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 >

治理酒店偷拍,保护旅客隐私

治理酒店偷拍,保护旅客隐私

近日,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依法起诉了一起非法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案。自去年7月份起,男子陈某将网购的4套针孔摄像设备安装在4家酒店客房内,并利用App远程观看、录制和存储他人的私密视频,其中包含性爱视频40多段,涉案被害人达600多人。目前,相关设备已被拆除,陈某已被公安机关抓获。鼓楼区检察院对陈某以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依法提起公诉。(5月30日《法制日报》)

近年来,酒店偷拍事件频发,已成为酒店行业的一大顽疾。有媒体调查发现,类似的针孔摄像头在网上能买到,不法分子偷偷将其安装在插座、时钟、加湿器、无线充电器等常用物品中,偷窥旅客隐私,更有甚者将视频传到网络上,使公众对隐私泄露的恐慌变得越来越强,不少网友感慨“现在很少住酒店,就是怕被偷拍”。

对于酒店偷拍,不仅公众很无奈,治理似乎也困难重重。正如有关法律人士表示,针孔摄像类设备的售卖目前处于灰色状态,没有特别明确的禁止性条款;有关部门职责权限没有厘清,这些涉及公共利益的设备,谁来管、怎么管仍不明晰;尽管刑法修正案(九)涉及“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相关罪名,但现实中处罚震慑力不足,非法售卖和使用偷拍设备受到刑事处罚的案例并不多。对此,专家建议,需加强立法,从源头上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采取严厉打击制裁措施。

事实上,保护旅客的隐私安全,也是酒店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宾馆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也规定,宾馆的管理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不难看出,无论偷拍摄像头是谁装的,既然装在酒店房间里,酒店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相比旅客来说,酒店排查偷拍摄像头要容易得多,酒店不仅有专业维修人员,还可以购买专业检测设备。但关键就在于,酒店是否重视了旅客的隐私安全。

值得关注的是,新颁布的《民法典》不仅对“隐私”作出了明晰的法律界定,即“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更明确规定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拍摄、录制、公开、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这对于治理酒店偷拍乱象,保护旅客隐私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酒店是旅客在外旅行期间临时的家,是应该让客人感觉到安全、放心、私密之处。治理酒店偷拍,保护旅客隐私,也须压实酒店责任,包括建立健全旅客隐私保护体系、纳入员工培训重要内容、增加安防设施投入、加强日常检查巡查,从而提高酒店安全防控能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法律的不断完善,公众对个人隐私权益的日益重视,通过持续有力的“严打严防”,酒店偷拍乱象终将得到有效治理。*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3129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