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同时,受当前国内疫情持续多点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如何多措并举打好这场就业攻坚战,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教育部于今年5月9日启动就业促进周,这是教育部面向2022届高校毕业生开展的促进就业系列行动之一,目的是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抢抓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此次就业促进周以“千方百计拓岗位、攻坚克难促就业”为主题,以“线上+线下”方式同步启动,在主会场和5个分会场同步开展区域性专场招聘会、人才供需对接会和就业主题教育等活动,预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超过60多万个岗位。此外,在就业促进周期间,教育部将依托“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陆续推出线上专场招聘活动30余场,提供岗位超过80万个。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将会同相关行业协会,举办行业企业专场招聘10余场;各地各高校将举办各级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预计超过1.5万场。
事实上,国家对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已进行了提前谋划、全面部署、积极推动。自2021年11月以来,教育部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部署了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并在此后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启动和实施了“2022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等,全新升级建成了“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除了国家提供相应的支持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也离不开各地各高校的自身努力。当前,各地各高校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抢抓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期、冲刺期,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多措并举打好就业攻坚战。
高校要充分用好国家政策红利,挖潜拓展就业渠道。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国家从去年年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实施了一系列行动,各地各高校要用足用好这些政策。一要向毕业生宣传好国家就业创业政策。让毕业生知晓普通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应征入伍优惠政策、自主创业支持政策等,让各类政策性岗位、城乡社区岗位能够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让有志从军的毕业生能够顺利进入军营,让有创业能力的学生无后顾之忧地投身创新创业潮。二要让毕业生广泛参与到校园招聘月、就业促进周、就业“百日冲刺”等国家促进就业系列活动中。高校要按活动要求对接企业,配合举办校园招聘会等,为本校毕业生拓展求职岗位。三要向毕业生广泛推荐“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使毕业生可在线登记就业意愿、填写简历、检索职位等,获取职位推荐、专场招聘信息,让毕业生能够借助平台上600万条以上的岗位信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到更多适合自身的就业机会。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今年3月至8月集中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推动有关高校领导班子通过实地走访、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密切与用人单位联系合作,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高校要切实加以落实,并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毕业生就业成功率。高校要改变以往求职信息“大水漫灌”的发布形式,尽力实现就业信息发布的精准化,提高毕业生和岗位的适配度。高校可开发校内就业信息化平台、就业公众号、就业小程序等,及时向不同专业学生发布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企业招聘信息。如西安交通大学建设了“高校精准就业管理服务大数据平台”,面向学生提供个人发展诊断、就业岗位推荐,面向用人单位提供精准化、智慧化的一站式就业管理服务。
为更好地提高毕业生就业成功率,高校还要注重提升毕业生求职技能。例如,同济大学开设求职技能提升训练营,组织开展单面模拟训练、群面模拟训练和“简历门诊”三大活动。其中,单面模拟训练以线上“一对一”方式开展,针对面试中最常见的三类问题进行模拟训练。“简历门诊”则由指导教师“一对一”线上修改学生简历,并结合学生的求职目标、兴趣爱好等给予指导。还有一些高校广泛邀请校友分享求职心得、面试经验,使毕业生从学长学姐的亲身经历和生动讲述中学习求职技巧。
当前,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很难出校参加招聘会和企业面试,对此高校需要创新与用人单位对接的方式,如开展线上对接、入校招聘、直播带岗、特色专场等活动,提高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接成功率。同时,要认真抓好重点帮扶,推动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对尚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高校要发挥毕业班辅导员和一线就业工作人员的作用,对其加强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对低收入家庭、身体残疾等毕业生重点群体,则要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的要求,对其开展重点帮扶,推送工作岗位,力争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同时,受当前国内疫情持续多点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并将于2022年
教师和少先队员再上井冈山,重走长征路;师生走进陕西延安梁家河,学习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在北京市朝阳区第四届学校文化节上,芳草地国
湖北经济学院素质班社团开展长达18年的素质教育实验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好社团是怎样炼成的。二十条规定是维系素质班18年运转的核心,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同时,受当前国内疫情持续多点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并将于2022年
教师和少先队员再上井冈山,重走长征路;师生走进陕西延安梁家河,学习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在北京市朝阳区第四届学校文化节上,芳草地国
日前,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举行会商会议,研讨深化科学教育有关工作。加强和改进科学教育对于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
湖北经济学院素质班社团开展长达18年的素质教育实验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好社团是怎样炼成的。二十条规定是维系素质班18年运转的核心,
今年5月9日至15日,是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南方都市报》通过多个平台对广州市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各类家庭教育周主题活动进行超长直播
记者11日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近日下达义务教育相关转移支付资金2125亿元(不含教师工资),引导和支持地方落实双减政策,提高义务教育经费
一曰‘旧+新’,继往开来之谓也。也就是说,新时代劳动教育虽有继承性,但又必须是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有新
编者按: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这也意味着自2022年
在全市首届青年教师创新课堂大赛中,我校教师10人荣获一等奖,5人荣获二等奖,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这也是我们参与全市教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