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财经 >

上市公司“内控失效”腾邦国际并购埋雷

上市公司“内控失效”腾邦国际并购埋雷

因并购标的在业绩承诺期内或业绩承诺期结束后出现业绩暴雷,直接导致多家上市公司的商誉出现了大幅减值现象,甚至有的企业收购而来的子公司出现了失控现象。而在这现象的背后,不仅与上市公司收购时的不严谨和乐于做“甩手掌柜”疏于管理有着一定关联,且也与子公司内部治理不规范有很大关系。

2016年之前,A股公司进行项目并购往往是高估值伴随着业绩对赌,整体商誉激增成为最明显特征。然而在近两年经济持续下滑下,多家公司因并购标的在业绩承诺期内或业绩承诺期结束后出现业绩暴雷,直接导致上市公司商誉出现大幅减值现象,甚至有的公司因与收购而来的子公司出现了纠纷,导致失控现象发生。

据《红周刊》记者的不完全统计,A股上市公司中子公司整合失败、脱离上市公司控制乃至对簿公堂的案例,自2019年以来不下20余起。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A股市场并购子公司整合失败的案例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腾邦国际并购埋雷

腾邦国际近些年来一直持续依靠外延式并购来扩张公司资产规模,先后并购了北京捷达国旅、兰州腾邦旅游等多个企业,并购完成后,企业的利润和商誉也均同步出现大幅增长。然而自2018年底开始,腾邦国际出现现金流断裂危机,其大股东腾邦集团发行的债券也出现违约。

腾邦国际是于2016年开始收购深圳喜游国旅,收购完成后形成商誉4.35亿元。随着此后旅游业务的持续下滑,再加之2020年疫情暴发,公司在今年2月回复深交所的公告中称,将对收购喜游国旅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约4.2亿元。然而在时隔仅2个月后4月下旬,公司再度公告称,已失去对喜游国旅的控制,喜游国旅拒绝配合上市公司及年审会计师对2019年财报的现场审计工作,导致其年度审计工作不能正常进行。果不其然,4月30日发布的《审计报告》显示,大华事务所认为上市公司“内控失效”,“子公司股权管理……等多项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且未能看到喜游国旅的相关账簿、会计凭证等材料,因此对腾邦国际2019年报作出了“无法表示意见”的结论。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caijing/3909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