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23日报道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2月22日发表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詹姆斯·劳伦斯森题为《澳大利亚依赖对华出口是一个经济现实》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2022年6月,澳大利亚对华货物出口占总出口额的比重降至27%,远远低于一年前的46%。虽然有评论称赞说,这说明澳大利亚成功实现了贸易多元化,摆脱了对中国的依赖,但更准确的分析是,这仅仅代表了贸易流动的转向。
澳大利亚如愿以偿实现“多元化”的另一些所谓证据是,澳大利亚与那些战略关系更亲密的地区伙伴的贸易额增加了。在同一时期,澳大利亚对日本出口的比重从11.6%跃升至17.8%,对印度出口的比重从3%增加到6%。
【资料图】
然而,这样的叙事其实并不能解释近来贸易比重的变化。事实上,对华贸易比重的变化可以用全球铁矿石价格的变动来解释。铁矿石始终占据澳大利亚对华货物出口总额的60%以上。从2020年到2021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经历了空前上涨。贸易数据显示,铁矿石涨价导致对华贸易在总贸易中的比重增加了12个百分点。即使在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受到干扰之后,对华贸易比重仍然增加了6个百分点。
不过,铁矿石价格从2021年7月开始回落。到2022年12月,对华贸易比重符合铁矿石价格维持在2020年1月水平时的情形。
有人宣称贸易比重的变化源于澳大利亚出口商实施“多元化”策略,选择远离中国和亲近其他市场。这种说法具有误导性。多元化属于企业级战略,需要将大量资金投入营销和物流工作,逐步培育新的市场,而且企业一般会同时努力保住现有市场。
相比之下,许多遭受2020年北京贸易政策冲击的澳大利亚出口商只是以较低的投入改变了产品方向,进军开放、竞争的全球市场。煤炭产业的转向尤其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受到北京新政策冲击的200亿澳元(1澳元约合4.7元人民币——本网注)出口当中,煤炭占到70%。
但是,转向不等于多元化。
假如干扰性因素取消,澳大利亚出口很可能重新转移回中国。事实上,随着澳中煤炭贸易在今年1月恢复,这样的进程似乎已经开始了。
另一个影响是,事实证明参与中国市场的地缘政治风险是有限的,所以许多企业推动多元化的商业动机远不如分析师们嘴上说的那么强烈。
此外,一些受中国政策影响的澳大利亚出口商没能在开放、竞争的全球市场那里得到保护,尤其是那些销售差异化产品的企业,比如葡萄酒行业出口商。
这些公司被迫逐步开始代价高昂的多元化进程。2019年底,除中国以外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市场价值17亿澳元。到2022年底,这一数字只是增加到19亿澳元。
然而与之对应的是,澳大利亚葡萄酒对中国的销售额从11亿澳元骤降至1200万澳元,大批澳大利亚出口商在这一过程中出局。中小型出口商尤其遭受重创,它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无力探索多个市场。2019年,对华出口不足5万箱葡萄酒的澳大利亚出口商有1457家。到2023年,这一数字仅为45家。
就澳大利亚的出口目的地情况来说,变化要比人们想要看到的少很多。几乎没有迹象表明中国的份额会在近期发生变化。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