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

罕见!这家公司老板竟以一己之力,将4家券商一起拖进退市泥潭

2023-06-10 09:04:2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赵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连续吃到近20个跌停的*ST弘高触及面值退市标准已经没有悬念。而在这家准退市公司中的最新股东名单里,安信证券、江海证券、东兴证券、东方证券等4家券商赫然在列。

据记者梳理,多达4家券商跟随上市公司退市时一起被“埋”,这还是2021年退市新规实施以来A股首例。

目前,安信证券对*ST弘高的持股比例达到18%,为第一大股东。根据查询,安信证券所持1.88亿股来自于大约2年前*ST弘高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暴雷后的以股抵债。由于这1.88亿股一直都是处于限售的状态,所以这2年来安信证券未能做任何减持。

4家券商被“拉住”一起退市

根据退市规则,已经连续出现近20个跌停的*ST弘高触及面值退市标准已经板上钉钉。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ST弘高的股东户数为2.67万户。而从公司今年一季报的十大股东名单来看,记者发现了多达4家券商,其中安信证券持股比例达到了18%,为第一大股东;江海证券持股比例达到了7.3%,为第三大股东;东兴证券持股比例达到了3.3%,为第六大股东;东方证券持股比例达到了2.82%,为第七大股东。

公开信息显示,安信证券所持1.88亿股*ST弘高股份,来自大约2年前*ST弘高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违约后的以股抵债。

其余券商,如江海证券所持的0.75亿股、东兴证券所持的0.34亿股、东方证券所持的0.29亿股也均来自于近年来*ST弘高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暴雷后的以股抵债,其中江海证券、东方证券获取股份的时间与安信证券大致相近。而在以股抵债之前,上述券商曾通过拍卖的方式试图将抵押股份变现,但均告流拍。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退市时十大股东中的券商

事实上,基于股权质押业务风险暴露引发的上述现象近年来并不算罕见。根据退市规则,目前同样处于准退市状态的*ST搜特、*ST天润、*ST文化等A股的十大股东中都有券商,但多达4家券商跟随退市公司一起被“埋”的情形却实属罕见。

据记者梳理,*ST弘高以一己之力把4家券商一起拖进退市泥潭,这还是2021年退市新规实施以来A股已退市上市公司的首例。

上一个记录由邦讯退保持,去年7月邦讯退正式退市,从其退市时的最新季报来看,十大股东里面包括了东方证券、信达证券、长城国瑞3家券商。

为何不早点止损?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四季度安信证券新进*ST弘高十大股东以来,在随后近2年的时间里安信证券未做过任何减持。江海证券、东方证券亦是如此。而近几年,*ST弘高基本面发生了显著变化,诸如从2019年开始,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与此同时,*ST弘高现在的股价较2年前已大幅折价(今年以来*ST弘高已暴跌近75%),一旦退市,其市值不排除会进一步缩水。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安信证券在2年前拿到抵押的股票后直接在二级市场抛售应该能减少不少损失。

令人乍看有些惊讶的是,不缺“风控意识”的券商这几年吃这种“哑巴亏”的情况竟不在少数,例如*ST金洲、腾邦退、北讯退等已退市个股的10大股东中都能发现一些已经“站岗”多时的券商。

对此现象,某从业多年的券商行业人士向记者分析指出,造成这类情况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质押的股票受限,比如是限售股,导致券商无法在二级市场抛售;二是持股量大,券商抛售会引发崩盘。

而*ST弘高的券商股东们选择“站岗”的原因为前者。据Choice数据统计,2020年四季度以来的各个季度,上述4家券商所持有的*ST弘高股份状态均为“限售流通A股”。

今日记者致电*ST弘高,公司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些券商是被动持有的原股东的限售股,而这些股份之所以一直是限售状态,是因为*ST弘高当年借壳上市的业绩补偿承诺没有完成。另外,该人士告诉记者,上述券商当时在做股权质押的时候,其实都知道质押物为限售股。

上述券商行业人士表示,“股权质押融资是股东借款,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出问题的,所以前些年很多限售股的质押业务券商也会做,毕竟上市公司是稀缺资源。只是这些年上市公司特别是民营的暴雷稍多,导致相关风险暴露。”

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ST弘高借壳实现上市,在借壳上市初期,*ST弘高业绩也曾风光过,2014年至201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均超2亿元。据Choice数据统计,*ST弘高控股股东发起的股权质押大多发生在那几年间。然而好景不长,从2017年开始*ST弘高业绩开始掉头向下,进而伴随着其他风险的陆续暴露。

昨日下午,就公司是否已经对*ST弘高退市造成的损失做过测算,相关损失是否已得到充分计提,*ST弘高退市后公司所持股份将怎么处理等问题,记者向安信证券方面发去了采访函,不过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需要指出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ST弘高的资产负债率高达121%,如果*ST弘高未来出现严重资不抵债的情况,不排除可能会面临破产清算,事实上,退市公司即使退到了老三板也存在摘牌的风险。由于宣告破产,2021年从老三板摘牌的海润光伏就是先例。假如真的走到这一步,那么届时上述4家券商所持有的*ST弘高股份可能真的就血本无归了。

标签:

相关阅读

罕见!这家公司老板竟以一己之力,将4家券

财经

罕见!这家公司老板竟以一己之力,将4家券商一起拖进退市泥潭

2023-06-10

6月10日起,12306网站试行在线选铺服务!_

财经

6月10日起,12306网站试行在线选铺服务!

2023-06-10

空姐超重10%就停飞?海航回应 看点

财经

空姐超重10%就停飞?海航回应

2023-06-10

【数说经济】如何看待一线城市的“人口信号

财经

【数说经济】如何看待一线城市的“人口信号”

2023-06-10

河南各地迎难而上全力抢收 多方聚力确保夏

财经

河南各地迎难而上全力抢收多方聚力确保夏粮应收尽收

2023-06-10

罕见!这家公司老板竟以一己之力,将4家券商一起拖进退市泥潭

财经

罕见!这家公司老板竟以一己之力,将4家券商一起拖进退市泥潭

2023-06-10

6月10日起,12306网站试行在线选铺服务!_当前快看

财经

6月10日起,12306网站试行在线选铺服务!

2023-06-10

空姐超重10%就停飞?海航回应 看点

财经

空姐超重10%就停飞?海航回应

2023-06-10

【数说经济】如何看待一线城市的“人口信号”

财经

【数说经济】如何看待一线城市的“人口信号”

2023-06-10

河南各地迎难而上全力抢收 多方聚力确保夏粮应收尽收

财经

河南各地迎难而上全力抢收多方聚力确保夏粮应收尽收

2023-06-10

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2.04亿亩——“三夏”机收快速推进

财经

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2 04亿亩——“三夏”机收快速推进

2023-06-10

金观平:中国吸引跨国公司的不单是大市场-世界实时

财经

金观平:中国吸引跨国公司的不单是大市场

2023-06-10

我国物价运行整体平稳

财经

我国物价运行整体平稳

2023-06-10

专家: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器物埋藏时间确定为商末周初-环球微头条

财经

专家: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器物埋藏时间确定为商末周初

2023-06-09

2023消费提振年,家电消费政策来了

财经

2023消费提振年,家电消费政策来了

2023-06-09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