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

瑞士百达展望2023“下半场”:对股票整体保持审慎

2023-07-11 14:09:0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


【资料图】

行至年中,外资机构如何展望全球市场2023“下半场”的投资机遇?

近日,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下称瑞士百达)在京举办2023年下半年全球宏观展望分享会,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亚洲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陈东、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亚洲全权委托多元资产投资和管理主管贾文剑出席。

陈东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在许多方面持续分化,采购经理指数(PMI)调查显示,全球蓬勃发展的服务业和萎缩的制造业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商业活动也存在差异。总体而言,瑞士百达预计今年全球GDP将以2.6%的增长率温和增长。

在投资机会具体方面,贾文剑谈到,瑞士百达对股票整体保持审慎立场,特别是尤其是美国股市,但认为在部分特定的市场和板块存在主动管理的投资机会。同时,随着股票与债券的相关性下降,债券已再次成为投资组合的重要一员。在长期资产配置方面,贾文剑表示私募资产仍然值得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谈及近期备受关注的日本股市时,陈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瑞士百达同样在密切关注日本市场。陈东认为,在当前时点上,日本可能已经发生了底层的结构性变化,因此日本市场值得进一步关注。

零利率时代远去

自2022年10月以来,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活动一直萎缩,初步数据显示,5月份新订单进一步下滑至收缩区间。新兴市场的制造业似乎更具韧性,制造业PMI自年初以来一直维持在略高于50的水平。瑞士百达预计,今年全球GDP将以2.6%的增长率温和增长。

瑞士百达认为,美国第二季度的GDP增长将仅为小幅正增长,下半年将转为负增长。银行业的压力有所缓解,但贷款条件收紧,就业市场也开始降温。陈东认为,联邦基金利率已达到了峰值,更重要的一个关注点是利率将在高位维持多久。

“从通胀指标来看,美联储在短期内降息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可能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至少今年下半年,货币政策都将处在紧缩状态,不会降息。从全球角度来看,我们预测,即使到2025年,全球的平均政策利率都会高于疫情前的水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说,过去的零利率时代可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未来低增长、高通胀的环境,可能会对不同资产的表现带来深远影响。”陈东表示。

在谈到中国市场时,陈东表示,下半年中国的经济复苏还会继续,复苏空间还很大,但复苏的强度仍然有赖政策支持。

对股票采取审慎策略

分享会上,贾文剑对不同类别的资产表现进行了展望。在全球股市方面,瑞士百达对股票整体保持审慎立场,尤其是美国股市,但认为在部分特定的市场和板块存在主动管理的投资机会。

贾文剑指出,最近几周,在股市普遍疲软的时期,日本和美国科技股表现亮眼。日本股票再次吸引了外国投资者的兴趣,而美国科技巨头也在不断创造正面盈利。但贾文剑认为,美国股市总体而言在盈利方面缺乏支撑。

“整体来讲,美股公司的销售额在通胀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有所获益。可是同时我们也看到,其实美股盈利已经见顶。最近一段时间美股有一点点反弹的趋势,可是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最近的反弹只是受到人工智能板块影响,其实绝大多数美股公司盈利都维持在较低水平。下半年美股盈利总体来讲还会继续下滑,从基本面来看,我们认为美股缺少支撑。”贾文剑表示。

在债券方面,瑞士百达认为,债券已重整旗鼓,再次成为投资组合的重要一员,但需要对固定收益采取主动及精挑细选的策略。目前,美国长期国债的收益率颇具吸引力,在经济低迷情况下可作为保障工具。其他发达市场债券而言,日本债券收益率偏低,而欧元区外围国家债券,近期利差已过度收窄。至于投机性高收益债券,因为随着融资条件收紧,违约风险更高。投资级别债券前景较为乐观,特别是欧元投资级别债券。

在长期资产配置方面,贾文剑表示,投资者可以考虑配置一些私募资产。当经济增长放缓,实体资产价格也会日趋合理。

日本经济存在两个内生变化

近期日本股市涨幅显著受到市场关注。陈东对记者表示,日本市场当前非常热,瑞士百达也在密切关注日本。陈东认为,从宏观角度来看,日本经济可能在经历了几十年缓慢变化后,来到了一个显著变化的位置。

日本经过了90年代初的资产泡沫破灭后,进入了长期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但自2013年起,日本开始发生一些结构性变化:一是日本企业部门获取的银行信贷余额开始缓慢增长;二是企业部门的资本支出,也就是投资,在2013年前后也开始增长。陈东认为,这两个指标显示日本企业去杠杆的过程可能已经完成。

陈东进一步指出,新冠疫情的冲击事实上给日本带来了外生冲击。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给日本带来了通货膨胀,这导致日本经济发生了内生变化。一是企业涨价;二是企业员工开始有比较明显的工资上涨。此外,过去日本监管机构已经采取了一些列针对日本企业公司治理的改革。多重因素叠加,导致日本市场可能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陈东也提示,近期日本市场受到追捧涨幅较快,伴随底层的结构性变化,日本市场的未来表现值得进一步关注。

标签:

相关阅读

瑞士百达展望2023“下半场”:对股票整体保

投资

近日,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下称瑞士百达)在京举办2023年下半年全球宏观

2023-07-11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数看中国人

投资

这是我国截至2022年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

2023-07-11

当“日特估”遇上拆股:资金蜂拥抢筹

投资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近期进行股票分拆的日本公司股价表现优于日股大盘

2023-07-11

深公司早报|中联重科拟分拆中联高机通过与

投资

7月10日,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

2023-07-11

步步高重整,轻装上阵?

投资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2023-07-11

瑞士百达展望2023“下半场”:对股票整体保持审慎

投资

近日,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下称瑞士百达)在京举办2023年下半年全球宏观

2023-07-11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数看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

投资

这是我国截至2022年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

2023-07-11

当“日特估”遇上拆股:资金蜂拥抢筹

投资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近期进行股票分拆的日本公司股价表现优于日股大盘

2023-07-11

深公司早报|中联重科拟分拆中联高机通过与路畅科技重组的方式实现上市,多家公司股东发布减持股份公告

投资

7月10日,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

2023-07-11

步步高重整,轻装上阵?

投资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2023-07-11

报告:10.76亿用户每月花64.2小时看视频,商业化在向视频行业迁移

投资

金融界7月11日消息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5月,全网12亿用

2023-07-11

世界人口日|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第一大省广东有何“高招”?

投资

2023年7月11日,是第34个“世界人口日”。作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广东

2023-07-11

发改委: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投资

本报综合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日前指出,积极统筹发

2023-07-11

新鲜早科技丨Threads上线不到五天用户破亿;传Uber CFO将离职;国内首个“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牌照将发放

投资

早上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过去的24小时内,科技行业发生了哪些有意

2023-07-11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