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猕猴桃合作社:好不容易出村上大学
姚力在观察猕猴桃花蕾长势。
本报记者 原韬雄摄
入夏,陕西省周至县的猕猴桃林满目葱茏。
周至,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年产猕猴桃鲜果53万吨,全国1/4的猕猴桃都产自这里。
这几天,“85后”的猕猴桃合作社负责人姚力愈加闲不下来。姚力在忙两件事,头一件,与一家公司讨论今年动态大帐气调贮藏保鲜计划;第二件,与常州一位老板签下了100万斤即食猕猴桃的大订单。“这两件对今年我们的产业发展都是大事。”姚力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靠着一颗绿桃闯市场,回乡创业的姚力已经干了4年。
转行
2012年,姚力即将大学毕业。“你回来,咱爷俩一起干!”父亲姚宗祥想让他子承父业。
跟猕猴桃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姚宗祥,是“摸爬滚打”出来的土专家,当时已是周至县猕猴桃贮藏协会会长,还管理着司竹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好不容易出村上了大学,不在大城市闯闯就回村?”小姚不假思索就拒绝了父亲,选择留在西安,干起了机械设备销售的工作。
小姚的选择,老姚理解。但同时,老姚又做了一件事,他把合作社改了个名,叫“姚力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用我的名字命名?”曾经对猕猴桃不怎么关心的姚力,突然有了压力,同时也开始关注起合作社来。往后几年回家,只要朋友亲戚聊起猕猴桃,姚力都愿意凑上去听一听。
有次,姚力在家,听到老姚跟亲戚聊天:“猕猴桃卖得好不好,一向得看行情。行情好就挣,不好就赔。”姚力忍不住插了话,“咱县种桃也30多年了,这种状况没变过?”
“咋变?你没搞过农业,不懂!”
小姚不服气,争辩说:“我看新西兰的猕猴桃就很好卖。”
老姚一笑:“这新西兰的金果猕猴桃,是即食水果,不用催熟,剥开就能吃,10块钱一颗,能顶咱这一斤桃儿了。别看猕猴桃小,学问可大了。它是浆果,容易坏,货架期短,所以要延长猕猴桃的贮藏时间,要用到仓储技术。但是,怎么保存更是学问,咱们想着怎么把桃子存硬,这样卖的时间长;而新西兰却想着怎么把桃子存软,让高端人群即买即食。”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38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