环节主要是通过政府进行配对,一些企业也会积极聘请本地工人,整体情况也因此有所改善。工联总会每年都会关注劳动权利问题,通过跟进相关个案协助工友解决问题。

疫情期间,澳门工联总会协助工友寻找工作并提供相应的工作补助。现在经济缓慢复苏,这些工友重新投入工作时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工联总会将与企业协调并为员工进行培训,通过调整工友心态等方面,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就业市场。

同时,与政府沟通过程中,工联总会主动建议推出带薪培训,通过一些短期培训,帮助劳动力投入工作市场,建议获得政府接纳。工联总会也积极推动政府出台相应鼓励措施,比如给予小微企业补贴,减少雇主相关支出,提振雇主聘用人员意愿。

为新兴产业培育创新人才

南方财经:除了传统行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人员,应如何大力培养新兴行业所需的人才呢?

蔡锦富:当下,澳门特区政府正按照“1+4”产业适度多元策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当中,会展业经过休闲产业的带动,在澳门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及人才,相信将有助其发展。其他产业如大健康、金融领域确实缺乏相应人才,现时政府积极开展有关产业的培训项目,培养本地人才,并主动通过对外交流,吸引外地相关企业及人才关注澳门有关产业的发展前景。

同时,政府近年来也主动和内地大型企业,如阿里或是其他企业等开展实习计划,让本地青年学习了解有关行业发展趋势,将来更好助力产业发展,并让在外求学的学生关注到澳门也同样具有发展前景。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维护雇员权益同样十分重要。不论是本地雇员还是外地雇员,其合法合理劳动权益均须得到保障,工联总会也会积极帮助他们维护合法合理权益,如工资、福利、工作条件等。但维护权益的最好方法,是从完善劳动法律着手,工联总会会因应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政府完善劳动法律制度。聘用外地雇员的法律已多年没有修订,为此,工联总会已积极推动修法,期望能透过修法,促进本地雇员和外地雇员间的融合,有助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因此劳动权益也应该被关注并须加强保障。

助力大龄劳动力拓宽工作渠道

南方财经:在传统行业里工作多年的中老年劳动力是否有转向新兴产业的机会?

蔡锦富:澳门在过去的20年间,在不同行业都吸收了大量中老年劳动力。

澳门早期以制造业为主,中年人为传统产业的主要劳动力。制造业慢慢消失后,在澳门博彩业开放后吸收了大量中老年劳动力。当下,澳门大部分的中老年劳动力集中在休闲企业里面。其中转型的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加强培训,使其增加对其他不同工种的发展前景以及工作内容的了解。

标签:

相关阅读

专访澳门工联总会权益委员会主任蔡锦富:应

投资

5月5日至6日,澳门工联总会与澳门劳工事务局合办“2023大型招聘博览会”,本次共有56家企业参与,涵盖了综

2023-05-08

金晶亮相第32届中国玻璃展 四大重点产品备

投资

5月6日,第32届中国国际玻璃工业技术展览会(ChinaGlass2023)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展会涵盖

2023-05-08

远洋集团1-4月销售额235.8亿元 同比增长7.

投资

2023年1-4月,远洋集团实现协议销售额人民币约235 8亿元,同比增长7 67%,协议销售面积约173 7万平方米。

2023-05-08

逐浪AIGC丨对话科大讯飞刘庆峰:以技术抹平

投资

刘庆峰看起来心情不错。

2023-05-08

天天资讯:巴菲特股东大会的“能源经”

投资

北京时间5月6日晚间10点15分,备受关注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又称巴菲特股东大会),即将年满93岁

2023-05-08

专访澳门工联总会权益委员会主任蔡锦富:应加大职业培训资源投入,增强居民就业能力

投资

5月5日至6日,澳门工联总会与澳门劳工事务局合办“2023大型招聘博览会”,本次共有56家企业参与,涵盖了综

2023-05-08

金晶亮相第32届中国玻璃展 四大重点产品备受瞩目 每日讯息

投资

5月6日,第32届中国国际玻璃工业技术展览会(ChinaGlass2023)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展会涵盖

2023-05-08

远洋集团1-4月销售额235.8亿元 同比增长7.67%_全球今热点

投资

2023年1-4月,远洋集团实现协议销售额人民币约235 8亿元,同比增长7 67%,协议销售面积约173 7万平方米。

2023-05-08

天天资讯:巴菲特股东大会的“能源经”

投资

北京时间5月6日晚间10点15分,备受关注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又称巴菲特股东大会),即将年满93岁

2023-05-08

全球热议:季度营收罕见连续下滑,苹果吸金效应还能持续多久?丨南财号联播

投资

·外汇储备两连升、黄金储备六连涨截至2023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8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209亿美元

2023-05-08

汽车行业疲弱 德国3月工业产出降幅超预期

投资

智通财经APP获悉,德国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三月份的工业产出环比降低3 4%,降幅大于预期,部分

2023-05-08

银行股罕见大爆发 沪指放量涨1.81%创年内新高 热文

投资

5月8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高。南财金融终端显示:上证指数涨近2%,创年内新高,盘中一度站上3400点。

2023-05-08

广东:到2025年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全覆盖|观焦点

投资

金融界5月8日消息《广东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发布,其中提到,推动绿色交通基础设

2023-05-08

IPO周报|沪深主板暌违一月终于“开工”,“武装押运第一股”上会

投资

上周适逢“五一”劳动节假期,未有企业上会。本周沪深主板及科创板久违“开工”,“武装押运第一股”安邦股

2023-05-08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