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助力春耕 各地田间地头热闹迎春

2025-03-30 17:58:3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西藏拉萨,村民们忙着春耕春播,机械化助力更高效,农技人员也走进田间地头指导,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一大早,拉萨市曲水县协荣村村民拉珠就已经下地开工了,他熟练地启动大型拖拉机,开始一天的耕地。这段时间,包括拉珠在内的8名村民,负责翻耕全村的4600多亩地。

曲水县协荣村村民拉珠:我刚刚差不多翻了一亩地,仅仅花了10分钟时间。回想没有拖拉机的时候,犁具很小,一亩地要花上三个多小时,变化真的很大。

协荣村自2018年开始推行全面机械化耕作。在广袤田野上,各种型号的旋耕机、播种机齐上阵,成为群众春耕生产的好帮手。

科技特派员成村里的“田间智囊”

科技特派员其美次仁紧跟在播种机后面,时不时敲打着播种口,确保种子均匀撒下。播了一轮后,他现场教授群众如何把控出种量。

曲水县协荣村科技特派员 其美次仁:我们一定要随时盯着播种口,看有没有堵,种子量要均匀。种子少了也不行,会影响出苗率。

科技特派员定期接受培训,把技术带回来教给群众。他们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是村里的“田间智囊”。这一片地种的都是青稞,今年这里继续推行青稞大田用种差价补贴政策。

曲水县协荣村村委会主任 边巴次仁:今年,无论是科学指导方面还是政策扶持都更好了,这让我们对今年的丰收充满了信心。

曲水县协荣村村民 巴桑:我种了一辈子地了,时代在进步,政策越来越好,我们也越来越轻松。从耕作的变化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农技服务到地头 防寒防冻保丰收

受冷空气影响,这两天,山西多地出现大风寒潮天气,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在河津市,最低气温从15摄氏度降至0摄氏度左右,这给小麦的生长带来影响,农技人员提前下地,分头查看苗情、墒情,指导农户做好农作物防寒防冻工作。

在河津市小梁乡的一处麦田里,600多亩小麦正处于拔节期。这个时候小麦进入迅速生长阶段,一般是温度回升至10℃以上的时候开始,因此突然的降温对小麦影响很大。赶在寒潮来临前,农技人员来到田间地头,仔细查看麦苗生长情况,为种植户提供专业技术指导。

种粮大户 卫红玉:在他们的指导下打了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可以有效降低大风寒潮天气的影响,这下我们心就稳了。

据介绍,河津市小麦种植面积24万余亩,由于此次大风寒潮天气属于“干冻”,也就是只有降温,没有降水,小麦极易受到冻害。寒潮过后,农技人员再次到各自负责的乡镇查看,对部分受影响的麦田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意见。

河津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 曹建明:寒潮过后,对受冻严重的小麦还要追肥浇水,争取把冻害降到最低限度。

除了小麦,在河津市小梁乡、柴家镇等果树基地,农技人员指导果农用鼓风机、喷洒防冻剂等措施积极应对寒潮天气,由于前期防冻措施及时,寒潮天气过后,果树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十万亩生姜播种 科学种植管理保丰收

眼下,正是生姜种植的最佳时节。最近,在山东潍坊昌邑市的田间地头,农户们已经忙活起来,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为全年丰产打下基础。

在昌邑市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示范田里,生姜种植拱棚早已搭建完成,工人们将精心挑选的姜种,播种在挖好的姜沟内,覆土、滴灌带铺设等工序也随之进行。与传统的生姜种植模式不同,这块示范田全部采用了浸种直播栽培模式,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种植效率。

昌邑市姜本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 郭风雁:传统种姜第一步就是育芽,需要场地、煤电、提温。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焖种、烂种、出芽不均匀的现象。浸种直播就省去了这个环节,浸种直播的生姜后期管理过程中不会出现黄化期,经过这几年的种植,亩产能够稳定在15000到18000斤之间,稳产效果很好。

除了浸种直播栽培模式外,这块试验田还分地块、分阶段试验山东高校院所提供的最新生姜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生姜产业的提质增效。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徐坤:传统的栽培大约5至7天就需要浇一次水,水分的浪费比较严重,研究之后发现,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可以达到50%以上,节肥也可以达到20%以上。同时可以显著地促进生姜的生长,一般提高产量大约在15%到25%之间。

据了解,昌邑市常年生姜种植规模在10万亩左右,年产量超过50万吨。

杏花枝头春意闹 郁金香惹人醉

今天(29日)是周末,河南濮阳市的杏花林,驻马店市的郁金香园都吸引了不少游客,在花间拍照、舞蹈,留下美好记忆。

河南濮阳市南乐县西邵乡的一处万亩杏林中,花香四溢,朵朵杏花娇艳盛放。漫步其中,犹如置身于童话世界,令人陶醉。

游客 徐九英:心情非常愉悦,我们在这里载歌载舞,欢声笑语,留下美好的回忆。

眼下,驻马店市遂平县的千亩郁金香,也竞相绽放,郁金香花朵硕大、色彩鲜艳,花瓣圆润饱满。不同色彩的郁金香宛如巨大的花毯铺陈开来。

据遂平县农业农村局介绍,当地依托郁金香产业带动周边1万多农户开展郁金香培植、繁育工作,通过花产业带动周边农文旅经济融合发展。今年,当地种植了200多万株郁金香,有红色、橘色、墨黛蓝等56个色系、22个品种,花期可一直持续到4月底。

标签:

相关阅读

聚焦“凝聚改革共识 激发创新活力” 北大

财经

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发起的北大深圳论坛2025于3月29日举行,来自经济、科技、国际关系等领域的五位专家学者与社会各界千余名人士齐聚一堂

2025-03-30

2024年湖南航空航天及北斗产业总值达1212.5

财经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航空航天及北斗专场对接活动29日在长沙举行。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2024年,湖南省航空航天及北斗产业总

2025-03-30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在长

财经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29日在长沙开幕。中外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及各界人士围绕优势产业链开展精准对接,进一步深化东

2025-03-30

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2.0升级亮相中

财经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通用人工智能论坛29日在北京举行。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出全球首个由价值与因果驱动的AGI系统原型——通通2 0。3月2

2025-03-30

探访中关村硬科技嘉年华:跟具身机器人一起

财经

浪潮将至,纪元新启!记者注意到,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行的硬科技嘉年华上,具身机器人迈入爆发期,几乎都在跳舞。硬科技嘉年华现场

2025-03-30

科学管理助力春耕 各地田间地头热闹迎春

财经

在西藏拉萨,村民们忙着春耕春播,机械化助力更高效,农技人员也走进田间地头指导,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一大早,拉萨市曲水县协荣村村民拉

2025-03-30

聚焦“凝聚改革共识 激发创新活力” 北大深圳论坛2025举行

财经

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发起的北大深圳论坛2025于3月29日举行,来自经济、科技、国际关系等领域的五位专家学者与社会各界千余名人士齐聚一堂

2025-03-30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新文化消费 “文创+”将“流量”变“留量”

财经

春天美景宜人,不少地方的公园、博物馆也以此为灵感,创作了一系列春意十足的文创产品。近日,北京万寿寺内的玉兰花迎来了盛花期,素净的玉

2025-03-30

加强研发投入 主动担当作为 民营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财经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在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

2025-03-30

首趟“澜湄快线+”中老泰柬国际多式联运列车抵达老挝万象

财经

30日从云南省国际班列服务贸易有限公司获悉,首趟澜湄快线+中老泰柬国际多式联运货物列车于29日21时许抵达老挝万象。这标志着中老铁路与老

2025-03-30

专家谈AI“智”疗边界:拥抱创新 数智为民

财经

当前,人工智能(AI)热潮正席卷各行各业,医疗是重要一环。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AI医疗成为与会专家热议话题。近年来,AI技术已在门诊导

2025-03-30

2024年湖南航空航天及北斗产业总值达1212.5亿元

财经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航空航天及北斗专场对接活动29日在长沙举行。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2024年,湖南省航空航天及北斗产业总

2025-03-30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在长沙举行

财经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29日在长沙开幕。中外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及各界人士围绕优势产业链开展精准对接,进一步深化东

2025-03-30

“AI100青年先锋”发布,北京占比超半数

财经

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核心论坛、2025智领未来北京人工智能系列活动——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发布AI100青年先锋,首批发布全

2025-03-30

中关村论坛聚焦AI:如何破解“双刃剑”?

财经

人工智能(AI)正以指数级速度重塑技术范式、产业格局与人类生活方式。当未来AI走向千行百业、千家万户,如何兼顾发展与安全,实现技术可信、

2025-03-30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日播时尚2024年亏损1.59亿元,能否顺利重组转型“双主业”受关注

中国网财经2月26日讯 日播时尚2024年年报近期出炉。报告期内,日播时尚实现营业收入8 66亿元,同比下降15 7%;归母净利润为-1 59亿元,而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