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双减”政策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期,如何巩固成果、健全机制、扫除盲点、提升水平,是面临的重要问题。近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就进一步健全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管理制度,坚持素质教育导向,更好地发挥竞赛活动的育人功能提出明确要求。竞赛的本质是育人活动,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和重要助力。在当前形势下,学校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育人品质,与各类竞赛活动有着诸多融合共生的契机。
首先,《管理办法》在印发时间和规范要求上与“双减”政策联动呼应,将会有效发挥政策的共振效应,提升政策的实践落实力度。
治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对于消除竞赛乱象,回归育人功能,进而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意义重大。近年来,国家为规范竞赛的制度设计可以概括为“三部曲”。2014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明确提出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开始了治理各类竞赛、逐步实现竞赛与招生入学脱钩的“第一部曲”。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在文件中明确提出从严控制、严格管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在竞赛产生的文件、证书、奖章显著位置标注教育部批准文号以及“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等字样。至此“第二部曲”明确了竞赛与中小学招生入学的正式脱钩。2022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对2018年发布的《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修订,印发了新的《管理办法》。文中明确了将“双减”政策精神作为文件研制的依据,奏响的“第三部曲”与“双减”政策紧密挂钩,形成了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政策结构。
其次,《管理办法》在确立公益性和自愿性的基础上,坚持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将会对引导竞赛回归教育属性,为更好地发挥综合育人功能起到积极作用。
从历时性来看,竞赛活动对促进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一段时间以来,竞赛活动猛增,制度缺失、管理无序,有的存在严重应试倾向,甚至与招生入学直接挂钩,造成了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破坏了教育生态和教育公平。《管理办法》坚持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这实质上是转变了竞赛的奖励机制,弱化了功利诱惑,斩断了竞赛与升学之间的勾连,将有助于竞赛活动从“功利性”回归“兴趣性”。《管理办法》明确任何学校、学生及家长坚持自愿原则参加竞赛活动,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学生平等开放,不得设置任何歧视性条件。把竞赛的舞台还给那些真正有潜质、有特长的学生,将有助于竞赛活动从“驱赶性”转向“激励性”。《管理办法》强调竞赛活动的组织举办要做到“八个不得”,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一方面有助于净化竞赛环境和过程,另一方面也引导家长摒弃孤注一掷、只关注结果的急功近利心态,促进竞赛活动从“结果性”回归“发展性”。
加强制度管理的用意在于促进竞赛育人功能的实现。在营造风清气正的竞赛环境、促进竞赛活动回归育人本真的基础上,还可以更进一步发挥竞赛活动对广大中小学生的普适性反哺。伴随着“双减”政策的稳步推进,学生在校内有了更宽松的学习时间和发展空间,有更多的机会去培养兴趣、激发潜能、发展个性。竞赛主办方可以联合区域、学校将竞赛活动在适当降低难度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化,尝试项目化开发,灵活设课。既可以纳入课后服务体系,作为普适性选修课;也可以纳入社团,作为精品性专长课;还可以与课堂教学联动,作为学科渗透课。如此一来,竞赛活动既可以实现对拔尖创新学生的激励,又能实现对普通学生的滋养。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当前正值双减政策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期,如何巩固成果、健全机制、扫除盲点、提升水平,是面临的重要问题。近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印
觉得身上有文身好帅、好拉风、好厉害。抱着这样的心态,16岁的阿梁头脑一发热,就让文身店老板在自己右小腿外侧文了个艺伎图案,等他醒过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回应时代对高质量教育发展的追问和期望,促进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为此,学生需要获得基于强化自我意识与提升社会
这几日,一位新晋网红霸屏了长春理工大学在校学子的朋友圈,那就是品貌俱佳的美味盒饭。按照吉林省长春市疫情防控要求,目前在校的学生要严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