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治理的6类29项不文明行为
6月1日起,《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正式施行。这份由141万余人参与“票选”的京版文明新规,不仅明确将惩治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29项不文明行为,还将患流感戴口罩、“一米线”、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等一系列疫情防控中的好做法、好习惯纳入条例,以法律“硬制度”促进市民文明习惯“软着陆”。
提出六大领域不文明行为治理
《条例》重点包括五大方面内容,明确了文明行为的边界。《条例》通过规定文明行为的定义,将文明行为聚焦在公共领域的涉他行为;规定了正面倡导的九个领域文明行为,以及重点治理的六个领域不文明行为,条例除提出爱党爱国、爱首都、践行“四德”、倡导美德的总体要求外,规定了公共卫生、公共场所秩序、交通安全秩序、社区和谐、文明旅游、文明观赏、网络文明、医疗秩序、绿色环保生活等九个领域的具体行为规范。针对与首都城市形象不相符、群众反映强烈、亟须治理的问题,条例对公共卫生、公共场所秩序、交通出行、社区生活、旅游、网络电信等六个领域的不文明行为提出重点治理要求;同时还对疫情相关的文明行为要求进行了规定并构建了本市文明行为促进和保障的制度体系。
重点治理的6类29项不文明行为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64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