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面注册制时代的到来,使ESG信息成为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上市公司核心内容之一。随着越来越多上市公司主动披露ESG报告,证监会以及沪深交易所多次表态正在研究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和上市公司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引。这意味着,ESG信息强制披露时代即将到来。
尽管目前尚不是全员强制披露ESG信息,但是相关研究表明,敢于率先、主动进行披露的上市公司,其投资价值更有利于被投资者发现,其经营效益更容易得到更好的保证。在强制ESG披露时代到来前,通过大数据画像,可以为主动披露ESG报告的企业贴上“好公司”的标签。
为进一步探究发布ESG报告的上市公司整体情况,在5月31日金融界举办的“2023高质量上市公司城市行系列”首场活动上,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披露了对2022年ESG信息的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并为投资者从中寻找到“好公司”的大数据画像。
ESG报告披露意愿增强 行业分化明显
金融界董事长助理、上市公司研究院院长周婷介绍,以剔除上市不足一年的新股和特别风险提示之后的4387家上市公司为总样本,2022年,共有1546家企业发布了ESG类报告,披露率达到35%,增长速度达到18.47%;其中披露ESG报告的公司有518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1028家;未发布任何独立相关报告的公司2831家。
从行业特征来看,披露ESG类报告的绝对值最高的行业依次是医药、基础化工和机械行业,但如果按照所占行业比例来看,则是银行、非银金融和钢铁行业,分别为90.24%、81.25%和66.67%。
值得注意的是,与2021年相比,除银行业中披露ESG类报告的上市公司占比小幅下滑之外,其余30个行业均有所提升,特别是通信设备和食品饮料两个行业在个股数量较多的基础上,2022年占比较2021年提升了10.31和9.82个百分点。
民企ESG披露比率较国央企差距较大
2022年国有企业ESG类报告的增长幅度是22%,民营企业的增幅是16%,增速远弱于国有企业,
央企披露比例最高,原因在于2022年5月27日国资委发布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对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作了原则性要求,要求央企上市公司在2023年达成ESG信息披露全覆盖,这一“强制性”要求,极大提高了央企披露ESG相关报告的比例。
从数量上来看,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和基础化工行业是民营企业中披露ESG类报告数量最多的前三行业;披露比例最高的前三行业则是美容护理、纺织服饰和农林牧渔行业是民营企业中,分别为32.14%、29.90%和26.97%,这一披露水平较国央企相差很大。
市值与披露意愿成正比 百亿市值以下企业八成未披露
在市值规模方面,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市值与ESG报告披露比例成正比,市值门槛越高,ESG披露比例越高,市值门槛越低,ESG披露比例越低。
在万亿市值以上的6家公司有5家发布ESG报告,占比83.33%;在千亿-万亿市值公司中,ESG报告企业占比40%;而在百亿以下市值公司中,ESG报告企业仅占5.52%,有2283家、占比近8成的上市公司未发布相关报告。
在ESG报告中淘金
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显示,ESG评价/评级结果往往和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指标以及市场表现等正相关。反之,如果在ESG评级方面有较高得分,则将有望受到投资人的青睐。这也是ESG投资理念的基本逻辑。
尽管目前不是全体强制披露ESG信息,但是敢于率先、主动进行披露的上市公司,其投资价值是否更有利于被投资者发现?其经营效益更容易得到更好的保证?
综合经营效率、利润增速、股东治理、社会贡献、机构关注和市场表现六个维度,ESG报告公司表现出整体的综合能力更强。
ESG报告企业中行业前三名占比更高 利润增长更稳定
在营收规模方面,以近三年平均营收来定义行业前三名的门槛,其中发布ESG报告的企业中是行业前三名的企业占比达到8.73%,而在未发布报告的企业中这个比例只有5.41%。
利润增速方面,ESG报告公司的整体成长性表现更好,特别是在2022年单年度和五年周期的归母净利润的增速更加突出。
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按照归母净利润增速在2022年内上涨20%以内、20%-50%和50%以上,下跌20%以内、20%-50%和50%以上这6大涨跌幅区间,分别统计3类个股的占比,可以看出ESG报告企业业绩更加稳健,出现超过50%以上暴涨暴跌的情况比例更少。
ESG报告公司更懂得回报股东 平均税收贡献高于未报告公司5倍
在股东回报方面,ESG报告公司更倾向于在股价出现大幅回撤之时采取回购等行为,给投资者传递信心。同时相比责任报告公司和未发布报告公司,ESG报告公司的现金累计分红金额及分红占比更为突出。
例如在大股东增持次数和回购次数方面,ESG报告(518家)、责任报告(1028家)和未发布报告(2831家 )三类个股,所表现的平均累计增持和平均累计回购均显示出ESG报告公司比例更高。
在现金分红方面,ESG报告、责任报告和未发布报告三类个股在2020至2022年间,平均每家企业三年累计分红分别为26.12亿、10.04亿和3.53亿。可以看出ESG报告企业在回馈股东上更为慷慨。
而连续3年未派发现金红利的企业,在ESG报告(518家)、责任报告(1028家)和未发布报告(2831家)三类个股中分别为45家、155家和631家,占这三类个股比重分别为8.69%、15.08%和22.29%。
数据显示,ESG报告(518家)、责任报告(1028家)和未发布报告(2831家)三类企业,2022年的税金及附加平均值分别为9.51亿、2.51亿和1.43亿。可以看出ESG企业为社会贡献更多的税收。
ESG报告公司更容易引起机构关注 市场涨跌福也更温和
从机构关注度方面可以看到,ESG报告企业在研究报告数量、机构持股家数等方面的表现更加亮眼。
ESG报告、责任报告和未发布报告三类个股的平均数分别为40份、25份和13份。
持股机构家数方面,ESG报告、责任报告和未发布报告三类个股的平均数分别为208家、138家和67家,中位数分别为126家、65家和25家。两项数据均可看出,ESG报告公司更受持股机构关注。
在市场涨跌方面,ESG报告公司虽然在股价超额收益方面(特指股价上涨50%以上)不及未发布报告企业,但ESG报告公司股价整体表现均衡,回撤幅度较小,市场表现在收益与风险之间更能得到平衡。
本文源自: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标签:
该等股份转让完成后,山田拥有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4 40%,及欧先生连同其家庭成员透过彼等的投资公司继续拥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通过发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月度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2023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2日,香港旅游发展局总干事程鼎一表示,今年首5个月访港旅客已突破1000万人次,相等于
中国网财经6月2日讯据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消息,& 8203;& 8203;近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上海报道记者从多位地方财政人士了解到,近期财政系统正组织申报2023年第二批专项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