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蛙有着‘大前景’,特色种养让我们一家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春光明媚四月天,走进大杨乡赵集村史回春家的养殖大棚,只听蛙声一片,受到脚步声惊扰的牛蛙们在水池里“扑通扑通”的跳跃起来,呱呱地唱着春天的交响乐。从家欠外债、借钱治病的贫困户,到如今成为创业养蛙的致富榜样,谈及这几年的变化,史回春不禁感慨万千:“小牛蛙有着‘大前景’,特色种养让我们一家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前几年史回春的父亲因病去世,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年老体弱、长期吃药,因此家里欠下了不少外债,生活的重担时常压得史回春喘不过气来。2014年,史回春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委会为他家办了低保,缓解了些许经济压力。“虽然国家的政策好,但我还只有30多岁,头脑不笨,双手也灵活,必须找到脱贫致富的门路,不能一辈子都靠党和政府的救济过日子。”史回春告诉我们,乡政府和村里多次上门为他破解脱贫难题,这让他感动不已,更加坚定了脱贫的信心。
史回春曾在福建某牛蛙养殖基地务工,因此有着一定的牛蛙养殖经验。2018年,他在自家地里建起了大棚,开始了养蛙之旅。他日夜兼程,多次到湖南郴州等地实地考察学习牛蛙养殖技术。回来后,他挑选优质饲料,引井水灌溉蛙池,以循环水养蛙,同时做到大小牛蛙分池养殖,保持牛蛙良好的生态环境,确保牛蛙品质,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
牛蛙养殖因占地少、投资小、回收快,且牛蛙肉质鲜嫩清甜,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根本不愁销路。我刚开始没有上规模,但也有4万多元的收益,再加上3000元一年的特色种养补贴,外债很快就还的差不多了。”有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做基础,史回春更坚定了致富信心。
为了扩大养殖规模,2019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史回春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以10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村民土地,新建起2个大棚,将牛蛙养殖池增加到了22个。现在正处于牛蛙育苗的关键期,史回春更是全身心扑在育苗大棚里,时刻关注水池水位、水温、水质等环境变化,及时打捞育苗池杂物,适时注水、换水,创优蛙苗生长环境。“这批牛蛙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能上市了,我又从外地进了600万只小蝌蚪,现在牛蛙的养殖算是走上正轨了,脱贫后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史回春看着满池的牛蛙,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特邀主持:刘月亮)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63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