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接近中旬,当各大上市公司都在准备2023年度半年报时,有些“马大哈”上市公司却忙着追溯年报季犯下的马虎事儿。
6月9日晚上,金浦钛业(000545.SZ)发布《关于2022年年度报告的更正公告》,经事后核查发现,因工作人员疏忽,导致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的“同比增减”部分披露数据有误。具体是啥呢?
原来,在此前的年报中,金浦钛业工作人员将2022年公司各类产品营业收入的“同比增减”错误计算成“2022年各类产品营收占总营收比重—2021年各类产品营收占总营收比重”,而各类产品2022年营收“同比增减”的正确计算方法应当是“(2022年营收金额—2021年营收金额)÷2021年营收金额×100%”。在更正之后,金浦钛业终于将“同比增减”算对了。
(资料图片)
类似的马虎事儿还不止一家,同日,奇德新材(300995.SZ)也发布了关于《2022年年度报告(更正后)》和《关于募集资金2022年度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更正公告。
原来,奇德新材工作人员在上述报告中,将2022年度“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和“精密注塑智能制造项目”的报告期投入金额登记错误,导致包括项目投资进度在内的一系列数据需要更正。
而这两个项目也正是奇德新材的IPO募投项目,如此重要的项目投资进度数据都能记错,也是十足的马虎了。
除数据差错外,还有上市公司对报告期内被处罚的事情“选择性忘记”的。同日,纳尔股份(002825.SZ)披露了《关于2022年年度报告的更正公告》,工作人员在年报第六节重要事项中的“处罚及整改情况”一栏,对于“处罚及整改情况”一栏勾选了“不适用”,然而,纳尔股份在报告期内确实受到了处罚并进行了整改。
据悉,纳尔股份在2022年7月7日披露的业绩预告与半年度报告披露的业绩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而这一事件也受到了证监会的处罚并被要求整改,纳尔股份以及公司董事游爱国、高管游爱军均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在追查过程并分析原因后,纳尔股份认为造成上述缺陷的责任人为公司财务工作负责人及财务部门负责人,董事长已代表董事会对上述人员进行诫勉谈话,要求公司财务部门立即整改,组织法规、准则及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及岗位胜任能力,从严把关,落实责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财务部门对公司的核算制度进行完善,并组织相关财务人员进行会计准则及会计核算制度的培训和学习。
上述更正公告仅仅是6月9日一天之内发布的,回溯过往,上市公司因为工作人员疏漏而导致年报数据差错,需要对年报数据进行更正的事件不胜枚举。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对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公平性负责。中报将近,上市公司工作人员应当在工作中履行勤勉尽责义务。
标签: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