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八”妇女节的翩然而至,商超、网购平台及美容护肤品牌供应商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美妆”消费大促活动。各美妆品牌推出了多款产品组合、不同价格段的套盒,满足消费者需求。
今年情人节,美妆市场即迎来一波消费热潮。妇女节是女性用户购置换季美妆产品的黄金时期,作为大促的热门品类,美妆行业有望迎来强催化。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年轻群体崛起,国产美妆近些年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众多女性消费者放弃盲目“闭眼入”一线大牌,更加考虑性价比,越来越多的国产美妆品牌脱颖而出。
(资料图片)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已升至4777亿元,同比增长13.87%。《国货美妆洞察报告》指出,同年国产品牌以56%的市占率反超海外大牌。
近几年,本土市场快速崛起了起家于互联网的品牌,譬如花西子、完美日记等。其中,花西子在没有一家线下门店的情况下,2021年全年销售额达到54亿元。薇诺娜则在功效护肤领域闯了出来,凭借着不俗的业绩成为本土化妆品市场发展中较为突出的一员,有望成为50亿级品牌。
老牌化妆品品牌珀莱雅也积极向线上渠道的转型,2022年“双11”期间,天猫卖出了14亿元,同比增长66%。在抖音,珀莱雅销售额占据国货第一的位置,增长率高达120%。
另一方面,科技水平的提升也在助推国产美妆转型升级。AI肌肤检测、3D皮肤断层成像扫描仪、VR闻香体验……越来越多的“黑科技”应用到国产美妆领域。
当前,各大美妆公司把“活性成分”作为高端产品的宣传重点,讲起了“成分”“原料”等新故事。同时,各家公司均在扩大研发投入,争相引入“首席科学官”。
业内专家认为,在国货美妆强势逆袭的背后,是中国品牌文化内涵、科技含量、美学特征等属性的不断提升,更是当代消费者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公开数据显示,近10年我国美妆赛道共发生538起投融资事件,总金额超356亿元,2018年更是达到顶峰,超91亿元。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美妆相关企业1425.9万余家,去年新增注册企业319.9万余家,增速达29.4%。
国货的崛起、新媒体的营销、资本的助力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中国美妆市场的中长期发展潜力未来可期。有业内专业人士指出,过往单纯依靠营销狂飙突进式的增长成为美妆行业的过去时,随着国产美妆对科技驱动的重视,中国美妆行业也从营销向研发乃至产业链建设的阶段跃进,“韧性生长”将成为品牌发展的关键词。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