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成功演示高效有机双极晶体管 工作频率首次达到千兆赫兹

2022-06-27 10:40:40   来源:科技日报

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成功演示了一款高效的有机双极晶体管,其关键是使用高度有序的纤薄有机层。新晶体管的运行速度远超此前的有机晶体管,为有机电子学开辟了全新的前景,有望在医疗等领域“大显身手”。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和华特·布莱顿发明了晶体管,开创了微电子时代,并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随后,首个所谓的双极晶体管问世,其中正负载荷子有助于电流传输;接下来,单极场效应晶体管研制成功。

晶体管的能与日俱增,极大加快了数据的处理速度。但这些晶体管比较坚硬,不太适用于研制新型柔电子元件,如可折叠的电视显示屏或医疗领域使用的仪器等。对于此类应用,由有机材料或碳基半导体制成的晶体管年来备受关注。早在1986年,科学家们就发明了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但其能仍远远落后于硅元件。

现在,由德累斯顿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首次成功演示了一种有机、高效的双极晶体管,其关键是使用高度有序的薄有机层。新晶体管的运行速度比以前的有机晶体管快很多倍,元件的工作频率首次达到千兆赫兹(即每秒超过十亿次开关操作)。

研究人员解释说,研制出首块有机双极晶体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必须创建质量非常高的新层和新结构。经过20年努力研制而成的这种新型有机双极晶体管,为有机电子学开辟了全新的前景,有望提升数据处理和传输效率,在多个领域大显身手。“例如,可以设想的未来应用是配备传感器的智能贴片,其能处理传感器内的数据并与外部无线通信。”

总编辑圈点:

随着集成电路发展到纳米尺度,传统晶体管技术已触碰“天花板”,下一个出口在哪里?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和追寻。集成电路领域有句话叫“一代材料,一代器件”,用新型材料替代传统硅基材料是不错的思路。一种方案是利用二维材料的独特优势,使电子元器件的能实现质的飞跃,从而打破摩尔定律的限制;另一种方案则是利用有机材料,或者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混合起来,相得益彰。无论哪种思路都可以说明,晶体管的“天花板”是暂时的,终将在迭代升级中被打破。(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标签: 科学家成功演示 高效有机 双极晶体管 工作频率

相关阅读

科学家成功演示高效有机双极晶体管 工作频

科技

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成功演示了一款高效的有机双极晶体管,其关键是使用高度有序的纤薄有机层。新晶体

2022-06-27

细胞内“胃酸失衡”可能诱发帕金森病 相关

科技

6月26日,记者从浙江工业大学获悉,该校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溶酶体新药研发团队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徐浩新教授团队合作,找到了溶酶体

2022-06-27

基因融合被证明是水稻新基因产生的重要机制

科技

新基因是生物表型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动力和源泉。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研究人员近期研究发现,基因融合是水稻及其近缘种

2022-06-27

废弃生物质制成新型类PET塑料 符合取代几

科技

摆脱化石燃料和避免塑料在环境中堆积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近日,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基础科学学院杰里米·卢特巴赫教授的领导下,

2022-06-27

科学家发现脱发治疗分子靶点 研究论文发

科技

脱发是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己的毛囊导致的病症,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脱发治疗分子靶点。6月23日发表在《自然免疫学

2022-06-27

科学家成功演示高效有机双极晶体管 工作频率首次达到千兆赫兹

科技

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成功演示了一款高效的有机双极晶体管,其关键是使用高度有序的纤薄有机层。新晶体

2022-06-27

细胞内“胃酸失衡”可能诱发帕金森病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杂志

科技

6月26日,记者从浙江工业大学获悉,该校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溶酶体新药研发团队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徐浩新教授团队合作,找到了溶酶体

2022-06-27

基因融合被证明是水稻新基因产生的重要机制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基因组生物学》上

科技

新基因是生物表型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动力和源泉。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研究人员近期研究发现,基因融合是水稻及其近缘种

2022-06-27

废弃生物质制成新型类PET塑料 符合取代几种现有塑料的标准也更环保

科技

摆脱化石燃料和避免塑料在环境中堆积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近日,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基础科学学院杰里米·卢特巴赫教授的领导下,

2022-06-27

科学家发现脱发治疗分子靶点 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免疫学》上

科技

脱发是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己的毛囊导致的病症,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脱发治疗分子靶点。6月23日发表在《自然免疫学

2022-06-27

对大多数人来说服用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是“浪费钱”

科技

2021年,美国人在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上的花费接近500亿美元。但美国科学家在21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对于未怀孕的、

2022-06-24

系外行星海洋里或有大量电解质 影响“海洋世界”潜在宜居性

科技

系外行星有水,就一定代表着具有宜居性吗?显然并不是。那么决定这些海洋世界宜居性的因素到底是什么?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

2022-06-24

乳腺癌在睡眠时加速扩散 研究发表在最新的《自然》杂志上

科技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乳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每年全世界约有230万人患上这种疾病。如果医生及早发现乳腺癌,患者通常对治疗反应良好

2022-06-24

蘑菇提取物可清除HPV感染 研究发表在《肿瘤学前沿》杂志上

科技

根据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的最新研究,每天使用蘑菇提取物有助于免疫系统清除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这项研究发表在22日

2022-06-24

“四中子态”迄今最明确证据发布 有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科技

由来自德国、日本、美国和中国等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获得了迄今最明确的证实四中子态这

2022-06-24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