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有资格谈年轻,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丁磊
在上市二十年来首封股东信中,丁磊提出,网易要 " 建立一个有自我进化能力的组织,永远保持 29 岁 "。
这让我想起 " 故事硬核 " 讲的一个故事:2018 年 9 月第二周,马化腾在总办会议上提了个问题——腾讯一两千个总监级干部里,30 岁以下的有多少?答案是不到 10 个。这对马化腾刺激很大,不久之后,腾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 930 组织架构调整就启动了。
年轻,对于中国互联网大公司,与其说是追求,倒更接近焦虑。怎样抓住年轻用户群体,以及怎样实现组织人才年轻化,就像是两个天问。焦虑的不止腾讯,阿里也一样为年轻而秃头。马云曾经说过,他每天都在为如何取悦年轻人绞尽脑汁,张勇曾将年轻作为淘宝 15 年生长的关键词,但淘宝已经年轻很多年了,保持年轻只会越来越难。
抖音、快手和拼多多青春勃发,但那多半是他们创办不久,还没有老过而已。B 站青春少年样样红,但《后浪》的表演,仿佛在唱《董小姐》," 渴望着衰老 "。
相形之下,网易是中国互联网大公司中(市值接近 500 亿美元,不可谓不大)最有资格谈 " 年轻 " 的。和网易同一时期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即使不说寿终正寝,也称得上老态龙钟。搜狐市值不足 5 亿,至于中华网等辈,已被历史浪花拍走,俱往矣。而网易穿越了一处处激流险滩,业务从门户、游戏逐渐扩展到教育、音乐、电商。
丁磊首发股东信
大和年轻天然就存在张力,因为规模大,也就意味着组织大,组织大,必然伴随体制化,一旦体制化,就开始论资排辈,利益固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创新和年轻化就越来越难。不过体制化完成,尽管意味着创新力和执行力的丧失,但也有个好处,就是不用再焦虑了,你看联想就从来不焦虑。
网易有资格谈年轻,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丁磊。丁磊像个顽童,网易的业务扩展,商业逻辑是一方面,丁磊的个人兴趣和热情可能是更重要的驱动力。他对于生活方式变革的兴趣有时候显然大于规模扩张,比如当拼多多开启了下沉大潮后,几乎所有电商巨头纷纷跟进,只有网易严选按兵不动。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keji/57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