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读屏”时代到来,用眼过度的人群越来越多。眼睛可能会出现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视力模糊、疼痛、畏光流泪,严重者还会导致角膜损伤甚至视力损害。而角膜神经损伤是引起这些症状的因素之一,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糖尿病等也会造成角膜神经的损伤,引起角膜不适。基于此,爱尔眼科研究所的陈建苏教授、唐仕波教授、崔泽凯副研究员团队利用前期研究,从“变废为宝”的角膜基质透镜中,分离出角膜基质细胞,并以此设计和构建了一种体外角膜基质-神经共培养三维模型。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生物材料学报》(Acta Biomaterialia)上。
《生物材料学报》为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最新影响因子10.633,是生物医学领域国际权威刊物。
在该模型中,研究团队发现角膜基质细胞和神经具有相互作用。神经保护细胞免受凋亡,细胞能促进神经的生长。还通过蛋白芯片和转录组学深度检测筛选出小分子LM22B-10,其具有促神经再生机制且稳定不易降解。该体外共培养三维模型构建为后续探索角膜生理、病理机制与验证药物作用创造了很好的平台与工具。
角膜的神经密度高,是人体最敏感的组织之一。研究表明,角膜中疼痛感受器的密度是皮肤的300到600倍,是牙髓的20到40倍,对角膜结构的任何伤害都会造成患者极度痛苦。健康角膜没有血管,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泪液和房水对角膜细胞提供营养,而角膜神经也会提供一些营养物质,对维持角膜稳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该团队利用小鼠角膜损伤模型和糖尿病小鼠模型进行体内研究,测试了LM22B-10的促角膜神经再生效果。研究结果证实LM22B-10可以针对性治疗角膜神经的损伤,促进神经和上皮的再生。在通过临床前试验和临床试验后,对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糖尿病角膜炎等角膜神经损伤相关疾病或症状具有缓解和治疗作用。总体而言,LM22B-10与传统神经生长因子相比,具有高效、不易降解、低疼痛感、低成本等特点和优势,在神经修复和角膜损伤愈合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有望成为角膜病新的临床治疗药物。
“LM22B-10在治疗角膜上皮和角膜神经损伤有着良好的效果。相对于其他神经营养因子,LM22B-10不会引起疼痛感受器的激活,不会造成更多的疼痛感。而且该小分子不像多肽容易降解,成本也会低很多。在未来进行临床前试验和临床试验后,有望成为治疗眼表损伤和神经损伤的特效药物之一。”陈建苏教授说。(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通讯员 屈慧莹)
牛至的抗氧化能力是蓝莓的4倍、橘子的12倍、苹果的42倍。用牛至提炼加工的牛至精油,至少含有14种抗氧化组分,比单一抗氧化剂防止营养物质
随着读屏时代到来,用眼过度的人群越来越多。眼睛可能会出现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视力模糊、疼痛、畏光流泪,严重者还会导致角膜损伤甚
牛至的抗氧化能力是蓝莓的4倍、橘子的12倍、苹果的42倍。用牛至提炼加工的牛至精油,至少含有14种抗氧化组分,比单一抗氧化剂防止营养物质
尽管疫苗技术取得了重大而惊人的进步,但新冠疫情尚未结束。控制新冠病毒传播的一个关键挑战是识别受感染的个体。日本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
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近来天气异常炎热,人体内水分流失速度加快,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保持正常代谢状态。除了我们日常喝的矿泉水、
每一种矿物都有一段历史,每一颗石头都讲述了一个故事。据1日《美国矿物学家》月刊发表的两篇论文,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所领导的一项为期15
属于食肉目的大熊猫与其同门兄弟不同,它有许多绝技,使其能够适应于专门吃竹子的生活。在这些绝技中,大熊猫额外的拇指可以说是最著名但也
众所周知,像狗这样的哺乳动物会通过相互嗅闻来决定谁是朋友,谁是敌人。现在,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交友过程也有类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美国西北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小型、柔软、灵活的植入物,不需要使用药物就可以针对性地缓解疼痛,并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是主要致病因素。记者6月30日从云南农业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