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撰文指出,他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的红色尘埃物体,它诞生于宇宙大爆炸7.5亿年后的“宇宙黎明”时期,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已知最早的祖先,为理解早期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如何快速增长提供了新途径。
研究人员指出,这颗古老的天体“一半是星系,一半是类星体”,拥有介于尘土飞扬的恒星形成星系和明亮发光的黑洞(类星体)之间的特征,被称为过渡红色类星体,理论认为存在于早期宇宙中,但此前从未被观测到。
类星体是由位于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驱动的极其明亮的天体,这些巨型黑洞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数百万到数百亿倍,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周围的一切,而被吞噬进入这些黑洞的气体会由于摩擦而升温,产生与星光同样明亮的辉光。
之前的研究表明,类星体存在于宇宙诞生后7亿年内,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超大质量物体是如何在大爆炸后如此迅速形成的。该研究合著者、哥伦比亚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副教授加布里埃尔·布拉默说:“模拟表明,这些黑洞会经历一个快速增长的早期过渡阶段:一个红色致密物体从一个尘埃严重遮蔽的星系中出现。”
在最新研究中,布拉默团队在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研究一个古老的恒星形成星系时,发现了此类罕见过渡天体中的一个——GNz7q。
研究表明,这个早期星系似乎能以比今天的银河系快1600倍的速度产出新恒星,所有这些新生恒星都释放出了巨大的热量,加热了星系周围的气体,使其在红外波段发出明亮的光芒。在这些尘埃中,布拉默团队发现了一个红色光点,这是一个巨大而紧凑的物体,周围弥漫着巨大的尘埃雾。
布拉默说:“这个红点的光度和颜色完全符合过渡期红色类星体的预测特征。观测到的性质与理论模拟非常一致,表明GNz7q是首个处于过渡、快速增长阶段的黑洞,是后来超大质量黑洞的祖先。”
研究人员希望借助可以追溯到宇宙最早期阶段的望远镜,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发现其他类似的物体。
美国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撰文指出,他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的红色尘埃物体,它诞生于宇宙大爆炸7
广西大学林学院斯里兰卡籍马德华教授团队主导,与英国边山大学、澳大利亚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科研人员合作,近日在Nature子刊Communicatio
4月15日,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地大学者领军人才多米尼克·帕皮诺、佘振兵教授和马特·多德博士后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取得的一
美国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撰文指出,他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的红色尘埃物体,它诞生于宇宙大爆炸7
广西大学林学院斯里兰卡籍马德华教授团队主导,与英国边山大学、澳大利亚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科研人员合作,近日在Nature子刊Communicatio
4月15日,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地大学者领军人才多米尼克·帕皮诺、佘振兵教授和马特·多德博士后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取得的一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杂草稻与栽培稻之间存在基因渗入,支持了杂草稻起源
法国政府在2019年遭受毁灭性火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在全面修复开始之前下令考古发掘。3月,在考古调查开始一个月后,据透露,法国国家预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
据加拿大《温哥华商业周刊》近日报道,加拿大北温哥华造船公司Seaspan将3D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VR)引入船舶设计,使设计师可在VR中实时浏览
人类肠道中的细菌与多种疾病有关,但有哪些细菌是健康的,哪些是由疾病或药物造成的?科学家迄今尚不十分清楚。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傅静远教授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