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凌团队自主研制的红外光解离光谱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光源科学研究室研究员江凌团队与南开大学研究员李兰冬团队和曼彻斯特大学教授杨四海团队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红外光解离实验装置,成功表征了关键反应中间体,揭示了镍负载八面沸石催化剂对炔烃/烯烃化学选择性吸附分离的深层次机制。
江凌团队将高分辨率质谱与光参量振动激光器相结合,自主研制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红外光解离光谱(Phys. Chem. Chem. Phys., 2018, 20, 25583),可原位/在线高灵敏探测关键反应中间体的组成与结构,对诠释催化反应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
大连化物所等利用红外光解离光谱表征炔
光谱(spectrum),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全称为光学频谱。光谱仪就是依据光谱原理制作而成的分析仪器。光谱仪运用广泛,生物、农业、化学、食品、天文等等领域均有涉及。
根据光谱仪器所能正常工作的光谱范围,光谱仪可分为可见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等。江凌团队自主研制的红外光解离光谱,同样是光谱仪的细分种类。
光谱仪应用范围广,实用程度高,是进行实验分析时不可或缺的仪器之一。自1859年由Kirchhoff和Bunsen合力制造出第一台光谱仪后,光谱技术和光谱仪器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就目前来说,光谱分析技术已经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具备的必要技术。
中国对于光谱仪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但是随着经济和科研技术的进步,我国在光谱仪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2015-2018年之间,我国光谱仪器市场年复合增速达到7%,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8.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38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平均汇率6.61741折算)。从专利申请数量来看,2016年我国光谱仪行业专利申请量为2445项,为近年来最高值,2017年2372项,2018年为2179项。而从专利公开量来看,2011-2018年我国光谱仪专利公开量不断提升,随着专利的公开,可以实现技术的扩散,提高行业内小型企业的技术实力,实现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总体来说,我国光谱技术不断向好发展,此次江凌团队自主研制的红外光解离光谱便是其中代表之一。作为仪器人,不禁为此感到欣慰,同时期待更多更好的自主研制高端科研仪器问世。
参考来源: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前瞻产业研究院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keji/63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