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菜新做”传统川菜“智造”更多产发酵池自动循环补水、翻晒机
5月30日,随着郫县豆瓣龙头企业——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历时780天的郫县豆瓣技改项目的顺利竣工,郫县豆瓣产业也正式步入“智造”快车道,迎来新发展。
“老菜新做”
传统川菜“智造”更多产
发酵池自动循环补水、翻晒机自动翻搅、机器自动包装……在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厂区,透过明亮的玻璃,只见随着机械手臂的舞动,一罐罐郫县豆瓣最终被包装成箱,即将走上市场。
从郫县豆瓣阳光晒场到自动化车间,数10个郫县豆瓣生产工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据介绍,此次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技改形成了瓣子及椒醅负压输送、发酵池自动循环补水、大棚自动开启控制等30余项成果,通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实现豆瓣生产提质增效,公司年生产能力将从1.6万吨提升至4.3万吨。
数字为企业赋能,除了生产效率更高、质量更佳等“新卖点”外,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作为郫县豆瓣龙头企业和成都川菜产业园发展核心之一,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良表示,技改解决了郫县豆瓣产业众多难点堵点,将迸发出郫县豆瓣中华老字号的“新潮能力”,助推整个郫县豆瓣产业行业提升发展。
其实,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改并不是郫都在以数字化建设推动川菜产业发展上的初探。目前,川菜园区内有多家企业已完成并逐渐深化产业与数字融合,如丹丹豆瓣、品品、杨国福、丽通、新希望乳业等多家企业在生产、管理和溯源等方面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和体系建设,实现自动化“智造”,互联网、大数据正不断渗透郫都传统川菜产业。
“产业+数字”
郫都传统川菜迈进数字化大门
成都川菜产业园位于郫都区安德街道,是成都市重点发展的66个产业功能区之一,也是成都市重点发展的食品饮料产业功能区之一。围绕川菜产业“建链、强链、补链”,郫都积极推动数字化生产线改造、产品溯源体系建设、食品工业云搭建等,不断提升传统川菜产业发展能级。
在新的消费需求和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无疑成为了传统制造行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传统产业要如何搭上数字经济快车?作为第一批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的成都川菜产业园将担负起引领带头作用。
当前,积极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应用示范区的郫都区,正努力将成都川菜产业园打造为引领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川菜产业标准化的综合示范区,探索传统企业迈进智能时代的转型之路。如今,园区内企业杨国福食品有限公司车间自动化程度达到或超过同类世界500强食品企业车间;红灯笼早已是行业内率先使用互联网管理的智能工厂;品品正与阿里巴巴联合打造“数据化智能示范工厂”……郫都传统川菜产业正加速数字化转型。
记者 蔡延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caijing/5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