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

13亿亏损下的英诺伟:高研发的核心产品仍未盈利 视点

2023-06-21 18:45:12   来源:和讯财经

6月14日,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诺伟”)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高盛亚洲公司、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资料图】

成立于2009年的英诺伟医疗,是一家非血管介入手术整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能够提供适用于包括泌尿外科、消化科、肝胆外科、呼吸科、胸外科、耳鼻喉科、妇科及普外科的所有进行非血管介入手术的主要医学专科有源医疗器械、内窥镜及无源耗材整合解决方案。

按照此前2022年11月8日、4月29日两次递交材料来算,这已经是英诺伟医疗第三次递表港交所。

亏损持续扩大

2019年到2021年底三年间,英诺伟先后完成六轮融资,包括1.1亿元A1轮、3000万元A2轮、3000万元B1轮、3000万元B2轮、4.375亿元C1轮和2.5亿元C2轮融资,合计约8.875亿元,于最后一轮C2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达到62.5亿元。

接近9亿的融资金额,对英诺伟来说是不少的数额,毕竟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2022年英诺伟的营收就只有3.4亿。2021年的营收为人民币2.55亿元,同比增加33.5%。

然而这些数额,在高达13亿的亏损数字面前,都显得有些杯水车薪。截至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英诺伟的负债净额分别为人民币12.11亿元及人民币13.03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录得流动资产净额人民币1.7亿元,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人民币14.83亿元。

对于亏损,英诺伟在招股书中表示,于过往及于2021年及2022年,尽管公司已自已商业化产品产生收入,但仍产生了净亏损,主要是由于企业投入大量财务资源建立业务基础、打造产品及研发、制造以及销售及营销能力。

根据招股书披露,英诺伟拥有36款产品在中国、美国、欧盟及日本获批,包括五种有源医疗器械、两种核心产品:等离子手术设备(NW-100)及一次性使用电圈套器、九种内窥镜及相关产品以及22种无源耗材。

从销售角度来看,如今英诺伟的主营产品主要为内窥镜及无缘耗材,其中,一次性内窥镜在中国的出厂价一般介乎约人民币1060元至人民币2630元,2022年的销售额为1.83亿,收入占比为54%;无源耗材主要涵盖五大产品类别,即导丝、球囊导管、取石网篮、封堵导管及鞘管,销售额1.53亿,收入占比45%。

而从研发角度看,根据招股书数据,2021年及2022年,英诺伟的研发成本分别为人民币2.9亿元及人民币1.41亿元,其中大部分归属于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2021年及2022年各年的研发成本分别占经营开支总额(即销售及分销开支、研发成本及行政开支总额)的47.8%及50.2%。

同期,核心产品有关的研发成本分别为人民币810万元及人民币940万元,分别占研发成本总额(不包括与研发人员股权激励有关的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的17.7%及14.0%,而英诺伟等离子电外科手术设备应占的研发成本(包括核心产品的研发成本)分别为人民币1300万元及人民币1520万元,分别占研发成本总额(不包括与研发人员股权激励有关的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的28.6%及22.7%。

从研发和销售的比率来看,英诺伟的商业化进度还未能及时补足研发“烧钱”的速度,不仅如此,非血管介入手术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更新迭代很快,英诺伟为了跟上行业的发展,未来还会更多地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导致企业的亏损数额不断增加。

英诺伟在招股书中也直接表示,未来几年可能会持续产生净亏损,主要归因于因研发活动的扩大、商业化努力以及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亏损而导致的巨额运营开支。

核心产品仍未盈利

英诺伟主营的有源医疗器械、内窥镜及无源耗材是非血管介入手术中最常用的医疗器械。

非血管介入手术指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通过人体的小切口接近病灶而无需进入血管系统(即血管)的微创手术。借助造影机及内窥镜或导管,外科医生能够展开非血管治疗或活检。

随着健康意识提升、非血管疾病发病率趋高、非血管介入手术取得技术进步及对非血管介入手术的偏好较开放性手术日益上升,全球已进行的非血管介入手术数量由2016年的7710万例稳步增长至2022年的1.25亿万例,复合年增长率为8.4%,并预期于2030年将达致2.56亿例,自2022年起复合年增长率为9.4%。

而中国进行的非血管介入手术数量由2016年的2110万例增长至2022年的3760万例,复合年增长率为10.1%,并预期将继续强劲增长,自2022年起按11.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30年的8900万例。

非血管介入手术医疗器械行业虽然是一片蓝海,但是行业竞争激烈且分散。主要等离子医疗器械公司包括Smith&Nephew、KarlStorz、Medtronic、J&J、Olympus、RichardWolf等。英诺伟的核心产品仅针对整个等离子医疗器械市场(即等离子体电外科医疗器械市场)的小部分。

而且不能忽视的是,如今英诺伟核心产品却不是销售额扛大头的主要产品。核心研发的有源医疗器械(包括一次性使用高频乳头切开刀及一次性热活检钳),所得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80万元及人民币340万元,仅占各期间总收入1.1%及1.0%。

在中国市场,英诺伟的主要产品一次性使用电圈套器于2021年7月就向国家药监局提交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申请,于2022年7月完成并通过技术审查,最终在2022年8月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截至招股书提交日期,除了英诺伟的一次性使用电圈套器及等离子手术设备(NW-100)外,中国并无获批准的用于消化科介入手术的等离子手术设备和有源耗材。其一次性使用电圈套器及等离子手术设备(NW-100)为中国及全球首款获批用于消化科介入手术的等离子体电外科医疗器械。

非血管介入手术医疗器械及技术正在迅速发展,能否跟上技术的迭代,抓住行业发展的红利,是未来英诺伟能否实现扭亏为盈的关键。

(责任编辑:韩宜珈 )

标签:

相关阅读

13亿亏损下的英诺伟:高研发的核心产品仍未

投资

6月14日,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诺伟”)向港

2023-06-21

广州储能产业“放大招”:“国企+民企”组

投资

近日,广州突然“放大招”,要成立全国首家国企和民企混合所有制的储能

2023-06-21

苏宁易购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涉利润、货币资

投资

公司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2023-06-21

淘天、抖音争夺“微信流量池”?丨南财号联

投资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最新政策来了!减免政策延长至2027年年底,减税规模

2023-06-21

趋势反转信号闪烁! 狂泻不止的油价将迎来

投资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来自彭博市场(BloombergMarkets)的宏观策略师西蒙

2023-06-21

13亿亏损下的英诺伟:高研发的核心产品仍未盈利 视点

投资

6月14日,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诺伟”)向港

2023-06-21

广州储能产业“放大招”:“国企+民企”组团下场,发力突破应用端 新消息

投资

近日,广州突然“放大招”,要成立全国首家国企和民企混合所有制的储能

2023-06-21

苏宁易购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涉利润、货币资金等

投资

公司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2023-06-21

淘天、抖音争夺“微信流量池”?丨南财号联播

投资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最新政策来了!减免政策延长至2027年年底,减税规模

2023-06-21

趋势反转信号闪烁! 狂泻不止的油价将迎来“大逆转”?

投资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来自彭博市场(BloombergMarkets)的宏观策略师西蒙

2023-06-21

当前焦点!乘联会:6月1-18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32万辆 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

投资

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1-18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32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

2023-06-21

东阿阿胶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被强制执行1041万 一季度末账上现金60亿_天天热闻

投资

中国网财经6月21日讯(记者秦潇)近日,东阿阿胶(000423)因未按时履行法

2023-06-21

“618”再获佳绩,九号公司实现自营全渠道销售额超7.62亿元

投资

6月21日,九号公司正式公布2023年“618”购物节战报,公司实现自营全渠

2023-06-21

郭明錤:预期2024年用于AI伺服器的光模块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显著增长

投资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21日,知名苹果产业链分析师郭明錤发文称,近期因

2023-06-21

高价收购、低价甩卖,三五互联为何出售最赚钱子公司?公司回应

投资

6月20日,就三五互联(300051 SZ)将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道熙科技有限公司

2023-06-21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