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科技 >

车内吸烟乘车体验差,司乘双方都“遇烟”为难

楚天都市报记者黄永进 实习生薛灵毓

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已经逐渐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但在目前顺风车已成为主要出行方式之一的环境下,在顺风车这个狭小的“公共场所”里,合乘期间,车内吸烟却时有发生,而因吸烟产生的车乘矛盾和纠纷也常常会影响出行体验和安全。

2019年12月嘀嗒出行率先将顺风车内禁烟纳入平台规则,出台《无烟顺风车管理办法》,合乘期间如遇抽烟,乘客双方均可对行程订单发起投诉,但车内有人抽烟进行投诉后真的有用吗?控烟成果又如何呢?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车内吸烟乘车体验差,司乘双方都“遇烟”为难

乘客董女士因个人原因常常需要搭乘顺风车在武汉和黄冈两地间往返,在两个小时的车程里,司机和一些同行的乘客都会抽上几根烟。

“我和司机说味道太大了,能不能把烟灭了,但司机说这是‘解乏’,我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忍着。”董女士表示,在封闭环境里烟味久散不去,味道难闻不说,二手烟对身体伤害也大。董女士也表示,边开车边抽烟不仅污染车内空气,还会影响安全驾驶,“司机开车抽烟,一只手需要拿烟,就不能两手握方向盘,作为乘客会担心人身安全。”

但当车内吸烟方的是乘客时,从事网约车三年的司机胡师傅总是很无奈,“有时候遇到烟瘾大一点的乘客,上车就开始抽烟,如果通风不及时,就会影响下一单质量。”胡师傅表示,如果有能既不让乘客给差评,同时又能让乘客不抽烟的办法,他也很愿意尝试。

据了解,今年1月1日,武汉施行了被称为“最强禁烟令”的《武汉市控烟条例》,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交通工具内都禁止吸烟,违者罚款,但并未对网约车、顺风车等狭小的“公共场所”进行禁烟规定。

司乘均能投诉车内吸烟行为,半年间投诉大幅下降98%

为搭建清新健康的顺风车合乘环境,在顺风车行业用户委员会的提议下,以及600多万用户的建言集思投票基础上,2019年12月,嘀嗒出行《无烟顺风车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其要求合乘期间禁止吸烟,如有乘客或车主在车内吸烟均可对行程进行投诉,核实后将影响信用分并扣除3分行为分。

车内吸烟乘车体验差,司乘双方都“遇烟”为难

对于合乘遇到吸烟者可投诉,董女士表示十分赞同,“如果投诉有效的话,既避免了面对面起冲突,对独自出门的女性也是一种保护,我希望更多平台都能引入禁烟规则。”司机胡师傅则有些担心投诉后被乘客恶意差评,“希望行程互相投诉能够匿名,如果被投诉乘客事后恶意差评,对司机接单影响挺大的。”他说道。

5月29日,嘀嗒出行公布了无烟顺风车的“半年成绩单”:自施行《无烟顺风车管理办法》以来,顺风车内吸烟投诉数量大幅下降。尤其今年3月份以来复工复产深入带来出行需求持续恢复的情况下,顺风车车内吸烟投诉比例依然处于持续下降趋势,截至5月28日,“乘客在车内吸烟”的单日投诉量均值从2019年12月的1033.1次降至2020年5月份的19.5次,而“车主在车内吸烟”的单日投诉量均值从2019年12月的205.5次,降至2020年5月份的21.6次,单日投诉量下降98%。

无烟车纳入好评标签,后疫情时代司乘互相监督无烟出行

疫情好转后,武汉逐步推进复工复产,出行需求逐渐恢复,在疫情还未完全得到控制的特殊环境下,乘客或车主在狭小空间内吸烟感染病毒的风险更大。

车内吸烟乘车体验差,司乘双方都“遇烟”为难

北京控烟协会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崔小波表示,新冠疫情对于移动出行行业有很大影响,因为小客车的狭小空间和密闭结构往往使病毒更易存在和传播。

对此,今年5月,嘀嗒出行联合各方发起了“关于吸烟,你了解多少“的线上答题公益科普活动,内容涉及吸烟与新冠肺炎的关系,电子烟、二手烟、三手烟和车内吸烟的危害,各地禁烟管理规定等。科普答题自2020年5月25日在嘀嗒出行App和官方微博等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参与人数已超过3万人。

据嘀嗒出行负责人介绍,目前,除了《无烟顺风车管理办法》之外,嘀嗒还通过评价标签来鼓励顺风车主和乘客互相监督车内吸烟行为。通过“车内吸烟”“车内有异味”“车内脏乱”等差评标签,对吸烟行为进行约束,通过“无烟车”和“车内不吸烟”的好评标签,对顺风车主和乘客保持车内空气清新的行为进行鼓励。而对于出租车司机,则通过设置“车内是否无异味”这一橙星评价维度,来鼓励乘客监督司机的在车内的吸烟行为。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keji/4624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