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研究人员第一次使用液晶制造了一个平面魔法窗,这种透明装置在光线照射时会产生隐藏的图像。在最新一期《光学》期刊上,研究人员描述了这种可产生任何所需图像的液晶魔窗的创建过程。该过程还可用于创建基于反射而不是透射光的“魔镜”。
几千年前,中国工匠就曾制作出一种青铜镜,在观察自己的影像时看起来像普通的平面镜,但在阳光直射时会形成另一个图像。直到20世纪初,科学家才明白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因为投射到镜子背面的图像会产生微小的表面变化,从而导致图像形成。
渥太华大学研究小组负责人菲利克斯·胡福奈吉尔说:“我们创建的魔窗在肉眼看来是完全平坦的,但实际上有轻微的变化,会根据光线产生图像。通过将窗设计得相对平滑,可在离窗很远的距离范围内看到所创建的图像。”
研究人员表示,使用液晶制造魔窗或魔镜,有朝一日可用于制作动态艺术魔窗或电影。也可让这种方法适用于3D显示,这样从不同距离观看也能产生稳定的3D图像。
液晶是可像传统液体一样流动但具有固态晶体一样定向的分子的材料。研究人员此次对一种众所周知的制造工艺进行了改进,该工艺产生一种特定的液晶图案,可在照射时产生所需的图像。
他们使用了潘查拉特奈姆—贝瑞(PB)光学器件,这是一种液晶器件,在PB相的原理下工作。通过改变该设备中液晶分子的方向,研究人员可改变光在逐个像素穿过设备时的特性。
在制作了魔镜和魔窗后,研究人员使用相机测量了两种设备产生的光强度模式。当用激光束照射时,镜子和窗户都会产生可见的图像,即使相机与镜子或窗户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该图像也能保持稳定。研究还表明,这些设备在用LED光源照明时也会产生图像,这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起来会更实用。
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利用该方法制造量子魔板,例如其中两个板可创建纠缠图像,用以研究量子成像协议。他们还在探索使用液晶以外的方法制造魔窗的可能性,例如使用介电超表面制造魔窗设备可减少其占用空间,同时增加带宽。
【总编辑圈点】
古人所使用的青铜镜,当阳光直射镜面时,镜面反射在墙上或者地上的光斑能显出其背面的繁复图案。直到几千年后,科研人员才用现代科技解释了这一点——透光现象由镜面曲率对光的反射程度不同造成。以此为灵感,此次,加拿大研究人员制造了所谓的“平面魔窗”和“魔镜”,当光线照射这种液晶器件时,能够根据需要产生不同的图像。听起来这是个非常适合文娱产业的设施,但研究人员有更大的野心。他们想制造量子魔板,创建纠缠图像,研究量子成像,对基础研究也能有所助力。祝他们成功。(记者张梦然)
5月9日,记者从江南大学获悉,该校生物工程学院饶义剑教授团队,通过反复研究发现了尾孢菌素对太湖蓝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这将为太湖蓝藻治理
5月9日,国家能源局公布《关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可再
加拿大研究人员第一次使用液晶制造了一个平面魔法窗,这种透明装置在光线照射时会产生隐藏的图像。在最新一期《光学》期刊上,研究人员描述
5月9日,记者从江南大学获悉,该校生物工程学院饶义剑教授团队,通过反复研究发现了尾孢菌素对太湖蓝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这将为太湖蓝藻治理
5月9日,国家能源局公布《关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可再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为微型机器人系统设计微小的人造纤毛,以期该系统可执行复杂运动,包括弯曲、扭曲和反转。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
在南极洲冰层以下的沉积物中,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地下水系统。根据日前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新研究,这一地下水系统可能与湿海绵
国际学术期刊《焦耳》的一篇最新论文引发学界广泛关注。研究团队在详细分析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以下简称嫦娥五号月壤)的元素和矿物结构后,
气候变暖是影响水稻生产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为此,在稻属野生种资源中发掘水稻生殖发育时期耐高温基因资源对培育水稻耐热品种具有
经典新星是发生在白矮星表面的热核反应现象, 对星系化学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研究人员在经典新星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