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海金融法院发布《私募基金纠纷法律风险防范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上海金融法院建立“金融纠纷法律风险防范报告年度发布机制”后的首次落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决策部署,积极回应金融市场风险防范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和延伸金融审判职能作用,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上海金融法院建立了“金融纠纷法律风险防范报告年度发布机制”,以“金融纠纷法律风险防范系列报告”的形式,采用法律与市场逻辑相结合的新视角,提供中观视野下法律风险分析的新范式,探索为各方主体定制化司法建议的新路径,从而提高金融风险司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次发布的《报告》聚焦私募基金纠纷。近年来,私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科技创新、优化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服务实体经济和丰富居民财富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规避合格投资者要求、变相资金池运作、刚性兑付等违规情形,行业风险逐渐显现,有必要对该行业的法律风险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报告》从私募基金涉诉情况、行业风险管理情况、纠纷类型及风险揭示、法律风险防范建议、合同条款要点完善建议等五个方面对私募基金行业的法律风险进行梳理和分析。
《报告》对上海法院2016-2021年审结的涉私募基金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此类案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标的额大且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诉讼标的额主要集中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案件数量近六年呈上升趋势,尤其在2017年至2018年呈快速增长态势;二是纠纷主要发生于私募基金内部,67.53%的纠纷发生在投资者、管理人、托管人、投资顾问、销售机构之间;三是案由多样但以合同纠纷为主,占比71.96%;四是诉请类型多样但以主张违约责任为主,占比67.34%;五是纠纷多为个人投资者起诉管理人,68.08%的诉讼案件由投资者提起,其中92.95%为个人投资者;六是私募基金组织形式多样且以合伙型、契约型为主;七是投资标的主要为非标准化资产,大多数投资标的为股权,占比41.11%;八是纠纷多发于投资、退出阶段,分别占比34.50%和61.25%;九是本金收益承诺较为常见且形式多样,占比28.41%;十是诉讼案件数量远小于仲裁案件数量;十一是胜诉案件因被执行人资信不佳而执行到位率较低,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占比62.57%,完全执行到位的仅占比14.62%,实际执行到位率为13.60%。
为深层次挖掘涉诉、市场等全貌数据,综合判断私募基金行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上海金融法院向国内私募基金会员单位发放了调查问卷。《报告》对反馈的519份有效问卷调查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出当前私募基金行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小规模的管理人数量居多;管理人的合规人员配备较少;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标的较为单一;基金法律关系性质存在争议;近三分之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未落实冷静期电话回访制度;约五分之一的基金合同并未全面约定管理人勤勉义务;基金清算环节的合同约定不够明确;持有人会议未充分发挥作用等。
《报告》对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各阶段所涉纠纷的具体情形进行了梳理,并综合法律和金融角度逐一对引发涉投资者适当性、本金收益承诺、投资管理阶段违反管理人与托管人义务、退出与清算等纠纷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并揭示风险。
《报告》根据不同市场主体,分别对投资者、监管部门、市场机构等提出意见建议。
对投资者,建议:如实客观提供投资者适当性信息;理性看待本金收益承诺,审慎选择管理人和私募产品,自行承担商业风险;关注私募基金退出、清算的合同约定。
对监管部门,建议:完善细化投资者适当性义务的履行标准;完善关于本金收益承诺的监管规范;明确并细化管理人义务标准;以市场最佳实践构建行业准则;明确托管人义务性质与行为标准;加强对私募基金退出的规范引导。
对管理人、销售机构、托管人,建议:管理人、销售机构应进一步规范履行适当性义务;应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市场信誉,避免以提供本金收益承诺作为吸引投资者的手段;选择私募基金合适的法律关系和组织形态;管理人应充分履行忠实勤勉义务;明确约定托管职责,划清托管人权利义务界限;细化私募基金到期退出清算环节各方权利义务与操作流程。
最后,为进一步明确细化易引发纠纷的情形,有效堵塞风险漏洞,加强纠纷源头治理,《报告》就完善私募基金合同条款提出十个方面的建议:一是明确私募基金的法律关系性质;二是提示构成刚兑的情形与法律后果;三是披露是否提供其他增信措施及具体方式;四是明确管理人义务的性质与内容;五是明确托管人的法律地位与义务;六是明确基金合同变更、解除与终止的情形及其法律后果;七是明确投资者退出的条件、具体方式和程序;八是合伙型私募基金投资者退出的特别注意事项;九是明确私募基金清算的条件、期限与方式;十是明确管理人怠于清算时的违约责任等。
上海金融法院副院长肖凯表示:“上海金融法院将进一步推进‘金融纠纷法律风险防范报告年度发布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持续做好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标签: 私募基金
2022年1月24日,央行官微发布2021年银行间市场运行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延续强势,年末中间价和即期汇率分别报收6 375
1-10月,重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呈现较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高增速。市财政局发布的1-10月全市国有企业经济
国家邮政局12日发布2020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0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分别突破2万亿元和1万亿元,快递业务量突破80
国家邮政局网站28日发布关于2021年3月邮政业用户申诉情况的通告。通告指出,2021年3月,国家邮政局和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通过12305邮政
目前,31省份2021年一季度GDP数据全部出炉。看看地方经济版图有哪些特点和新变化。31省份一季度GDP增速均为两位数,湖北以58 3%的增速排第
《私募基金纠纷法律风险防范报告》对上海法院2016-2021年审结的涉私募基金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此类案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标的额大且案件数
2月17日,财政部通知,将发行2022年记账式贴现(六期)国债,期限91天,以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贴现发行。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400亿元,不进行甲类
数据显示,2021年中原证券实现营业总收入44 15亿元,同比增长42 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 06亿元,同比增长385 57%。2021年末,公
据悉,河南省财政厅组织河南省专项债券项目评审专家对各地报送的专项债券项目发行资料进行了一审。其后,委托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针对近期铁矿石市场供需总体稳定但价格大幅上涨的异常情况,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赴青岛开展联合监管调研。调研
据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显示,周口三川城建开发有限公司2021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周口市城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
2月16日,厦门天行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林得泉,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互联网销售;智能机器人销售、研发;可穿戴智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全国旅行社总数为42432家,共有31578家旅行社通过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审核。全国26个地区审核完成率超过90%,
1月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1271 1亿元,同比增长8 7%;业务总量完成1252 9亿元,同比增长5 0%。1月份,邮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