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这些日子,山东淄博的烧烤火了。本是一种寻常食物,却借助网络的力量火起来了。火的不仅是这种吃法本身,烧烤还给淄博带来客流量,拉动了当地消费,引发多重效应。淄博烧烤“火出圈”,给我们促进消费复苏带来诸多启示。
淄博烧烤这次“火”起来,是从网络上“点燃”的。一些大学生通过他们熟悉的网络表达方式,短时间内集中传播淄博烧烤,这种食物就此“火”起来,很快成为“网红”。
其实,这些年“网红”形成消费热点的事情并不鲜见。有些线下很火的东西“蔓延”到了线上;但有些线上很火的东西,在线下却配合不起来。线上线下的联动,究竟在哪里接通?“网红”如何成为“长红”?这是网络营销兴起之后,大家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淄博的亮点在于,找准了网络热点与线下对接的结合点,迅速把线上的热点“接引”到线下来。当烧烤以笔记、视频等网络形式大量传播的时候,淄博有关部门不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热点,而且在线下紧紧跟进。他们的线下工作踩中了消费者心中的“点”,比如及时跟进提高烧烤质量,筹办“烧烤节”这样的促消费活动,提供烧烤专列这样的贴心服务,着力营造诚信经营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等。线上与线下的有效对接,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引燃”淄博烧烤“火出圈”。
淄博烧烤单价很便宜,但却在很短的时间里吸引来很多游客。这种现象在今年春天的消费市场复苏中还有很多表现。例如,像淄博烧烤一样走红的“特种兵式”旅游等新消费形式。这些消费现象的兴起,说明大众消费仍然是带动消费市场复苏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各地都在努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在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等方面,许多地方都想出不少有效办法。实践证明,恢复和扩大消费,仍然要在促进大众消费上多动脑筋。只要找准着力点,大众消费也可以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要找准大众消费的着力点,就得创新思路,运用新的营销手段,还得改善消费环境,培养消费复苏的土壤。消费热点的形成需要时机,更离不开环境。烧烤是一种很多地方都有的食物。单凭一种食物形成一个消费热点,这背后一定是让消费者体会到了一种复合式的感受。因为有了这种感受,才会有那么多人又吃又玩,还要发朋友圈。如今,烧烤已经成为淄博的城市名片,它标注的其实是这个城市的营商环境和城市品牌。淄博烧烤是今年春天才“火”起来的,但那么多烧烤摊贩,很少有缺斤短两的。这展现出的就是营商环境的优势。“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至少在淄博并非口号。
有人说,淄博为办好烧烤产业而推出的一些举措正在形成溢出效应。这就是营商环境改善的“撬动效应”。淄博烧烤走红,让我们看到了消费热点对促进消费的作用,更让我们想到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魏永刚)
标签: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