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6月12日上午,由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指导,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市节能协会、上海绿色低碳产业联盟共同举办的“上海国际碳博会”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论坛举办。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宏韬在致辞中表示,上海率先探索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建设道路,坚持实施“数字赋绿”,以数字化赋能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十四五”以来,上海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3.8%。
张宏韬同时表示,上海以绿色化牵引带动数字产业集约降耗,大力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构建新能源设施终端等“新基建”。同时,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已经产生一批“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降碳,形成较为成熟的绿色供应链。
“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上海积极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加强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数字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持续深化数字赋能。推动重点领域绿色化数字化协同转型,探索示范案例并复制推广。持续加强交流合作。搭建生态聚合赋能平台,深化绿色技术、装备、标准、金融等方面国际交流合作。”张宏韬表示。
论坛上,宝武集团碳办副主任马朝晖提出立足科技创先是探索钢铁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经。在他看来,钢铁行需落实“五大措施”应对低碳转型挑战,一是强化低碳冶金技术发展方向研判,二是培育全工序全环节低碳冶金技术,三是提升低碳冶金技术工程化能力,四是加快产品碳足迹研究和应用,五是探索开放式协同创新的新模式。
普华永道中国ESG数字化主管合伙人李志军介绍ESG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解决方案,他认为,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需要高度重视数字技术这个生产力,通过科技赋能支撑企业低碳转型。碳排放追踪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可以协助企业全方位跟踪碳排放指标,推动企业转型及产品创新,打造“零碳未来”。
电气集团新能源发展部部长张洪斌提出携手共创全球能源与工业低碳发展新格局的解决方案,一是在能源领域,快构建传统与新兴能源优化组合的新型能源体系;二是在工业领域,推进创建“立体式”零碳产业园区;三是以数字化赋能能源与工业互联网“双网”互动,推动“深度降碳”进程。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智慧园区业务总监周金介绍“端到端”数字化技术赋能零碳园区,通过能源效率提升、光储充解决方案、楼宇自动化控制、低碳及零碳建筑设计、绿植碳汇、低碳交通等方面,园区整体碳排放有效降低25%。通过构建以智慧园区管理平台为主的园区数字化管理体系和能源及碳足迹监测体系,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碳追踪。
标签: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