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 >

6个休养区内300名休养员被称为“孩子”

6个休养区内300名休养员被称为“孩子”

北京社区报

最贴近百姓的报纸

在北京市第二儿童福利院(以下简称“二儿福”),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生来特别。严重的生理缺陷和智力障碍,让他们的认知意识永远停留在儿童阶段。如果说孩子是天使,那么他们则永远以天使的身份生活在人间。在这里,无论年龄大小,6个休养区内的300名休养员一律被称为“孩子”,而护理员则是他们的亲人,是孩子们口中的“爸爸妈妈”。

特殊的“六一”儿童节

随着“六一”儿童节的临近,“二儿福”的工作人员思来想去,还是改变了以往的过节庆祝方式。

去年的儿童节,每个休养区的孩子们都会分到一个超大型的蛋糕,四五十个孩子围坐在一起品尝,欢快地度过属于自己的节日。此外,每个孩子过生日时,院里也会送上生日蛋糕,让众多孩子们一起庆祝。

6个休养区内300名休养员被称为“孩子”

休养员与田雪一起做“比心”手势

今年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六一不再准备大蛋糕了,而是每人发一份小蛋糕,分散开吃,但孩子们喜欢的零食依然不会少,防控疫情的同时让孩子们过好节。” 护理部副主任田雪说。

据介绍,“二儿福”护理部共照护300名8-40岁患有智力和肢体残疾的休养员,其中8-16岁的未成年人为43名;其余休养员均超出这一年龄范围,最大的已经40岁,但智力水平却等同于儿童。

在护理员的眼里,休养员们没有年龄上的差别,都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而他们也甘愿当孩子们的亲人。

14岁的小强刚来“二儿福”时,只能独立完成吃饭、喝水等简单动作,唯一会说的,就是“爸爸”,这是在以前的寄养家庭中形成的习惯。来到“二儿福”后,经过护理部第六修养区区长王春艳的悉心照顾和陪伴,小强在悄悄发生变化,会自己穿衣服、做其他简单的劳动。“一天午饭时,强子看到我过来,突然就喊了一声‘妈妈’,听了这声‘妈妈’,我瞬间泪奔。”王春艳感慨,“觉得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没有白白付出,得到了回报。”

6个休养区内300名休养员被称为“孩子”

王春艳和坐在地上的孩子交流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4878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