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佳星
“随着时间延长,新冠中和抗体在体内的滴度的确会慢慢降低。”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戴连攀在接受科技日报独家采访时表示,如果要有效防止再次感染,在体内抗体显著下降前再次接种新冠疫苗是有必要的。
【资料图】
去年底的新冠感染高峰,已经过去4个多月,未来是否还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如何有效减少再次感染?专家对此进行了科普。
感觉新冠不再来了,还用打疫苗吗?
新冠病毒还会来吗?不少人近期感觉新冠病毒仿佛已经销声匿迹,并没有带来更大规模的感染。
戴连攀说,病毒传播的流行病学趋势目前难以预测。比如流感病毒,哪一年会出现疫情暴发是难以提前预判的,但很多人每年都会接种流感疫苗,以防有可能出现的大流行和大爆发。
“新冠病毒未来也有可能会在一定时间段、一定地域范围内流行,这个规律目前为止并未研究清楚。”戴连攀解释,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通过防患于未然,减少感染时带来的危害。未来的新冠疫苗接种策略,比如间隔多久接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后由相关权威部门决策。
这类人群更需要再加强
“抗体水平与保护效果是正相关的,这意味着,中和抗体水平越低,保护效果就会越差,反之越能形成保护。”戴连攀说,接种疫苗可以提高血液中的中和抗体水平,当病毒进入血液后给予阻拦。
那么,经过上次的感染,是否已经相当于打了疫苗?
“对已经打过3针再感染的人来说,相当于对免疫进行了叠加,获得很强的免疫力,很多研究证实这一点。”戴连攀说,但对感染前没有接种疫苗或者未完成全程接种就被感染的人来说,体内的免疫保护能力不及前者。
都一样是感染过的人,为什么免疫保护力会不同?
戴连攀解释,主要是体内中和抗体的覆盖面不同,3次疫苗接种1次感染的人群,受到原型株和奥密克戎亚变种的叠加刺激,而1次感染的人群只受到奥密克戎亚变种的单一刺激,前者的覆盖面广于后者。尤其当有新变种来袭时,叠加刺激还有可能覆盖新变种的未知突变,产生更好的免疫效果。
“因此,为了应对奥密克戎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变,在感染前没有接种疫苗或者未完成全程接种就被感染的人群,更需要再次接种新冠疫苗。”戴连攀说。
再加强可有效预防变异株传播
免疫不仅是个体的感染问题,也可以通过形成群体免疫来影响病毒的传播、变异等方面。
“在现阶段抗体水平还没有完全回落的时候再加强一下,不仅有益于个人,也有益于形成群体免疫。”戴连攀说,如果现在大家都进行再加强,那么就算有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输入进来了,它也会因为免疫屏障的作用难以快速传播,无法形成感染高峰。
此外,群体免疫做好了,对全人群中的弱势群体也无形中产生了保护。戴连攀解释,免疫屏障为易感人群,例如一些因种种原因没打疫苗的人、高危人群、老年人群、特殊人群等,有效地抵御了病毒感染带来的危害。
标签: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