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空间站是全年宇航任务重中之重。”2月9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上,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副部长马涛表示,2022年,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将实施6次重大发射任务,完成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
2022年是中国空间站建造的关键之年。马涛指出,建造空间站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全面建成空间站将推动中国航天发展进入新高度。”他说。
会上,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厚谈到了空间站的建造进展:预计于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乘组3名航天员在太空驻留6个月返回之后,我国将对空间站整个关键技术验证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结果满足要求后,将转入建造阶段。
我国空间站任务规划包括三个阶段: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建造阶段和运营阶段。《蓝皮书》指出,目前,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基本完成,为后续在轨组装与建造奠定基础。
“建造阶段将依次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问天实验舱Ⅰ、梦天实验舱Ⅱ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共6艘航天器。”柏林厚说,在空间站有人状态下,完成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转位,最终完成T字构型空间站的建造。
“首次6个航天器组合体飞行、首次航天员驻留达6个月,首次2个乘组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谈及2022年我国空间站任务特点,柏林厚介绍,任务环环相扣、高度耦合;航天器在轨对接与分离次数也将达到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空间站还将呈现舱段转位、大小臂组合工作、货物出舱等崭新任务状态。
根据《蓝皮书》,2021年,全球共实施146次航天发射任务,为1957年以来最高发射次数;共发射航天器1846个,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我国完成55次航天发射,发射次数居世界首位;发射航天器117个,居世界第二;发射载荷总质量191.19吨,发射载荷数量和质量持续刷新纪录。
马涛表示,2022年也是我国加速建设航天强国的关键之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全年宇航计划发射50多次,发射140多颗航天器,呈现出发射次数持续保持高位、重大工程任务艰巨影响巨大等特点。
记者了解到,今年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以及多型商业运载火箭将开展首飞,此外,还将重点开展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测器等研制工作。
建造空间站是全年宇航任务重中之重。2月9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上,航天科
据欧洲核聚变研发创新联盟(EUROfusion)、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9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欧洲科学家在通过聚
非洲和欧洲的天文学家对非洲第一座毫米波段射电望远镜即将开建的消息反应热烈。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非洲毫米波段射电望远镜(A
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主管科学工作副所长弗拉基米尔·瑟乔夫对《俄罗斯航天》杂志表示,俄计划在2023—2024年间,将Bion-M2号卫
建造空间站是全年宇航任务重中之重。2月9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上,航天科
据欧洲核聚变研发创新联盟(EUROfusion)、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9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欧洲科学家在通过聚
非洲和欧洲的天文学家对非洲第一座毫米波段射电望远镜即将开建的消息反应热烈。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非洲毫米波段射电望远镜(A
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主管科学工作副所长弗拉基米尔·瑟乔夫对《俄罗斯航天》杂志表示,俄计划在2023—2024年间,将Bion-M2号卫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李晓光教授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基于对铁电畴形态和翻转动力学的设计,在铁电量子隧道结中实现了亚纳秒
2022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大巴车排的尾气是纯净水?这么神奇吗?这事儿听上去好像很科幻,但事实是这些大巴车的燃料来源于氢,所排放的尾气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谷爱凌做出一个她之前从来没有完成过的逆天动作——向左偏轴转体1620度,征服了所有裁判,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研究人员和革新医学公司的合作者开发了一种新型化学构件,这种构件能像积木
在发现艾滋病病毒(HIV)近40年后,HIV已导致3630万人死亡,至今尚未开发出有效疫苗。美国威斯塔研究所研究人员近日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一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