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军事 >

法德两国相继改良了螺旋桨与机枪发射系统,为了增强杀伤力还把镖

一次大战是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战争,总兵力投入了6500万,其中死伤达到了3000万,因此一战也被军史学家称为人类陆战史中最惨烈的,在战争期间飞机虽然已经出现在战场上,但飞机在前中期的作用极为有限,这些由木料、铁线、帆布、蒙皮构成的飞行物本来就不是为战斗准备的,主要是用作战场的观察哨,或辅助工具。但随着战争的发展,缺乏有效进攻性武器的飞行员们也相继参与了进来,并创造性的开发出许多有特色的自制武器,虽然其中大部分都带着"搞笑"的成分,对战争没能起什么作用,但某些还真的成为了现代空空、空地武器的原型。

法德两国相继改良了螺旋桨与机枪发射系统,为了增强杀伤力还把镖

刚开始侦察飞机上也没想过要安装武器,只是给飞行员配上短枪防身,而双方飞行员在空中碰面也都非常友好,见了面打个招呼挥挥手就擦身而过,各忙各的去了。这种"佛系"状态不久就被法国飞行员破坏了,当时法国安德烈在空中遇到德国汉斯,汉斯按惯例向对方挥手致意,没料到安德烈不走寻常路,偏要伸出小指头挑衅德国飞行员,于是性格暴躁的汉斯调头追上法国飞机要讨个说法,手贱的安德烈再次晃动他的小指头。忍无可忍的汉斯一气之下拔出配枪向安德烈射击,就这样双方在空中不断盘旋开枪,可惜手枪实在是不给力,虽然最后谁也没办法干掉对方,但是却开创了空战的先河。

法德两国相继改良了螺旋桨与机枪发射系统,为了增强杀伤力还把镖

各国军方并非不想在飞机上安装枪炮,而是技术实在不允许,在航电极简陋的飞机上安装枪械的最佳安装位置只有机头,但是在与飞机员视线成一直线的地方安装枪械虽然方便瞄准,却有一个大难度解决不了,那就是枪械前方是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射击时危险性极高,有极大机率没打着敌机就先打烂自己的螺旋桨。如果不装在机头,那就只能安装在机翼上,问题是根本无法瞄准。另外有双座飞机试过把枪械安装在后座上,专门安装一个机枪手,虽然能各司其职,但在空中对战时还要把机身侧过来,也是非常不便的,更糟的是机枪手往往还会因为打得起劲而向自己飞机也来上一梭子,这种"自杀"行为在一战中并不少见。

法德两国相继改良了螺旋桨与机枪发射系统,为了增强杀伤力还把镖

在这种情形下,飞行员开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各种用得上的"武器"都搬上了飞机,其中包括了石头、板砖、飞镖等。石头、板砖是现成的,在上飞机前随地捡就是了,在空中遇到敌国同行,飞行员追上去就砸,为了增强杀伤力主要是攻击对方的螺旋桨。飞镖则是要私人定制品,这些形状各异的飞镖虽个头不大,却足够坚硬,飞行员每次都会携带几百枚上飞机,空战中可以甩向对方,不过更多的是用在地面战中,当遇到敌军密集冲锋时就在上空倾泻出来,在几百米高空投下连钢盔都能击穿,堪称是不会爆炸的"杀伤性"武器。为了增强稳定性还专门在镖尾铸造上尾翼,为了增强杀伤力还把镖头铸成重型子弹的形状,配上修长的镖身活像现代战机挂载的空空、空地导弹。

法德两国相继改良了螺旋桨与机枪发射系统,为了增强杀伤力还把镖

到了1915年法德两国相继改良了螺旋桨与机枪发射系统,尤其德国研发出"射击协调装置"使得机枪在发射时能与螺旋桨错开,最终解决了枪械的安装难题,此刻飞机才真正成为战机,空战除了变得更加惨烈,还开始逐渐主导整个战场,改变战争的走向。1917年的康布雷战役中,英军就一次派出了上千架飞机参战,配合地面坦克对敌军进行轰炸与扫射,这次战役已被当作首次空地协同战例载入了军史。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unshi/4224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