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尽管珊瑚礁具有巨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价值,但由于一系列人为压力因素,包括海水温度升高、沿海养分污染和过度捕捞,珊瑚礁在全球范围内正在衰退。近年来,外用防晒霜中的一种化学成分羟苯甲酮已被确定对珊瑚健康构成威胁。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6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羟苯甲酮如何加速这一濒危生态系统的灭亡。
根据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数据,每年有多达6000吨的防晒霜(超过50头蓝鲸的重量)排向美国的珊瑚礁地区。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在许多防晒霜中的有机化合物羟苯甲酮会损害珊瑚。因此,含有这种化合物的防晒霜已在全球一些海岸地区被禁止。
然而,羟苯甲酮损害珊瑚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谜,这使得作为替代品的防晒霜成分很难确保对珊瑚更安全。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海葵和弯曲蕈珊瑚(俗称蘑菇珊瑚)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模拟阳光和人造海水的环境中,暴露于羟苯甲酮的海葵在17天内全部死亡,而在没有模拟阳光的情况下暴露于羟苯甲酮的海葵仍然存活。
在吸收紫外线后,羟苯甲酮本应以热能的形式驱散光能,防止晒伤。然而,海葵和珊瑚独特的代谢方式是,当暴露在阳光下时,羟苯甲酮产生的物质会形成破坏性的自由基。也就是说,羟苯甲酮会使阳光对珊瑚产生毒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珊瑚对羟苯甲酮防御机制的证据。珊瑚中的共生藻类似乎通过将珊瑚产生的羟苯甲酮带来的毒素隔离在自己体内来保护它们的宿主。
然而,随着海水变暖,珊瑚会驱逐它们的藻类伙伴,暴露出骨白色的珊瑚骨架。因此,除了更容易受到疾病和环境冲击的影响外,这种“漂白”的珊瑚在没有藻类保护的情况下,也更容易受到羟苯甲酮的破坏。
研究人员警告说,羟苯甲酮可能不是唯一令人担忧的防晒成分。将羟苯甲酮转化为毒素的代谢途径,同样有可能适用于其他化学结构近似的常见防晒霜成分。
市场上许多被标榜为对珊瑚友好的防晒霜都是基于锌和钛等金属,而不是羟苯甲酮等有机化合物。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这些防晒霜在功能上有根本的不同,但目前尚不清楚它们是否真的对珊瑚更安全,他们正计划进一步调查这一问题。(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国际学术期刊《焦耳》的一篇最新论文引发学界广泛关注。研究团队在详细分析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以下简称嫦娥五号月壤)的元素和矿物结构后,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为微型机器人系统设计微小的人造纤毛,以期该系统可执行复杂运动,包括弯曲、扭曲和反转。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
在南极洲冰层以下的沉积物中,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地下水系统。根据日前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新研究,这一地下水系统可能与湿海绵
国际学术期刊《焦耳》的一篇最新论文引发学界广泛关注。研究团队在详细分析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以下简称嫦娥五号月壤)的元素和矿物结构后,
气候变暖是影响水稻生产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为此,在稻属野生种资源中发掘水稻生殖发育时期耐高温基因资源对培育水稻耐热品种具有
经典新星是发生在白矮星表面的热核反应现象, 对星系化学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研究人员在经典新星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基于自主加工的激光直写波导,实现了光子偏振态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
记者8日从福州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提出基于体素平面特征的点云配准与定位的新方法,相当于赋予了无人驾驶设备新的眼睛和大脑,是当今自
冷泉碳酸盐岩是冷泉活动的主要产物,而冷泉不仅是寻找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标志,也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一个窗口。5月2日,美国《国家科学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